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忠平 尹國欽 高平平, 石景禎 任來超 高美連 雷 霆
1.寧波福至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 寧波 315800
2.杭州沈氏節(ji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600
3.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 湖南 長沙 410083
316L不銹鋼(316L stainless steel,316L SS)是超低碳奧氏體不銹鋼,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生物等領域[1]。復雜的應用環(huán)境對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3],因而需對其表面進行改性,使其擁有優(yōu)異性能。傳統(tǒng)的表面改性技術有物理氣相沉積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4]、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5]、電化學聚合法[6-8]等。拋光的316L SS表面黏附性較差,采用傳統(tǒng)的表面改性技術對其進行改性時,存在膜和基材的結合力差、涂層不耐磨、涂層覆蓋率低等缺陷。為解決上述問題,學者們提出在不銹鋼表面制備微納米結構。微納米結構有利于形成表面涂層,提高涂層的硬度、耐磨性和自潤滑性[9-11]。
Zhang B. W.等[12]以磷酸二氫鈉作為電解液,對1 mm厚的不銹鋼片材進行陽極氧化,使其表面形成納米孔結構。F. Martin、盧文靜等[13-14]使用高氯酸溶液作為電解液,對1 mm厚的316L SS進行陽極氧化,結果表明316L SS表面形成了規(guī)則的納米孔陣列。目前,關于在超薄不銹鋼表面制備納米結構的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擬采用陽極氧化技術,在0.1 mm厚的超薄316L SS表面制備在納米和亞微米尺度之間可調(diào)的微孔,并探討在其表面形成涂層的最佳工藝條件,以期為開發(fā)新一代表面改性的316L SS提供理論基礎。
1)實驗材料
超薄316L SS板材,長×寬×厚為15 mm×10 mm×0.01 mm,湖南金天鈦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 ethylene,PTFE)、石墨粉,江蘇先鋒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丙酮、無水乙醇、高氯酸、乙二醇、苯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2)實驗設備
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DF-101S型,邦西儀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直流穩(wěn)壓電源,1306S型,優(yōu)利德科技(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機,25T電熱水冷,海門市東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Nova NanoSEM 230型,美國FEI公司;X射線衍射儀(X-ray diffraction,XRD),D/MAX 2550型,日本理學株式會社;電化學工作站,CHI660E型,上海辰華儀器有限公司。
超薄316L SS板材經(jīng)拋光至鏡面狀態(tài)后,依次在丙酮和酒精中超聲清洗15 min,60 ℃下干燥720 min。將干燥后的316L SS作為陽極,石墨作為陰極,置于由高氯酸、乙二醇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電解液(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為0.5%~8.0%)中進行陽極氧化,陽極電壓為5~40 V,氧化時間為5~20 min,氧化溫度為4 ℃。陽極氧化后,分別用蒸餾水和酒精超聲清洗15 min,60 ℃下干燥720 min,得到316L SS樣品。
316L SS樣品在電鍍液(含濃度為0.5 mol/L的苯胺、濃度為0.1 mol/L的硫酸鈉)中電鍍20 min,在其表面形成聚苯胺(polyaniline,PANI)涂層,然后在含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聚四氟乙烯和質(zhì)量分數(shù)為80%的石墨粉懸浮漿料中反復浸漬5次,最后在350℃下進行平板硫化10 min,得到C-PTFE/PANI/316L SS樣品。
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316L SS樣品和C-PTFE/PANI/316L SS樣品的表面形貌。利用X射線衍射儀分析316L SS樣品的成分和結構。利用標準三電極體系對316L SS樣品進行電化學腐蝕實驗,將面積為1 cm2的316L SS樣品置于電解液中穩(wěn)定20 min后,以1 mV/s的掃描速率從-0.6~0.6 V進行線性掃描,得到塔菲爾曲線。其中,樣品、石墨和飽和甘汞電極分別作為工作電極、參比電極、對電極,電解液是0.5 mol/L的硫酸。
2.1.1 高氯酸濃度對316L SS表面微孔的影響
在陽極氧化溫度為4 ℃,陽極氧化電壓為30 V,陽極氧化時間為10 min的條件下,將316L SS樣品置于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分別為0.5%, 1.0%, 2.0%, 3.0%,5.0%和8.0%的電解液中進行陽極氧化。圖1為316L SS樣品的光學照片。
圖1 經(jīng)不同濃度的電解液陽極氧化后316L SS樣品的光學照片F(xiàn)ig. 1 Optical photos of 316L SS after anodization with different perchloric acid concentrations
由圖1可知,當電解液中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較小時(體積分數(shù)為0~2.0%),316L SS樣品完整,表面有散射光澤;當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達到3.0%時,316L SS樣品表面呈鏡面光澤,拋光效果明顯,但316L SS樣品在電解液-空氣界面處出現(xiàn)過腐蝕,界面處發(fā)生部分斷裂;當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達到5.0%及以上時,316L SS樣品表面呈鏡面光澤,短時間氧化后界面處發(fā)生完全斷裂。
根據(jù)圖1的結果,本研究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測在體積分數(shù)為0.5%~5.0%的高氯酸電解液中陽極氧化后的316L SS樣品表面形貌。6種316L SS樣品的SEM圖如圖2所示。
圖2 經(jīng)不同濃度的電解液陽極氧化后316L SS樣品SEM圖Fig. 2 SEM images of 316L SS after anodization with different perchloric acid concentrations
由圖2可知,隨著電解液中高氯酸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316L SS樣品表面粗糙度出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經(jīng)過拋光后,316L SS樣品的表面平整光滑,未出現(xiàn)多孔結構。經(jīng)過體積分數(shù)為0.5%的高氯酸電解液陽極氧化后,316L SS樣品表面變粗糙,出現(xiàn)孔洞,但是孔較少、較淺且無序。當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增至1.0%時,316L SS樣品表面變得更加粗糙,表面生成的微孔數(shù)量明顯增加,孔深增大。當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增至2.0%時,316L SS樣品表面呈現(xiàn)大量及密排有序的微/納米孔,孔徑約為50~200 nm,孔深約為50~200 nm。當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增至3.0%時,316L SS樣品表面的多個區(qū)域擁有多孔結構,但孔徑大小不一,此外,表面部分區(qū)域光滑平整,無明顯孔洞。當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增至5.0%時,316L SS表面光滑平整,未出現(xiàn)多孔形貌,呈現(xiàn)電化學拋光效果。可見,電解液中高氯酸的最佳體積分數(shù)為2.0%。
2.1.2 陽極氧化電壓對316L SS表面微孔的影響
當陽極氧化溫度為4 ℃,電解液中高氯酸的體積分數(shù)為2.0%,陽極氧化時間為10 min,陽極氧化電壓分別為5, 10, 20, 30, 40 V時,對316L SS進行陽極氧化,得到不同的316L SS樣品。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316L SS樣品的表面微觀形貌,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當陽極氧化電壓較小時,316L SS樣品表面較為平整,多孔結構不明顯,幾乎不可見微孔;當陽極氧化電壓提高至10 V時,316L SS樣品表面產(chǎn)生少量微孔,且孔深較淺;當陽極氧化電壓進一步提高至20 V時,316L SS樣品的表面呈現(xiàn)多孔結構,孔數(shù)量明顯增加,但是孔深仍較淺;當陽極氧化電壓為30 V時,316L SS樣品表面有大量且密排有序的微/納米孔,孔深約為50~200 nm。當陽極氧化電壓增大至40 V時,316L SS樣品表面光滑平整,未發(fā)現(xiàn)有粗糙區(qū)域或孔洞存在,即當陽極氧化電壓達到40 V后,316L SS樣品表面呈現(xiàn)電化學拋光效果。可見,本研究中最佳的陽極氧化電壓為30 V。
2.1.3 陽極氧化時間對316L SS表面微孔的影響
當陽極氧化溫度為4 ℃,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為2.0%,陽極氧化電壓為30 V,陽極氧化時間分別為5,10, 20 min時,對316L SS進行陽極氧化。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316L SS樣品的表面形貌,SEM圖如圖4所示。
圖4 不同陽極氧化時間下316L SS樣品SEM圖Fig. 4 SEM images of 316L SS after anodization with different time
由圖4可知,當陽極氧化時間為5 min時,316L SS樣品表面出現(xiàn)多孔結構;當陽極氧化時間為10 min時,316L SS樣品表面的孔數(shù)量沒有明顯變化,但孔的有序性得到改善;當陽極氧化時間為20 min時,316L SS樣品表面的多孔結構沒有明顯變化。可見,本研究中最佳的陽極氧化時間為10 min。
在陽極氧化溫度為4 ℃,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為2.0%,陽極氧化電壓為30 V,陽極氧化時間為10 min的條件下,對316L SS進行陽極氧化。316L SS樣品的XRD圖譜如圖5所示。
圖5 316L SS樣品陽極氧化前后的XRD圖譜Fig. 5 XRD of 316L SS before and after anodic oxidation
由圖5可知,陽極氧化后316L SS樣品有3個較強的特征衍射峰,分別為43.42°, 50.54°, 74.4°,分別對應于奧氏體的(111)、(200)和(220)晶面。陽極氧化前后316L SS樣品的特征衍射峰幾乎一致,說明陽極氧化未改變樣品晶相,未產(chǎn)生新物相。
耐腐蝕性是評價涂料性能的重要指標。因此,本研究利用電化學技術測試陽極氧化前后316L SS樣品在濃度為0.5 mol/L的硫酸模擬液中的動電位極化曲線,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316L SS樣品的動電位極化曲線Fig. 6 Potential polarization curves of 316L SS
由圖6可知,與陽極氧化前的316L SS材料相比,陽極氧化后316L SS樣品的腐蝕電位由-0.261 V向正方向移動到-0.224 V,并且電流密度由80.45 μA·cm-2降低至 18.36 μA·cm-2。可見,陽極氧化后316L SS樣品的耐腐蝕性更好。
陽極氧化后316L SS樣品表面形成了大量且密排有序的微/納米孔。微/納米孔可以作為涂層和基材之間結合的機械互鎖位點。為了解材料表面改性情況,陽極氧化后在316L SS樣品表面包覆涂層,得到C-PTFE/PANI/316L SS樣品。PANI/316L SS、C-PTFE/PANI/316L SS的表面形貌如圖7所示。
圖7 316L SS樣品表面涂層的SEM圖Fig. 7 SEM images of coating on 316L SS
由圖7可知,PANI/316L SS樣品表面有凸起的PANI涂層,這說明微/納米孔可以促進PANI成核;在PANI涂層表面形成了均勻致密的C-PTFE涂層,涂層與基體材料結合良好。
本研究在由體積分數(shù)為2.0%的高氯酸、體積分數(shù)為98.0%的乙二醇配制而成的電解液中,以氧化溫度為4 ℃,氧化電壓為30 V,氧化時間為10 min的工藝條件,采用陽極氧化法制備了具有大量且密排有序的微/納米孔的316L SS樣品。實驗結果表明:陽極氧化后,316L SS樣品有奧氏體的特征衍射峰,且陽極氧化未改變樣品晶相,未產(chǎn)生新物相。陽極氧化后,316L SS樣品表現(xiàn)出更好的耐腐蝕性,具有更低的電化學腐蝕電位及腐蝕電流。微/納米孔有利于在316L SS樣品表面包覆C-PTFE/PANI復合涂層,涂層均勻致密且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