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祥海
入園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開始,也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幼兒園必須把保障幼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求家長做好孩子入園前的安全檢查。除了檢查孩子的身心健康狀況外,家長還應檢查孩子是否穿戴了幼兒園明確提出的有安全隱患的衣服、飾物,拿了影響幼兒自身及其他幼兒安全健康的物品等,并嚴格遵守幼兒園的其他相關規(guī)定,從而確保孩子不被“它們”所傷害。
一、做好著裝安全檢查,穿戴要適宜
案例:6歲的亮亮就讀于B幼兒園大二班。一天下午3點半左右,幼兒園李老師計劃帶幼兒到戶外活動。因戶外大型玩具被昨日大雨淋濕而有積水,故李老師安排幼兒坐在教室內(nèi)等候,自己去盥洗室拿拖把。在此期間,亮亮在教室內(nèi)開心地跳躍,由于穿著拖鞋行動不便而不慎摔倒致傷。幼兒園及時將亮亮送往醫(yī)院救治,并及時通知了家長。經(jīng)鑒定,亮亮右肱骨外髁骨折,已構成十級傷殘。損傷后的護理期限擬為80日,營養(yǎng)期限擬為80日。亮亮家長與幼兒園就賠償問題難以協(xié)商一致,遂向法院起訴幼兒園,索賠醫(yī)療費、護理費、營養(yǎng)費、精神損害費等各項損失合計逾11萬元。庭審中B幼兒園認為園方發(fā)給家長的《幼兒入園家長須知》中明確指出幼兒入園不得穿拖鞋,亮亮系穿著拖鞋在教室里開心地跳躍而不慎摔倒受傷的,應屬于意外事故,幼兒園及時地對亮亮進行了救護,已盡到了應盡的義務。家長違規(guī)讓亮亮穿拖鞋入園存在過錯,亮亮不按老師要求坐著等候,也有錯誤,因此幼兒園不應承擔全部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明確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幼兒園若想不承擔法律責任,則須舉證證明已經(jīng)盡到了教育、管理等的職責。
就本案而言,B幼兒園至少存在如下過錯:一是沒有把好晨檢關。既然幼兒園明確要求幼兒不得穿拖鞋入園,那就應該嚴格執(zhí)行該規(guī)定,晨檢時發(fā)現(xiàn)亮亮穿著拖鞋應立即要求家人為其更換適宜的鞋子,方可入園。二是沒有把好管理關。幼兒應當始終處于教師的視野范圍之內(nèi),不能讓幼兒處于無人管理與看護的狀態(tài)之下。李老師去拿拖把,這使坐在教室里等候的幼兒處于無人管理與看護的狀態(tài)之下。亮亮由于年齡小,對自己穿著拖鞋開心跳躍的行為可能導致的危險難以認識、預見和避免。而教師沒能發(fā)現(xiàn)或者雖已發(fā)現(xiàn)亮亮的這一危險行為,但沒有及時制止,從而造成了亮亮受傷事故的發(fā)生。
參照《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第十款的規(guī)定可知,因幼兒園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在負有組織、管理幼兒的職責期間,發(fā)現(xiàn)幼兒行為具有危險性,但未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者制止而造成的幼兒傷害事故,幼兒園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B幼兒園應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但不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這是因為亮亮家長違反了幼兒園“幼兒入園不得穿拖鞋”的規(guī)定,讓亮亮穿著拖鞋入園是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之一,故亮亮家長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本案經(jīng)法院判決,B幼兒園對亮亮除精神損害撫慰金外的合理損失承擔80%的賠償責任。
俄國詩人馬雅可夫斯基說:世界上沒有比結實的肌肉和新鮮的皮膚更加美麗的衣裳。對孩子來說,健康和安全才是最美麗的衣裳。幼兒園必須制定孩子著裝禁止事項,并要求家長遵守幼兒園對孩子的著裝安全要求,確保孩子著裝安全且適宜。
1.上衣禁止事項
案例:太康縣一名3歲男童在幼兒園滑滑梯時,衣服“風帽”上的繩子因外力過大而扭結在一起勒住他的脖子,致使他突然暈倒,送醫(yī)院搶救無效后死亡。當?shù)鼐匠鼍叩氖瑱z報告顯示:孩子系頸部受壓,誘發(fā)食物反流引入支氣管致窒息死亡。
幼兒園應要求家長不給孩子穿連衫帽等有繩類裝飾的上衣,防止孩子在運動時繩線纏繞脖子或被其他物體卡住或被別的孩子拽住等。美國在吸取了血的教訓后出臺法規(guī),明確禁止2~12歲的兒童上衣不能有拉繩。為了孩子的安全起見,孩子上衣的頭部和領部最好不要有抽繩、裝飾繩、功能繩等。另外,孩子的衣服上不要有會帶來危險的裝飾物,如水鉆、鉚釘、紐扣、小亮片等,以防孩子把玩時而誤吞。
2.下衣禁止事項
案例:一名3歲男孩在小便后往上拉褲子的拉鏈,沒想到拉鏈齒輪把他的“小雞雞”給卡住了。幼兒園的保健人員沒辦法把他被死死卡住的“小雞雞”拿出來。園方立即將他送往醫(yī)院急診,在醫(yī)生的救治下他的“小雞雞”總算被拿了出來,但卻被縫了幾針。
幼兒園應要求家長不給孩子穿太緊或太松的褲子,不要給孩子穿背帶褲、喇叭褲、緊身褲、健美褲等穿脫不便的褲子。孩子的褲腿不宜太長,褲子上不要有拉鏈以免夾傷孩子的皮膚或生殖器。
3.鞋子禁止事項
案例:一名5歲男童穿著系鞋帶的新鞋入園,老師發(fā)現(xiàn)后請家長給孩子換雙鞋。家長表示沒關系,鞋帶都給孩子系好了。在戶外自由活動時,此幼兒的鞋帶開了,但因為玩得正開心,他沒去向老師求助,而是繼續(xù)玩。不料,鞋帶被一個小伙伴踩住了。使他一個跟頭摔倒在地,造成骨折,住院治療了一周。
幼兒園應建議家長不給孩子穿系鞋帶的鞋,也不要給孩子穿尺碼不合腳的鞋,更不要給孩子穿洞洞鞋、皮鞋、靴子等不靈便的鞋。此類鞋子不利于孩子在幼兒園的活動,會增加孩子被傷害的風險,甚至還影響孩子腳部的生長發(fā)育等。
二、做好物品安全檢查,禁止攜帶危險品
案例:連云港一名小女孩將家中小藥瓶里的藥品看成好吃的糖丸,入園前偷偷揣在口袋里。入園后和好朋友萱萱分享,并給了另外一個伸手索要的女孩,結果三個孩子都中了毒。幸好細心的老師在午睡時發(fā)現(xiàn)平時調(diào)皮愛玩、不老實睡覺的萱萱睡得很香,感覺有異,便晃了晃萱萱,突然發(fā)現(xiàn)她身底有一粒小藥片,感到不妙立馬將她們送到了醫(yī)院。
孩子年齡較小,對危險物的識別度不高,難以判斷哪些物品會對自己造成傷害。因此,幼兒園應要求家長把好孩子物品安全檢查關,每天來園前請檢查孩子的書包、口袋等容易藏東西的地方,切勿讓孩子攜帶釘子、硬幣、小刀、玻璃片、打火機等不安全的物品,并防止孩子在來園的路上撿拾小珠子、小石子等有潛在危險的物品。同時家長還要配合幼兒園教育孩子不亂吃藥,不要將珠子、豆子等細小的物品塞進鼻子、 耳朵、 嘴巴或下體里等。
幼兒園應將幼兒常帶的危險物品羅列出來,并把相關圖片貼在安全墻上。每天入園時家長和幼兒把攜帶的物品對照安全墻進行安全自查,當發(fā)現(xiàn)攜帶了危險物品時應及時放進危險物品回收箱內(nèi)或請家長帶回。幼兒園應開展入園物品安全教育活動,如讓幼兒輪流或競選做小小安檢員,共同制定安檢員職責,使幼兒知道哪些屬于危險物品不能帶、哪些物品有安全隱患并了解使用須知等。
三、做好身體安全檢查,確保健康入園
案例:4歲的靜靜昨晚突然發(fā)高燒,早晨起來時燒還沒有完全退,嗓子有點疼,不想吃東西。媽媽像往常一樣,把孩子送往幼兒園。晨檢時靜靜被查出了皰疹咽峽炎。幼兒園保健醫(yī)生請媽媽將靜靜帶回家隔離治療。但媽媽不同意,說:“我還得上班,孩子沒人帶,只能在幼兒園……”保健醫(yī)生解釋說這個病傳染,但媽媽執(zhí)意讓靜靜留在幼兒園,認為這個病不是多大的事兒。
靜靜家長的做法有些強幼兒園所難,孩子患的是傳染病,強行留在幼兒園,就有可能傳染給其他孩子。根據(jù)《托兒所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管理辦法》可知,托幼機構發(fā)現(xiàn)在園兒童患疑似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通知其監(jiān)護人將其帶離診治?;紓魅静〉幕純褐斡螅瑧{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方可入園。因此,幼兒園要求媽媽將靜靜帶回家隔離治療,有法可依。
孩子生病后家長要不要送其入園,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孩子僅僅是輕微流涕不發(fā)燒或偶爾咳嗽不發(fā)熱或非傳染的慢性病,那么在孩子狀態(tài)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允許其堅持上幼兒園。但若孩子出現(xiàn)發(fā)燒、劇烈咳嗽、嘔吐腹瀉、喉嚨疼痛等任何一種癥狀或患有傳染病,則不應再送孩子去上幼兒園。
也就是說,在孩子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應盡量堅持讓孩子上幼兒園,以防孩子在園學習與生活的中斷;在孩子身體條件實在不允許的情況下,家長也不宜強行讓孩子去上幼兒園,以防孩子病情加重,發(fā)生不可預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