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發(fā)芹
舊縣有個“四霸天”
舊縣鎮(zhèn),原為漢代睢陵縣故城,即今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鎮(zhèn),位于三河(湖)交匯之處,東臨淮河,南濱七里湖,西、北依三城湖(今荷花池),四面環(huán)水,一橋出入,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舊縣為盱眙通往嘉山(今明光市)的水路咽喉、淮北地區(qū)通往淮南根據地的必經之處,地理位置尤為重要。
1938年1月18日,日軍占領嘉山縣西部重鎮(zhèn)明光,隨后成立了明光地方維持會。1940年,日軍扶植汪偽勢力在明光成立了偽安徽省嘉山縣政府。
呂介甫是舊縣鎮(zhèn)當地土豪,靠家族勢力,當上了盱眙縣舊縣地方聯(lián)保主任。1940年8月,日軍占領了舊縣鎮(zhèn),偽盱眙縣縣長戈濟川委任呂介甫為舊縣鎮(zhèn)鎮(zhèn)長。不到一年,呂介甫將鎮(zhèn)長一職讓給侄兒呂錦奇,自己升任舊縣區(qū)區(qū)長,管轄舊縣鎮(zhèn)、津里鎮(zhèn)、大郢鄉(xiāng)(時稱桑大郢)、戴巷鄉(xiāng)(時稱戴家巷)。這幾個區(qū)鎮(zhèn)鄉(xiāng)頭目置民族大義于不顧,甘心附敵,效忠日偽,把持水上碼頭和陸上交通要道,公開與新四軍為敵,經常殘害百姓,臭名昭著。其中舊縣區(qū)偽區(qū)長呂介甫、舊縣鎮(zhèn)偽鎮(zhèn)長呂錦奇、桑大郢鄉(xiāng)偽鄉(xiāng)長桑國權、戴家巷偽軍大隊長李超最為當地人民所痛恨,被稱為“四霸天”。
1943年2月,淮南抗日根據地實行精兵簡政。3月,盱眙、嘉山合并為盱嘉縣,成立盱嘉辦事處、盱嘉縣委,并將新四軍第二師五旅的十五團一營和獨立五團劃出,與盱眙、嘉山的民兵總隊合并,組建成由主力部隊與地方武裝結合的盱嘉支隊,以強化軍事力量。8月,十五團政委朱云謙調任盱嘉縣委書記兼盱嘉支隊政委,后又兼任支隊司令員。為打開工作局面,朱云謙上任當月就率部攻打津里鎮(zhèn),迫使偽自衛(wèi)隊30余人繳械投降,建立了津(里)石(壩)區(qū),后又計劃攻打盱眙縣城。
由于各種因素,我軍前兩次攻打盱眙縣城未能得手。在朱云謙化裝親自進城偵察后,盱嘉支隊于1944年1月24日農歷除夕夜再次奇襲盱眙縣城,兵分4路奔向指定目標:一路包圍偽保安大隊和偽區(qū)公署,對敵攻而不殲;一路攻擊老大關偽縣政府;一路到大王廟偽警察局附近埋伏;一路由朱云謙親率一個連,由盱嘉辦事處副主任胡坦及聯(lián)絡員魏小昆帶領的武工隊配合,搶占日軍鈴木中隊駐地對面一個白天有崗哨、夜晚有燈無人的敵人碉堡,堵住日軍大門,監(jiān)視日軍動向。夜里12時,攻打偽縣政府的槍聲響起,日軍鈴木中隊試圖前去增援。這時,朱云謙指揮3挺機槍對準鈴木中隊部大門猛烈射擊。鈴木中隊雖有200多人,步、馬、機、炮樣樣齊全,具有較強戰(zhàn)斗力,但在我軍火力壓制下,根本不敢出擊。戰(zhàn)斗持續(xù)2個多小時,我軍一舉端掉了盱眙縣偽縣政府和偽警察局,生擒200余人,繳獲長短槍120多支,我方無一人傷亡。這次戰(zhàn)斗,充分展示了我軍機動靈活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迫使盱眙日軍龜縮在據點里,不敢再出城騷擾百姓。
東線作戰(zhàn)任務完成后,朱云謙及時調整部署,決定把兵力悄悄轉移至西線,抓住西線重鎮(zhèn)舊縣來做文章,將矛頭對準了“四霸天”。
先除“兩霸”
1944年10月,盱嘉再次分治,但盱嘉支隊建制仍舊保留。為攻打舊縣鎮(zhèn),朱云謙進行了較長時間的謀劃和準備。他找來時任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兼嘉山縣總隊隊長胡坦等人詳細分析形勢、了解敵情,商討對策。胡坦是舊縣鎮(zhèn)人,青少年時期一直生活在鎮(zhèn)上,對當地地形了如指掌。大家各自發(fā)表了看法,朱云謙綜合大家意見,很快醞釀好作戰(zhàn)方案。
舊縣鎮(zhèn)有居民約5000人,盤踞在鎮(zhèn)上的偽區(qū)長呂介甫是盱眙西鄉(xiāng)最大的漢奸,他與侄兒呂錦奇憑借500條槍和日本人撐腰,橫行鎮(zhèn)上,為非作歹,無惡不作,老百姓早已對他們叔侄恨之入骨。呂介甫在鎮(zhèn)上重要位置一共修筑了10個炮樓、碉堡,根本不把新四軍盱嘉支隊放在眼里,曾放出狂言:“就是敞開大門睡覺,共產黨也不敢進來!”
舊縣鎮(zhèn)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難攻:東西一條長街,西面出入的橋頭設有暗堡;北面三城湖和東面淮河為日軍所控制;再往東北是大片的沼澤地,東面碼頭旁也設有暗堡,碼頭對面的扁擔河邊上是日軍張鳳灘據點,控制淮河、女山湖、七里湖交匯水域來往船只通行。呂介甫占據的王家炮樓設在街中心靠近西面的高地,四周挖有壕溝,出入的吊橋,白天放下,晚上收起。炮樓高有十幾米,系磚樓,堅厚牢固,內部火力配置周密充足。立在炮樓之上,整個長街都在視線范圍之內,火力足以控制全鎮(zhèn)。鎮(zhèn)子四周還建有圍墻,圍墻外挖有1.8米深的壕溝,東、西、南、北四門都有偽軍站崗放哨。每天晚上,呂介甫都帶著親信和核心主力住進炮樓。我軍經過細致偵察,將這些情況和敵人的火力部署都摸得一清二楚。
朱云謙的眼光并沒有只放在舊縣鎮(zhèn)上,他決心趁此機會,把以舊縣鎮(zhèn)為首的與盱眙西鄉(xiāng)緊密呼應的“四霸天”偽政權一并掃除,還要對明光日偽勢力和舊縣東面幾公里外張鳳灘據點里的日軍增援進行適當打援,借機教訓一下敵人。經過周密計劃,朱云謙決定于1945年4月29日集中10個連的兵力分頭行動。
戰(zhàn)斗之前,朱云謙召開動員大會,分析敵情,部署戰(zhàn)斗任務并兵分四路:第一路由盱嘉支隊嘉山大隊隊長王春、中隊指導員兼支隊參謀戴嘉璜率第四中隊兵力直撲上苗、戴家巷;第二路由民兵總隊隊長張白鍔率1個連的兵力長途奔襲桑大郢偽鄉(xiāng)公所;第三路由支隊司令員兼政委朱云謙、支隊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胡少卿、津石區(qū)委書記吳克汝率4個步兵連、1個偵察隊和1個武工隊為主力,越過七里湖,直取舊縣鎮(zhèn);第四路隱蔽設伏于壩頭陳明舊(明光至舊縣)路兩側,準備阻擊明光、石壩增援舊縣之敵。
29日17時,第一路部隊準時從駐地出發(fā),直插戴家巷敵老巢。20時許,與之前派出的第一偵察組人員接上頭,得知敵人移駐到戴小莊兩個地主家院子里,偽戴家巷鄉(xiāng)鄉(xiāng)長徐余軒也在村內。于是,部隊向戴小莊進發(fā)。在離戴小莊一公里外的孫莊,又與第二偵察組人員接上頭,掌握了確切的敵情。隨后,我軍摸掉敵人兩個崗哨,迅速攻進莊子里。不到半個小時,戰(zhàn)斗結束,除偽鄉(xiāng)長徐余軒帶幾個親信從焦家渡坐船逃脫外,偽大隊長李超以下數十人被擊斃,偽中隊長以下40余人被俘虜。我軍繳獲大量槍支、彈藥,無一人受傷。
第二路部隊經長途奔襲,跨越明津路、明舊路,經過津里、蘇巷,直指桑大郢偽鄉(xiāng)公所。偽鄉(xiāng)長桑國權猝不及防,帶領鄉(xiāng)隊員倉促應戰(zhàn),不及半小時,即與所有蝦兵蟹將全部束手就擒,無一人漏網。
至此,“兩霸”被我軍順利消滅。
舊縣除惡
朱云謙、胡少卿、吳克汝等人率領的第三路部隊是此次作戰(zhàn)的主力,他們從盱眙縣西高廟出發(fā),經過官山西麓的牧場湖(今屬明光市澗溪鎮(zhèn)),悄悄來到七里湖南岸的石崗頭。在地下情報員胡耀華、周利民的引導下,部隊乘數十只民船,以人字形排開,浩浩蕩蕩橫渡七里湖,向舊縣鎮(zhèn)進發(fā)。
三更時分,船隊抵達舊縣鎮(zhèn)南門碼頭嘉祐院西面河下。朱云謙命令全體指戰(zhàn)員分頭上岸,安排船員將小船蕩到河汊里隱藏。按照事先計劃,以一個排兵力封堵住扁擔河北岸張鳳灘據點日軍前來增援的通道。為防萬一,再以機槍班占領嘉祐院南端高地,挖好掩體,確保成功阻擊日軍。其余部隊分為4組,逐一攻擊偽軍碉堡。一組由胡少卿和吳克汝率領兩個加強排神速插入偽警察所門前,神不知鬼不覺地摸掉崗哨,占領了崗樓,從睡夢中驚醒的偽警察一個個乖乖地舉起了雙手。半個小時不到,一槍未發(fā),就占領了鎮(zhèn)小學炮樓、黃元太炮樓和關帝廟等處敵偽據點,活捉了偽警察頭目徐耀才,偽中隊長錢紀懷、劉少柱。另一組由朱云謙、何玉慶帶領,采取同樣的方法,拿下了東炮樓,活捉了偽中隊長呂國槐。
據參加戰(zhàn)斗的盱嘉支隊通信員、盱眙籍老戰(zhàn)士伍正標回憶:當時東炮樓由一個連的偽軍防御,炮樓不遠處有一個日軍碉堡,膽小的偽軍根本抵擋不住我軍將士的勇猛進攻,很快就死的死、逃的逃了,但有30多名日軍躲在較為安全的碉堡里,倚仗堅固的碉堡與精良的武器,負隅頑抗。輕武器無法對付堅固的碉堡,我軍幾次進攻都被擋了回來。正在大家焦急萬分之際,連長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了一門六〇炮。只見炮手架好炮后,略微一瞄準,一發(fā)炮彈呼嘯而出,不偏不斜正好落在日軍碉堡上,碉堡隨即被炸出一個大窟窿。緊接著,又是兩發(fā)炮彈在碉堡上開了花,將碉堡中的日軍全部炸死。
我軍各組都進展順利,不到兩個小時,就攻下了鎮(zhèn)上東、西、南、北4門和中街9個碉堡,占領了北面的偽區(qū)公所,分殲偽軍、偽區(qū)鎮(zhèn)公所人員和警察300多人。之后各路部隊會師街心,合圍呂介甫所在的指揮中心王家炮樓。由于王家炮樓高大堅固,沒有重炮無法摧毀,只能安排爆破手攜帶炸藥包炸掉它。但由于炮樓四面地勢平坦,沒有掩體遮蔽,樓下挖有很深的壕溝,難以逾越,攻擊一時受阻。呂介甫躲在炮樓里垂死掙扎,一邊慫恿偽軍拼命抵抗,一邊對新四軍囂張喊話:“新四軍弟兄們,趕緊走吧,天一亮,張鳳灘的皇軍就會趕過來,他們的機槍、小鋼炮不是吃素的,那時你們想走也走不掉了!”其實張鳳灘只有六七個日軍,躲在據點里,根本不敢出來,增援更是不可能。呂介甫玩弄小聰明,意在轉移新四軍視線,他心里真正盤算的是明光日軍不會丟下他不管,而且他從電話中得知,明光日偽軍已在增援路上,所以心存僥幸。
擒賊擒王
天亮之后,朱云謙悄悄來到王家炮樓前察看周圍地形,思考對策。他決定先發(fā)動政治攻勢,安排吳克汝動員地方紳士周禹門、孫映希等人前來喊話,宣傳新四軍的寬大政策,規(guī)勸呂介甫繳械投降。一番宣傳后,炮樓內果然挑起了白旗,還按照我方命令把一些武器從樓上丟下來。可當我方派人前往炮樓下收繳武器時,呂介甫命令偽軍從樓上突然開槍,打傷我武工隊副隊長等兩人,原來,這是他的緩兵之計,企圖以此拖延時間。見詭計得逞,呂介甫十分驕橫,狂妄叫囂:“你們新四軍休想動我一根毫毛!你們已經兩次嘗到滋味,我呂介甫不是好惹的!”面對這種情況,朱云謙當即下令組織突擊隊、爆破組強攻,堅決拿下炮樓,擒賊必須擒王。
強攻由偵察隊隊長趙克俊負責指揮。為確保強攻成功,并盡可能避免傷亡,趙克俊決定用“土地雷”和“土坦克”炸掉炮樓。
“土地雷”是盱嘉支隊自制的一種地雷。之前,美國飛行員駕駛轟炸機自昆明起飛前往轟炸日本東京,途中因氣候不佳丟下了8顆炸彈落在高廟街附近,沒有爆炸。支隊作戰(zhàn)參謀周躍榮冒著危險將炸彈拆開,倒出了TNT炸藥,再用這種炸藥制成地雷,大家稱之為“土地雷”,該地雷雖土但威力較大。
“土坦克”則選擇當地人家非常結實的棗樹面堂桌,蒙上浸濕的多層棉被用釘子釘牢,令子彈無法穿透,由壯漢在桌底下頂著前行,俗稱“打雨傘”。第一次強攻由于炸藥安裝不牢,爆破沒有成功,敵人自高處扔下日軍提供的小鋼彈,反而炸傷了我方爆破手。經緊急研判后,朱云謙又安排士兵從老百姓家中借來柏木門板,蒙上浸濕的多層棉被,讓爆破手頂著前行,大家戲稱為“戴斗笠”。爆破手“戴斗笠”到達炮樓底下,將門板斜靠在炮樓墻壁上,與炮樓墻壁形成一個三角空間,爆破手藏在里面打洞埋炸藥。在爆破手進行作業(yè)的過程中,朱云謙組織所有神槍手封鎖住炮樓槍眼,讓敵人沒有機會對爆破手開槍射擊。
見此情形,呂介甫開始害怕,命令偽軍小頭目胡登甲趕快往下扔小鋼彈,阻止爆破手作業(yè)。因我軍火力封鎖,胡登甲將引信拉開后,不敢靠近洞口扔炸彈,慌亂之中,右手剛伸到洞口邊上,小鋼彈就爆炸了,將炮樓炸開了一個大豁子。胡登甲的右手被炸掉3根手指,一條腿也被炸斷。我軍隨即對準豁口猛烈射擊,炮樓內的偽軍亂作一團。就在這時,爆破手埋好了炸藥,安全撤離。隨著“轟、轟”幾聲巨響,炮樓一邊被炸塌。巨響剛歇,包圍炮樓的指戰(zhàn)員迅速發(fā)起攻勢,沖向炮樓。呂介甫慌忙命令偽軍頂住,但此時偽軍見大勢已去,已不再聽他指揮,紛紛放下槍支,舉手投降。就這樣,包括呂介甫、呂錦奇在內的100多個偽軍束手就擒,其余均被悉數殲滅。我軍在此次戰(zhàn)斗中,犧牲3人,傷2人。
成功打援
呂介甫之所以不愿繳械投降,是因為就在戰(zhàn)斗剛剛打響之際,他便向明光日軍告急,日軍明光警備司令部司令井上少佐帶領100多名日軍和200多名偽軍火速增援舊縣。呂介甫以為抓到了這根救命稻草,卻不知這正中朱云謙之計,沒有切斷呂介甫與明光日軍聯(lián)絡電話線,不是朱云謙疏忽,而是故意的,借此引蛇出洞。
朱云謙安排的第四路部隊由一個加強連配備較強火力,專門負責阻擊這股增援之敵。他們于4月29日夜間進軍到明光至舊縣必經之地壩頭陳以北設伏,天亮之前,在路上埋好地雷,然后利用山坡、塘埂的有利地形,挖好掩體,擺好陣勢,只等明光日偽軍上鉤。第一路部隊在戴家巷得手后也趕到壩頭陳增援。
30日上午10時許,井上少佐率領的日偽軍沿明盱公路行進,到達距離明光約20公里石壩后拐往舊縣鎮(zhèn)方向,剛到壩頭陳即遭到我軍的伏擊。一時間爆炸聲四起,公路兩邊同時響起了密集的槍聲,敵軍亂成一團,血肉橫飛。井上開始挎著戰(zhàn)刀,騎在高頭大馬上,耀武揚威,不可一世。遭到阻擊后,隨即滾下戰(zhàn)馬,躲進路邊溝里,嗷嗷吼叫,指揮屬下向我軍陣地發(fā)起猛烈攻擊。在我軍的頑強阻擊下,日偽軍很快被打退。井上不甘失敗,于13時發(fā)起第二次進攻。戰(zhàn)斗正在膠著之時,盱嘉支隊四連趕來增援。井上督促日偽軍又進攻兩次,企圖越過我軍封鎖線,都被我軍擊潰。井上惱羞成怒,于是又把石壩、上苗據點的日偽軍都調過來,于17時進行了第五次進攻。當井上揮動著小旗命令屬下進攻時,被我方神槍手“叭”的一槍擊中。其余日偽軍見勢不妙,來不及搶回井上及其他日偽軍尸體就紛紛四散逃命,倉皇龜縮回明光,沒跑掉的都做了俘虜。
5月1日,四路部隊會師七里湖西岸的桑大郢、蘇巷、津里三鄉(xiāng)鎮(zhèn)交界處孔埠,在那里召開了公審大會,判處呂介甫、呂錦奇、桑國權死刑,就地執(zhí)行槍決。四面八方民眾都趕來觀看公審大會,無不拍手稱快。至此,橫行盱眙西鄉(xiāng)數年的“四霸天”終于被一舉清除。當地老百姓都說:“打倒了‘四霸天’,解放了半邊天。”
戰(zhàn)士們抬著繳獲來的槍支彈藥和其他戰(zhàn)利品高高興興地回到高廟駐地后,支隊政治處干事韓奇非常激動,當即賦詩一首以志此戰(zhàn):“敵占平原我出山,夜襲舊縣打土頑。拔除惡霸呂介甫,我又解放大地盤。”
(責任編輯:董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