鄭玉微
摘要:在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中,課堂動筆有著無法替代的功能,筆者基于高一學生元素化合物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學習能力的提升,主要從課堂動筆的優(yōu)點和包含的內(nèi)容、和實施課堂動筆的原則和策略開展了實踐研究。
關鍵詞:課堂動筆;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識
1研究背景
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到要建立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元素化合物知識是高中化學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知識繁多,很多學生學不好,導致后期的化學學習力不從心,難以落實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目標。
建構(gòu)主義強調(diào)的是個體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生成自己的理解,這種建構(gòu)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在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中,動筆書寫有著無法替代的功能,寫,既是思維外化的過程,也是思維格式化的成果,在書寫過程中,學生能有效地把握住知識的要點、能力的生長點和思維的發(fā)展點。因此,在元素化合物學習課堂上,教師要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動筆寫,使其有一個內(nèi)化、自主建構(gòu)的過程,從而真正落實教學目標,保證教學效率。
2高一元素化合物課堂動筆的優(yōu)點與包含的內(nèi)容
很多教師感覺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課堂時間不夠用,采取滿堂灌的形式,教學效果不盡人意,一些教育專家呼吁:“請賦予學生課堂動筆的權(quán)利”。筆者曾在平行的兩個班級中開展《硫酸》課堂動筆的實踐研究,在課堂設計相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B班增加課堂動筆。
教學環(huán)節(jié):
(1)演示完“黑面包”實驗后,讓學生思考實驗體現(xiàn)了濃硫酸的什么性質(zhì)?學生回答后教師分析。
(2)演示完“銅和濃硫酸反應”實驗后,讓學生思考實驗體現(xiàn)了濃硫酸的什么性質(zhì)?并思考如何檢驗試管底部的白色固體?學生回答后教師分析。
在B班教學時,教師又引導學生在教材相應的位置記錄實驗現(xiàn)象、濃硫酸的性質(zhì)和硫酸銅固體的檢驗方法。
第二節(jié)課,筆者檢查教學效果,發(fā)現(xiàn)A班很多學生連最基本的知識點都不清楚。而B班大部分學生知識掌握得很好,知識脈絡清晰。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留一些給學生動筆的時間,教學效果會好很多。
筆者認為課堂動筆主要分為三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是上課開始3~4分鐘讓學生動筆考查上節(jié)課概念圖或重要部分的化學方程式。第二部分是教新課知識時,給學生7~8分鐘時間學生動筆完善、拓展概念圖,在自己的教材或筆記本里記錄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第三部分是課堂快結(jié)束時,可以留3~4分鐘讓學生動筆補充概念圖或者動筆完成教師準備的提升訓練題。
3實施課堂動筆的原則與策略
3.1有的放矢,力求課堂動筆的有效性原則
課堂動筆是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而設計的,因此設計時必須緊扣教材重點與難點知識,讓學生把時間花在刀刃上。要求教師控制課堂動筆的時間,切忌時間過多剝奪了學生其他能力的發(fā)展,設計的課堂動筆著重讓學生掌握知識體系, 達到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切忌沒有意義的課堂動筆。
[案例1]《氫氧化鋁》復習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課堂動筆: 課堂動筆1:畫出鋁三角。課堂動筆2:寫出涉及到的10個離子方程式,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方程式,從而達到以后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的兩個課堂動筆都緊扣教材核心知識,重視學生核心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2舍得留白,力求課堂動筆的主動性原則
留白是傳統(tǒng)繪畫的一種極高境界,講究著墨疏淡,空白廣闊,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高效課堂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學習,要想讓學生的學習有主動性,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來表現(xiàn)自我。每節(jié)課教師要在恰當?shù)奈恢昧舫鰰r間讓學生課堂動筆,完善知識體系,并對重難點進行拓展延伸。
[案例2] 學習《鐵的化合物》后,引導學生共同得出鐵三角后, 可以引導學生寫Fe3+到Fe2+的轉(zhuǎn)化方程式,可以是與Fe、Cu、I-、S2-、HS-、H2S、SO2、H2SO3、HSO3-、SO32-等離子反應,這是對氧化還原型離子方程式書寫的一次很好鞏固。
適當?shù)牧舭卓梢蚤_動學生的大腦,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深入思考每個問題,達到疑難問題各個擊破的目的。
3.3設疑激趣,力求課堂動筆的趣味性原則
課堂動筆的設計最好難度適合,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念。教師設計的課堂動筆要面向多數(shù)學生,有一定的深度且有啟發(fā)性,教師可以在新課總結(jié)的環(huán)節(jié)里設計一些如《幸運52》之類的動筆環(huán)節(jié),把學生進行分組比賽得分情況,增強趣味性。
[案例3]二氧化硫的性質(zhì)中有很多學生都容易答錯的知識點,在實際教學中設計成以下幾個課堂動筆:
課堂動筆1:SO2與BaCl2能否反應?
課堂動筆2:將等體積的SO2和Br2的混合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是否褪色?為什么?請動手寫出離子方程式。
課堂動筆3:請設計一套實驗裝置制取SO2并證明SO2有氧化性、還原性和漂白性。看看哪一個小組畫得又好又快。
對于課堂動筆有時容易冷場的情況,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帶有游戲性質(zhì)的課堂動筆比賽,讓學生在趣味性的動筆活動中實現(xiàn)知識點的突破,讓他們在學習中覺得有樂趣,體驗到快樂。
3.4多元評價,力求課堂動筆的協(xié)作性原則
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學生積極地進行多角度的動筆思考,這離不開教師的積極評價。“欣賞是一縷很美的陽光”,教師對學生的肯定性評價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求知欲和積極性。
[案例4]在學完“鈉及其化合物”后的第二天,筆者上課開始就先復習,讓學生動筆畫出鈉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框架圖。教師可以展示多位學生的作品欣賞分析,并對每位學生的作品的出色的地方給予積極評價,讓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同時達到同伴相互協(xié)作的目的。
4結(jié)束語
化學教學的核心任務是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動筆的能力無疑是極其重要的,課堂動筆對于理解和記憶元素化合物知識有很大幫助,并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元素化合物知識體系,我們可以繼續(xù)實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王祖浩,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反應原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90.
[2]陳新峰.《新課程理念下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課程·教材·教法,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