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錦科
(和平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廣東 河源 517200)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一種以腦組織梗死為主要特征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1]。該病具有起病急、病程進展快、致殘率致死率死亡率高等特點[2]。
糖尿病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高危致病因素[3]。該病導致患者的神經功能受到嚴重的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因此我院選擇84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胰島素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經功能產生的影響效果。
1.1 一般資料 將2016 年10 月至2017 年10 月我院接診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4例納入研究。84例患者根據信封法共分為兩組。常規(guī)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齡59 歲~76 歲,平均(64.08±0.31)歲。聯(lián)合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齡60 歲~79 歲,平均(65.11±0.4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較。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1)病情診斷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糖尿病者;(2)符合胰島素治療適應癥者;(3)簽署知情同意書者。剔除標準:(1)并發(fā)惡性腫瘤疾病者;(2)重要器官嚴重衰竭者;(3)精神病患者;(4)不能進行正常溝通者。
1.2 方法 給予常規(guī)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包括降顱壓、抗血小板聚集、吸氧、維持電解質平衡、抗感染等,連續(xù)治療1 個月。給予聯(lián)合組常規(guī)方法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常規(guī)治療方法同常規(guī)組。在此基礎上,采用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胰島素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519)進行治療,餐前15~30min皮下注射,3 次/d,劑量根據病情進行調整,連續(xù)治療1 個月。
1.3 觀察指標(1)評價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評價指標 顯效:患者病情明顯改善,臨床檢查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等指標恢復正常值,有效:患者病情有所改善,臨床檢查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等指標接近正常值;無效:患者病情有所改善,臨床檢查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等指標未改善。(2)評價兩組患者不神經功能缺損NIHSS 評分。神經功能缺損NIHSS 評分量表評分范圍0 分~56 分,評分越高,表明神經功能缺損病情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0 軟件處理數據,神經功能缺損NIHSS 評分以()表示,進行t 檢驗;臨床治療有效率以(%)表示,進行χ2檢驗;若P<0.05,表示數據差異明顯。
2.1 評價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 聯(lián)合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2.86%,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表1 評價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
2.2 評價兩組神經功能缺損NIHSS 評分 治療前,兩組神經功能缺損NIHSS 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聯(lián)合組神經功能缺損NIHSS 評分(5.34±0.11)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表2 評價兩組神經功能缺損NIHSS 評分
近年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越來越引起臨床重視[4]?;颊叨喟殡S頭痛、頭昏、頭暈、眩暈、惡心嘔吐、中樞性面癱及舌癱、運動性和(或)感覺性失語,甚至昏迷等癥狀和體征[5],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若不及時治療,將導致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褥瘡、腦血管病后抑郁癥和焦慮反應等嚴重并發(fā)癥[6],甚至導致死亡。選擇安全有效的藥物,能夠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神經功能系統(tǒng)的損害。
針對該病,臨床常采用降顱壓、抗血小板聚集、吸氧、維持電解質平衡、抗感染等方法進行治療。但大量的臨床實踐數據表明,常規(guī)方法對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不夠理想,而高血糖易使疾病發(fā)生病理改變,影響整體治療效果[7]。近年來,胰島素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得到一定的應用[8]。胰島素可通過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脂肪及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抑制糖原異生作用,抑制酮體的生成并促進周圍組織對酮體的利用,發(fā)揮降血糖的作用,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本研究顯示,采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單用常規(guī)方法治療(P<0.05),可作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首先的用藥方案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