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薇薇,楊秋霞
(華北電力大學 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北京 102206)
專利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高??萍紕?chuàng)新的重要指標。目前,已有一些文獻基于Incopat等工具對高校專利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1-4],但是都是用了一種分析工具,而且在分析方面,有的過于簡單。筆者利用Incopat和Innography兩種分析工具,以華北電力大學為例,對2010年—2020年申請專利進行分析,了解專利發(fā)展現狀,明確已有專利的價值和轉移轉化情況,分析其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并給出建議,為學校的專利布局和發(fā)展提供參考。
基于Incopat專利數據庫及分析工具,檢索原始申請人包含華北電力大學的專利文獻,對2010年—2020年申請的專利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專利總量、申請趨勢、技術分布、發(fā)明人、合作申請、法律狀態(tài)、專利轉讓與許可等情況。另外,Innography的分析功能強大,尤其是其專利強度分析得到業(yè)界的廣泛認可,本報告將Incopat檢出的專利導入Innography,進行了專利強度分析。
2010年—2020年申請的專利文獻中,華北電力大學作為原始申請人的專利有13 744件,其中國內專利13 624件,國外專利120件,發(fā)明申請4 810件,發(fā)明授權4 118項,實用新型專利3 784項,外觀設計專利912項,發(fā)明專利占比最大,為65%。
圖1展示了2010年—2020年的專利申請數量,由圖1可見,2010年—2020年,華北電力大學專利先是經歷了快速發(fā)展期,然后在近3年到達穩(wěn)定期。2020年明顯下降的一個原因是專利公開和專利申請相比有一定滯后,部分已申請專利尚未公開,無法檢索出并計入統(tǒng)計數據。國外專利申請數量多年在20項以內,2020年國外專利申請達到33項,反映出學校更加重視專利的全球布局。
圖1 2010年—2020年專利申請趨勢
進行聚類分析得到圖2,圖中內環(huán)為一級聚類,外環(huán)為二級聚類,聚類面積大小代表專利數量的多少。由圖2可知,華北電力大學的專利技術方向主要是能源與電力系統(tǒng),與學校的優(yōu)勢學科一致,符合學校的定位與“雙一流”建設的需求。
圖2 技術聚類分析
華北電力大學的主要專利合作申請人如圖3所示,可見學校與電網公司及相關科研院所的合作非常密切,與國家電網公司的合作1 247件,占到專利總量的9%。
圖3 主要專利合作申請人
專利強度(Patent Strength)是Innography獨創(chuàng)的專利評價新指標,圖4為用Innography分析的專利強度,可見低強度專利(0~30)數量最多,中強度專利(30~70)次之,高強度專利(70~100)最少。但是,高強度專利的法律狀態(tài)全部是“有效”,說明發(fā)明人對專利很有信心,維持專利的意愿強烈。
圖4 專利強度
2.5.1 我國專利當前法律狀態(tài)。圖5為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當前的法律狀態(tài),因未繳年費而失效的專利占比過大,為31.72%,授權狀態(tài)的專利僅為31.46%,18.90%的專利在實質審查階段(發(fā)明專利),還有少量專利為期限屆滿、駁回、避重放棄等狀態(tài)。
圖5 我國專利當前法律狀態(tài)
2.5.2 我國發(fā)明專利授權率。表1為2010年—2020年我國發(fā)明專利授權率,表中同時列出了發(fā)明專利申請數量、結案總量、曾授權的專利數量??梢钥闯觯?010年—2016年申請專利絕大部分都已結案,2010年—2020年已結案專利中,發(fā)明專利授權率大部分都在70%~80%,平均授權率為72.97%。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20年度報告中,2020年我國發(fā)明專利授權率為47.3%??梢妼W校的發(fā)明專利質量比較高,授權率遠高于均值。
表1 2010年—2020年我國發(fā)明專利授權率
2.5.3 我國專利有效率。對于曾授權專利,由于未繳年費、期限屆滿、避重放棄,會有一部分失效。專利有效率正是衡量專利的有效度的指標,是宏觀評價專利維持情況和專利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其定義為:專利有效率=有效專利數量/授權專利數量×100%。圖6為我國專利有效率,可見申請時間越早的專利,有效率越低。
圖6 我國專利有效率
2.5.4 我國專利維持時間。專利維持時間是指專利維持的時間長度,是指專利從申請日(或者授權之日)至無效、終止、撤銷或屆滿之日的實際時間,是體現專利質量的一個指標。
圖7 我國發(fā)明專利維持時間(2012年申請)
以2012年為例,分析當年申請發(fā)明專利的維持時間,如圖7所示,維持時間在1年~2年的很少,只有7件,原因是1年~2年審查結束并授權的發(fā)明專利很少(中國發(fā)明專利的審查時長大部分為2年左右)。維持時間2年~3年的專利數量較多,為71件,之后便遞減,原因可能是在高校舊的考核評價制度下,發(fā)明人認為有一部分專利授權即可,繼續(xù)維持的意義不大。維持時間8年~9年的專利數量最多,有149件,說明發(fā)明人認為自己的這部分專利比較有價值,長久維持專利的意愿比較強烈。維持時間在9年~10年的專利數量不多。
2010年—2020年申請專利中,華北電力大學作為轉讓人轉讓專利356件,分布年份如圖8所示,作為許可人授權許可專利16件,如圖9所示??梢娹D讓許可專利數量相對于專利總量過少。
圖8 2010年—2020年專利轉讓數量
圖9 2010年—2020年專利許可數量
根據上文分析可知:2010年—2020年是學校專利快速增長期,國內外均有布局,發(fā)明專利占比最大,專利技術特色明顯,與學校的優(yōu)勢學科一致;前20位發(fā)明人貢獻較大,國家電網公司是其中最重要的合作申請人,合作專利占到了專利總量的9%;中高強度專利(30分以上)占比很低,但是高強度專利全部處于有效狀態(tài),維護非常好;因未繳年費而失效的專利占比最大,專利授權率較高,但專利有效率低、專利維持時間不夠長;轉讓許可專利數量過少。
從專利角度給出提高高校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建議如下:
3.2.1 重視專利質量,挖掘核心專利。①提高全校老師專利保護意識,在課題研究之初到課題結束,都有專利挖掘意識,尋找可專利點。②對擬申請專利在申請前進行檢索和價值評估,提高專利授權率,提升專利價值。③重視團隊建設,提高重點發(fā)明人團隊的專利產出。
3.2.2 進行價值評估,積極維護專利。①積極利用專利分析工具和手段,輔助判定專利的價值,決定是否繼續(xù)維護。②利用科學的專利管理方法,按時續(xù)繳年費以免失效。
3.2.3 加強校企合作,促進轉移轉化。①專利創(chuàng)新需結合市場需求,積極加強與企業(yè)及相關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②明確現有專利價值,更好地促進轉移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