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東,曹斯瓊,何廣銘,周湘媛,吳輝強,鄧 韜,李國衛(wèi)
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 廣東省中藥配方顆粒企業(yè)重點實驗室,廣東 佛山 528244
枳實、枳殼、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化橘紅均為蕓香科(Rutaceae)柑桔屬CitrusL.臨床常用中藥。枳實(酸橙)、枳殼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不同成熟度的果實[1],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C.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不同成熟度的果實或果皮[1],化橘紅(柚)為蕓香科植物柚C.grandis(L.) 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層果皮[1]。因其屬于同科同屬藥材,具有理氣健脾、化痰等相似功效[2],且化學(xué)成分也以橙皮苷、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等黃酮類成分為主[3],有較高的相似性,在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常有摻雜或替代使用的情況出現(xiàn)。《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6種藥材均有各自成分的相關(guān)檢測方法,包括薄層鑒別和含量測定,但從提取方法到色譜條件各種藥材的測定方法均有差異,當(dāng)鑒定一個未知樣品時,如藥材粉末或配方顆粒,需要反復(fù)實驗,鑒定過程繁瑣復(fù)雜。雖然6種藥材均有指紋圖譜等相關(guān)文獻報道[4-7],但未在相同的條件下對其指紋圖譜進行對比研究,鑒別過程同樣復(fù)雜繁瑣。因此,本實驗將對上述6種藥材進行特征圖譜研究,通過特征圖譜和相似度的比較,達到既可以鑒別藥材品種,又可以區(qū)分不同成熟度藥材的目的。
化學(xué)計量學(xué)方法已被廣泛應(yīng)用于中藥材鑒別和中藥材產(chǎn)地分析,他基于數(shù)學(xué)、化學(xué)、統(tǒng)計學(xué)及計算機科學(xué)的方法及原理,設(shè)計并優(yōu)化實驗、處理并分析檢測數(shù)據(jù)信息,從而獲取復(fù)雜分析體系中隱含的信息[8]。普遍應(yīng)用的有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orthogonal partialLeast a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聚類分析是按樣品品質(zhì)特性的相似性使其成對逐漸聚合在一起,相似性較高的樣品優(yōu)先聚合在一起,從而完成聚類分析的過程[9]。通過聚類分析將6種藥材按相似性進行聚類,達到區(qū)分橘、柚、橙3大類藥材的目的,并通過主成分分析進行佐證。通過OPLS-DA法進一步區(qū)分橘不同成熟度的果實或果皮。通過上述幾種方法對常用柑桔屬藥材進行分類和質(zhì)量評價,為柑桔屬藥材的鑒定與質(zhì)量控制提供參考。
Waters ARC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沃特世公司);Waters Xselect HSS T3型(250 mm×4.6 mm,5 μm);ME204E型萬分之一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XP26型百萬分之一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KQ500D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Milli-Q Direct型超純水系統(tǒng)(美國默克股公司)。甲醇為分析純,磷酸、乙腈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
對照品新橙皮苷(批號111857-201804,質(zhì)量分數(shù)為99.40%)、柚皮苷(批號110722-201714,質(zhì)量分數(shù)為93.40%)、橙皮苷(批號110721-201818,質(zhì)量分數(shù)為96.20%)均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對照品川陳皮素(批號18070602,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橘皮素(批號18031501,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均由成都普菲德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蕓香柚皮苷(批號wkq19041908,質(zhì)量分數(shù)98.0%)、水合橙皮內(nèi)酯(批號wkq20031904,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0%)均由四川省維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實驗所用藥材經(jīng)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魏梅主任中藥師鑒定,ZS1~ZS15號樣品蕓香科植物酸橙C.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幼果、ZQ1~ZQ15號樣品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GQ1~ZQ13號樣品為蕓香科植物橘C.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幼果、SH1~SH14號樣品為蕓香科植物橘C.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的果皮、CP1~CP14號樣品為蕓香科植物橘C.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HJ1~HJ13號樣品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C.sgrandis‘Tomentosa’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層果皮,見表1。
表1 84批樣品信息Table 1 84 batches of sample information
Waters Xselect HSS T3(250 mm×4.6 mm,5 μm)色譜柱,乙腈為流動相A,0.1%磷酸溶液為流動相B,洗脫程序為0~30 min,15%~30% A;30~50 min,30%~60% A;50~55 min,60%~85% A;55~60 min,85% A;體積流量為1.0 mL/min;進樣量為10 μL;檢測波長為284 nm。
精密稱定蕓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橙皮內(nèi)酯、川陳皮素、橘皮素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62.700、57.675、51.275、56.012、1.034、57.771、55.174 μg/mL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取樣品細粉約0.5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50 mL,稱定質(zhì)量,超聲處理(功率250 W,頻率40 kHz)30 min,放冷,稱定質(zhì)量,補充質(zhì)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4.1 精密度試驗 分別取同一份個青皮(批號GQ1)和枳實(批號ZS1)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計算各自共有色譜峰的保留時間與峰面積RSD,結(jié)果均小于2%,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4.2 穩(wěn)定性試驗 分別取同一份個青皮(批號GQ1)和枳實(批號ZS1)供試品溶液,于0、2、4、6、8、12 h 6個時間點按“2.1”項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計算各自共有色譜峰的保留時間與峰面積RSD,結(jié)果均小于2%,表明供試品溶液在12 h內(nèi)穩(wěn)定。
2.4.3 重復(fù)性試驗 分別取個青皮(批號GQ1)、枳實(批號ZS1)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進樣測定。以橙皮苷為參照峰,計算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及相對峰面積,結(jié)果各色譜峰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RSD均小于3%,表明此方法重復(fù)性良好。
2.5.1 特征圖譜的建立及共有峰歸屬 取15批枳實、15批枳殼、13批個青皮、14批四花青皮、14批陳皮、13批化橘紅藥材樣品,各約0.5 g,精密稱定,分別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分析,將色譜信息導(dǎo)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軟件進行分析:枳實確定11個共有峰,枳殼確定10共有峰,個青皮共確定11個共有峰,四花青皮確定10個共有峰,陳皮確定9個共有峰,化橘紅確定6個共有峰,6種藥材特征圖譜共有峰見圖1。6種藥材的共有峰中4號峰(橙皮苷)分離度較好,響應(yīng)較高,為藥材中抗炎、抗氧化、抗菌、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的主要成分之一[10-11],故以4號峰(橙皮苷)為參照峰(S峰)。經(jīng)與對照品色譜峰保留時間相比對和DAD光譜分析。共指認出7個特征峰,分別為2號峰蕓香柚皮苷、3號峰柚皮苷、4號峰橙皮苷、5號峰新橙皮苷、6號峰水合橙皮內(nèi)酯、14號峰川陳皮素、15號峰橘皮素(圖2)。
圖1 6種藥材HPLC特征圖譜共有峰Fig.1 Common peaks in HPLC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s of six medicinal materials
圖2 6種藥材樣品共有峰對照品歸屬Fig.2 Ascription of common peak reference substances in six kind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samples
枳實藥材中主要成分為新橙皮苷,其次為柚皮苷[12];枳殼中則是柚皮苷含量占主導(dǎo)地位[13];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中黃酮類成分主要為橙皮苷[14];化紅藥材中柚皮苷的含量占絕對主導(dǎo)地位。由特征圖譜可知橙比橘多1、3(柚皮苷)、5(新橙皮苷)、6(水合橙皮內(nèi)酯)和9號峰,橙比橘少7、8、10、13和16號峰;枳實比枳殼多11號峰;陳皮比個青皮少7、11號峰,四花青皮比個青皮少11號峰;化橘紅的色譜峰最少。通過特征圖譜色譜峰數(shù)量能明顯區(qū)分上述6種藥材。
“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分別對ZS1~ZS15、ZQ1~ZQ15、GQ1~GQ13、SH1~SH14、CP1~CP14、HJ1~HJ13共84批藥材樣品HPLC特征圖譜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峰4(橙皮苷)為參照峰,采用平均數(shù),時間窗口為0.2,自動匹配,分別以枳實、枳殼、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化橘紅共有模式作為對照特征圖譜,計算相似度系數(shù),15批枳實藥材的相似度均在0.935以上,15批枳殼藥材的相似度均在0.926以上,13批個青皮藥材的相似度均在0.959以上,14批四花青皮藥材相似度均在0.864在上,14批陳皮藥材的相似度均在0.937以上,13批化橘紅藥材的相似度均在0.999以上(表2),結(jié)果表明,同一品種間的相似度較大。以枳實、枳殼、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化橘紅的對照特征圖譜2組之間分別進行相似度比較(表3)。由結(jié)果可知,6種蕓香科藥材對照特征圖譜兩組之間的相似度范圍為0.008~0.990,表明6種藥材間特征圖譜差異性較大。
表2 6種不同品種藥材樣品相似度評價結(jié)果Table 2 Similar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six kind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表3 6種不同品種藥材對照特征圖譜相似度評價結(jié)果Table 3 Similar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s of six different varietie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2.5.2 聚類分析 運用SPSS 20.0軟件對84批藥材16個共有峰的相對峰面積為數(shù)據(jù)進行聚類分析,采用組間平均數(shù)聯(lián)結(jié)法,以夾角余弦作為樣品相似度的距離公式,結(jié)果見圖3,當(dāng)判斷距離為20時,結(jié)果顯示84批藥材被分為3類。I類包括GQ1~GQ13、SH1~SH14、CP1~CP14,II類包括ZS1~ZS15、ZQ1~ZQ15,III類包括HJ1~HJ13,即橘不同成熟期的果實(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歸為一類,橙(酸橙)不同成熟期的果實(枳實、枳殼)歸為一類,柚的果實(化橘紅)歸為另外一類;當(dāng)判斷距離為10時,ZS1~ZS15聚為一類,ZQ1~ZQ15聚為一類,HJ1~HJ13聚為另一類,即能將枳實、枳殼、化橘紅各單獨的聚為一類,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無法通過聚類分析進行劃分。
圖3 聚類分析結(jié)果Fig.3 Result of cluster analysis
2.5.3 主成分分析 以84批樣品16個共有峰的相對峰面積為數(shù)據(jù),用SPSS 20.0軟件對其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相關(guān)矩陣的特征值和方差,見表4,碎石圖見圖4。結(jié)果顯示前4個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達87.347%,故選擇成分1、2、3和4作為第1、2、3和4主成分,可代表柑桔屬枳實、枳殼、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和化橘紅6種藥材特征圖譜共有峰的大部分信息。由碎石圖可知其特征值的變化情況,特征曲線有明顯拐點,說明前4個主成分代表了6種蕓香科柑桔屬藥材間的異同。初始因子載荷矩陣(表5),由結(jié)果可知,第1主成分主要體現(xiàn)色譜峰7、13、14、15(橘皮素)和16的信息,第2主成分主要體現(xiàn)色譜峰9的信息,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峰3(柚皮苷)、11和12的信息,第4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峰1和峰5(新橙皮苷)的信息,故4個主成分可表示特征圖譜的主要信息。計算各樣品之間的主成分得分(表6),不同的品種之間主成分得分差異較大,如枳實的主成分4得分最高;枳殼的主成分2得分最高;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的主成分1得分較高;化橘紅的主成分3得分最高。不同品種的主成分得分存在較大差異。
表4 主成分特征值及方差Table 4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and variance
表5 主要因子載荷矩陣Table 5 Main factor loading matrix
表6 主成分得分、綜合得分Table 6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 sorting meter of comprehensive score
圖4 碎石圖Fig.4 Stone map
2.5.4 OPLS-DA 以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特征圖譜的10個色譜峰相對峰面積為變量對3種藥材進行OPLS-DA分析。所建立的模型,R2X(cum)=0.909,R2X(cum)=0.817,Q2(cum)=0.783,均大于0.5,說明該模型穩(wěn)定可靠,由圖5可知,該模型可將不同成熟期橘的果實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樣品分為3類,并從10個變量的VIP值圖(圖6)可知,以VIP>1.0為顯著影響,共找到5個差異標(biāo)志物,其影響顯著性排序為峰11>峰10>峰7>峰8>峰12,提示這幾個化學(xué)成分對于區(qū)分不同成熟期橘的果實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貢獻率較大。通過聚類分析能將橙、橘、柚3大類藥材單獨的聚為一類。能較好的區(qū)分不同成熟期橙的果實,但無法區(qū)分不同成熟期橘的果實,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每一類都存在著相互混淆的情況;其原因可能為蕓香科橘采摘期較難控制,如個青皮GQ4、GQ12、GQ1、GQ6被聚類到陳皮類,推測上述4批個青皮可能為接近成熟或成熟橘脫落的果實,通過觀察上述4批個青皮的藥材性狀時發(fā)現(xiàn)其果實較大,果皮顏色偏淺黃色,進一步驗證了上述推測。四花青皮SH6、SH14、SH7、SH13和陳皮CP4、CP6、CP5、CP7、CP10、CP1被聚為一類,原因可能為這10批樣品的成熟度接近,或因為橘的栽培變種較多,這10批樣品屬于某個變種的果實。由主成分分析可知,不同品種之間的主成分得分存在差異,如枳實的主成分4得分最高,而峰1和峰5(新橙皮苷)對主成分4的貢獻率最大,由此推斷峰1和峰5(新橙皮苷)是影響枳實與其他蕓香科藥材區(qū)分的主要因素。同理推測峰9是影響枳殼與其他蕓香科藥材區(qū)分的主要因素;峰7、13、14(川陳皮素)、15(橘皮素)、16是影響橘(個青皮、四花青皮、陳皮)與其他蕓香科藥材區(qū)分的主要因素;峰3(柚皮苷)、11、12是影響化橘紅與其他蕓香科藥材區(qū)分的主要因素。通過OPLS-DA單獨分析不同成熟期橘的果實時,能將個青皮、四花青皮和陳皮明顯的區(qū)分出來。綜上所述,不同蕓香科藥材間存在一定的差異。
圖5 個青皮、四花青皮和陳皮的OPLS-DA分析Scores圖Fig.5 Scores diagram of OPLS-DA analysis of Fructus citri immaturus,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and Tangerine peel
圖6 10個色譜峰的OPLS-DA分析VIP圖Fig.6 VIP values of 10 chromatographic peaks by OPLS-DA analysis
黃酮類成分作為蕓香科柑桔屬藥材中的活性成分,枳實中主要成分為新橙皮苷,枳殼中柚皮苷的含量最高,化橘紅藥材中柚皮苷的含量占絕對主導(dǎo)地位,青皮與陳皮藥材中橙皮苷的含量都為最高。不同柑桔屬藥材中黃酮類成分含量及種類均有顯著性差異,且隨著成熟度的增加,黃酮類成分的總量呈下降趨勢[15-16]。臨床藥效表明陳皮的理氣作用弱于青皮,枳殼的理氣作用弱于枳實。其原因可能與黃酮類成分的含量下降有關(guān)。
本研究建立的HPLC特征圖譜方法較全面地反映了蕓香科柑橘屬藥材的化學(xué)成分,分析方法簡便、準(zhǔn)確可靠,利用聚類分析和OPLS-DA可以準(zhǔn)確的區(qū)分上述蕓香科柑橘屬6種藥材,為蕓香科藥材資源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據(jù)。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