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嘯,吳繼志,孫耀文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江蘇 蘇州 215000)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畸形中最常見的類型,可導致患兒血流動力學改變,是致殘、致死的重要因素[1-3]。早期診斷并明確患兒畸形特征對于治療方案的確定具有重要作用[4-5]。心血管造影是臨床診斷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心血管畸形的金標準,然而,該方法為有創(chuàng)檢查,臨床應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隨著影像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層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和超聲心動圖等影像學技術逐漸應用于血管畸形檢查,二者均為無創(chuàng)檢查,且操作簡單,費用較低[7-8]。然而,多層螺旋CT掃描圖形不能顯示瓣膜活動,對房間隔顯示欠佳;超聲心動圖診斷遠離心臟的血管組織圖像清晰度較低,且受檢查人員主觀影響較大[9-10]。鑒于此,本研究對MSCT和超聲心動圖聯(lián)合檢查結果進行系統(tǒng)分析,探究其診斷價值。
選取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收治的146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9例,女67例;年齡1~14歲,平均(7.39±1.44)歲。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兒童常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專家共識》中先天性心臟病診斷標準[11],且均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②均為本院手術治療患兒;③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無法耐受檢查;②放射檢查禁忌癥;③其他先天性疾??;④惡性腫瘤或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患兒。本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MSCT檢查
采用GE Optima660 64排CT掃描機(美國,通用),參數(shù)設置:管電流采用自動毫安技術(100~380mAs),并且采用30% Dose Reduction降低X線劑量管電壓(120kV),螺距(0.16~0.20),探測寬度(0.625mm×64層),視野(220mm),矩陣(512×512),重建厚度(0.625mm)。掃描范圍為胸廓入口至心底下1cm,對于不能配合檢查患兒禁水、禁食4~6h后鎮(zhèn)靜麻醉,能配合患兒進行呼吸訓練,掃描時吸氣后屏氣15~20s,獲得重建影像,高壓注射器注射對比劑(2.0mL/kg),14~35s后延遲掃描。將掃描結果上傳圖形處理工作站進行重建數(shù)據(jù)處理,通過多平面重建、容積再現(xiàn)等技術對圖像進行分析。由2名影像醫(yī)師共同閱片,意見不一致時協(xié)商決定或由第3名影像醫(yī)師決定。
1.2.2 超聲心動圖檢查
采用GEE95及飛利浦EPIC7C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GE;荷蘭,Philips),探頭型號選用M5SC、6S及S8-3、S5-1,配備的心臟探頭適合兒童,一般使用頻率約3~6MHz或1.6~3.2MHz。根據(jù)美國超聲心動圖學會2006年《兒童超聲心動圖檢查指南》,室溫安靜狀態(tài)下,患兒左側臥位或仰臥位,依據(jù)分段診斷法留取劍突下、胸骨旁及胸骨上窩標準切面圖像。主要留取切面為劍突下四腔切面、上下腔切面、胸骨長軸切面、胸骨短軸及大血管根部短軸切面、心尖四腔及五腔切面、胸骨上窩主動弓長軸切面、短軸切面等,仔細觀察各節(jié)段畸形情況。
①手術病理結果;②MSCT和超聲心動圖診斷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心血管畸形結果;③比較各診斷方法的檢出率;④典型病例圖片。
146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經手術證實共有582處心血管畸形,包括心內結構畸形307處、心臟大血管連接部分畸形64處、大血管部分畸形211處。
MSCT和超聲心動圖檢出心血管畸形分別為566處和561處,二者聯(lián)合檢出576處,聯(lián)合診斷時心內結構畸形、心臟大血管連接部分畸形、大血管部分畸形檢出分別為304處、63處和209處,見表1。
MSCT診斷心臟大血管連接部分畸形檢出率高于超聲心動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08,P=0.048);聯(lián)合診斷心內結構畸形檢出率高于MSCT(χ2=4.678,P=0.031),聯(lián)合診斷心臟大血管連接部分畸形檢出率高于超聲心動圖(χ2=5.856,P=0.016),聯(lián)合診斷總心血管畸形檢出率高于兩種方法單獨診斷(MSCT:χ2=4.633,P=0.031;超聲心動圖:χ2=8.531,P=0.003),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MSCT和超聲心動圖診斷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心血管畸形結果(n)Table 1 Results of cardiovascular malformation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diagnosed by MSCT and echocardiography(n)
表2 各診斷方法的檢出率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detection rates among different diagnostic methods(%)
病例一:女,年齡7個月,①MSCT造影:右室雙出口,室間隔缺損,右室流出道及肺動脈狹窄,兩下肺散在索條影,見圖1A;②超聲心動圖:右室雙出口,室間隔缺損,右室流出道及肺動脈狹窄,三尖瓣中度反流,見圖1B。病例二:女,年齡5個月,①MSCT造影: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肺動脈主干稍增寬,膜周部室間隔缺損約8.7mm,見圖1C;②超聲心動圖: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肺動脈瓣口血流速度稍快,肺動脈高壓,見圖1D。病例三:女,年齡12歲,①MSCT造影:主動脈起始部直徑約23.4mm,主動脈弓走行稍迂曲,主動脈峽部明顯狹窄,最窄處寬約7.3mm,狹窄后胸主動脈擴張(主動脈縮窄),見圖1E;②超聲心動圖:主動脈縮窄,二葉式主動脈瓣,見圖1F。
注:A、C、E分別是病例一、二、三的MSCT造影圖;B、D、F分別是病例一、二、三的超聲心動圖。圖1 三個典型病例的MSCT造影圖及超聲心動圖Fig.1 CT angiography and echocardiography of three typical cases
先天性心臟病心血管畸形是臨床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發(fā)病率是成活嬰兒的0.70%,多數(shù)患兒合并多種畸形,臨床主要采用手術矯正進行治療,術前需要對畸形特征進行明確診斷[12-14]。血管造影檢查是臨床診斷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心血管畸形的金標準,由于該方法對患兒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且費用昂貴,臨床應用中難以普遍推廣[15]。本研究將MSCT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心血管畸形檢查,分析其診斷準確性,以期為先天性心臟病心血管畸形臨床診斷提供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146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經手術證實共有582處心血管畸形。其中MSCT診斷心臟大血管連接部分畸形檢出率高于超聲心動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MSCT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診斷心內結構畸形檢出率高于單獨MSCT,診斷心臟大血管連接部分畸形檢出率高于單獨超聲心動圖,診斷總心血管畸形檢出率高于兩種方法單獨診斷,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MSCT是一種無創(chuàng)檢查手段,具有掃描速度快、掃描范圍大、分辨率高的特點,通過多角度呈現(xiàn)心血管腔內外結構,采用容積再現(xiàn)獲得立體形態(tài)[16-17]。MSCT三維重組技術能夠更好的顯示心臟和大血管解剖關系,在顯示大血管畸形和遠端分支具體發(fā)育情況方面更具優(yōu)勢,多平面重建能夠更好的顯示血管局部情況,對于冠狀動脈開口、瓣膜、瓣口等復雜區(qū)域能夠更好進行定位,并且可以追溯血管走形,顯示主動脈弓離斷和主動脈弓縮窄部分,進而提高大血管連接部分畸形診斷準確率[18-19]。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具有無創(chuàng)、快捷、價格低廉的特點,能夠實時動態(tài)顯示心臟大小、形態(tài)、畸形和解剖關系,同時能夠動態(tài)監(jiān)測缺損大小、狹窄部位、程度及血流方向速度[20-21]。然而,肺氣和聲窗可能會影響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影響臨床診斷結果[22-23]。MSCT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檢查能夠彌補單一檢查的不足,兩種檢查方法優(yōu)勢互補,提高診斷檢出率。
綜上,MSCT診斷心臟大血管連接部分畸形檢出率高于超聲心動圖,MSCT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能夠提高心血管畸形總體診斷檢出率。因此,臨床采用MSCT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對先天性心臟病心血管畸形進行診斷可以減少誤診、漏診情況,同時避免有創(chuàng)檢查帶來的傷害,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檢查方法,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