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舜貞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醫(yī)院護理部 (福建莆田 351100)
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主要由膀胱括約肌損傷、神經(jīng)功能下降等原因所致,多發(fā)于經(jīng)產(chǎn)婦及高齡女性中。SUI作為婦科常見疾病,如不能盡早干預,會給患者帶來沉重的身心負擔,嚴重影響其生命質量[1-2]。當前臨床通常指導患者開展康復訓練,通過鍛煉盆底肌肉的方式,減輕其臨床癥狀。但康復訓練效果受訓練內(nèi)容掌握正確度的影響,部分理解、認知能力較差的患者易出現(xiàn)康復訓練掌握不到位的情況,難以獲得理想的康復效果。盆底康復治療儀作為一種物理儀器,主要利用電刺激促使盆底肌進行被動訓練,旨在增強盆底肌力,改善盆底功能[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盆底康復治療儀電刺激聯(lián)合康復訓練在女性SUI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106例SUI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53例。觀察組年齡25~64歲,平均(51.38±2.39)歲;病程1~3年,平均(1.89±0.24)年;產(chǎn)次1~3次,平均(1.85±0.11)次。對照組年齡26~64歲,平均(51.41±2.42)歲;病程1~4年,平均(1.93±0.26)年;產(chǎn)次1~3次,平均(1.82±0.13)次。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經(jīng)B超、尿流動力學檢查確診為SUI;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悉同意;精神狀態(tài)良好,認知及溝通能力正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缓喜盒阅[瘤;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
對照組指導患者開展盆底肌訓練:在訓練前,告知患者訓練的重要性,詳細講解訓練內(nèi)容、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內(nèi)容,囑其積極配合;訓練時,囑患者取平臥位,下肢屈曲分開,放松腹部,有意識地縮緊肛門后放松,3 s/次,重復進行15 min為1組,3組/d,持續(xù)干預6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盆底康復治療儀(廣州通澤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型號:通澤3000)行電刺激干預: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將設備探頭置于其陰道組織內(nèi)部,到達骶骨尾部,首先給予頻率為50 Hz,脈寬為250 μs的電刺激,以喚醒本體感受器,之后指導患者跟隨模塊進行Ⅰ、Ⅱ類肌纖維反饋訓練,跟隨不同場景的生物反饋訓練模塊進行訓練,尤其是在患者尿急的情況下,培養(yǎng)其憋尿反射,Ⅰ類肌纖維及會陰肌肉收縮調(diào)節(jié)頻率、脈寬至8~32 Hz、320~740 μs,Ⅱ類肌纖維收縮時調(diào)節(jié)頻率、脈寬至20~80 Hz、20~320 μs,反復進行A3生物反饋訓練模塊,指導患者在咳嗽時自動收縮盆底肌肉,30 min/次,2次/周,持續(xù)干預6周。
比較兩組盆底肌力、尿失禁及護理滿意度。(1)盆底肌力:比較兩組干預前及干預后(干預6周后)盆底肌力,采用Oxford肌力評分(0~5分)進行評價,無收縮為0分;有抽動為1分;微弱收縮,無壓迫或內(nèi)縮上提感覺為2分;普通收縮,輕微壓迫或內(nèi)縮上提感覺為3分;收縮正常,可抗阻力,指向壓時可感受收縮為4分;強烈收縮,強而有力的壓迫手指為5分。(2)尿失禁:比較兩組干預前后尿失禁情況,采用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表進行評價,該問卷共包含漏尿次數(shù)、漏尿量、漏尿影響程度3個維度,分值0~21分,分數(shù)與尿失禁情況呈正相關。(3)護理滿意度:采用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評價,共19個條目,采用1~5級評分法,滿分95分,非常滿意≥77分,滿意57~76分,不滿意≤56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干預前,兩組盆底肌力、尿失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盆底肌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尿失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盆底肌力及尿失禁情況比較(分,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SUI為當前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可在患者大笑、劇烈運動時出現(xiàn)漏尿,病情嚴重者甚至在行走或站立時出現(xiàn)漏尿,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降低生命質量。SUI作為臨床常見的盆底功能障礙,是由支持盆底肌肉組織松弛所致,增強盆底肌力對改善病情至關重要[5-6]。
以往臨床針對SUI患者通常采取盆底康復訓練的方式,通過反復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肛提肌等盆底肌肉的收縮能力,以改善盆底肌肉組織松弛情況,增強控尿能力,進而改善SUI患者病情。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單一進行盆底肌訓練的康復效果不甚理想[7-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盆底肌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尿失禁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盆底康復治療儀電刺激聯(lián)合康復訓練在女性SUI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有利于改善盆底肌力及尿失禁情況。其原因為,盆底康復治療儀作為一種物理干預儀器,通過置于陰道內(nèi)的電極施加不同頻率、脈寬的電流,從而刺激盆底肌肉與神經(jīng),誘導尿道周圍平滑肌、骨骼肌和盆底肌收縮,進行有節(jié)奏、規(guī)律的被動運動,利于增強尿道括約肌能力[9-10]。電刺激還可抑制交感神經(jīng)反射,降低膀胱活動度,增強患者的控尿能力,進而改善尿失禁情況。同時,在應用盆底康復治療儀進行電刺激的過程中,可反映肌肉情況及訓練信息,根據(jù)反饋結果進行Ⅰ、Ⅱ類肌纖維及生物反饋訓練,可使患者正確掌握收縮盆底肌的方法,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及有效性,進而利于增強盆底肌力,提高患者對盆底肌的自主控制能力,進一步減輕尿失禁癥狀。與單一進行盆底康復訓練相比,聯(lián)合盆底康復治療儀電刺激,可有效糾正患者不正確的訓練方法,且訓練場景較多,可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進而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但本研究存在觀察時間短、樣本量小等不足,臨床還應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深入分析盆底康復治療儀電刺激對女性SUI患者遠期預后的影響。
綜上所述,盆底康復治療儀電刺激聯(lián)合康復訓練能夠有效增強女性SUI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其尿失禁情況,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