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蘇楊,鄭 娟
(中北大學 藝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8507)
手風琴作為外來西洋樂器,傳入我國已有90多年,相對于鋼琴來說,手風琴的體積較為小巧,能夠實現單人搬運與擺放,因此,手風琴經常被用來為多姿多彩的歌舞伴奏,增添樂曲的藝術表現力和層次感;同時,手風琴擁有多種變音器,音色變化豐富,能夠模擬各種不同樂器的音色,極大地開拓了樂曲的音樂表現空間。手風琴有左手貝斯、右手鍵盤和風箱三部分,因此,手風琴的演奏技巧很豐富。風箱作為手風琴發(fā)聲的基礎部分,也擁有諸多表現技巧,如頓風箱可以營造出緊張、突然的音樂氛圍,引人入勝;顫風箱則以連綿悠長的顫音感形成悠揚的不間斷樂音,常常作為引子表達自由開闊的感覺;而抖風箱的連續(xù)音表達則具有孔武有力、漸強漸盛的特點,通常作為整首樂曲的高潮部分表達樂曲最強烈的感情。
手風琴演奏的精妙之處在于,它并不依靠左右手大力觸碰鍵盤和貝斯來提高或減弱音量,而是完全依靠風箱的開合、大小與松緊程度來控制音量,控制好了風箱,就控制好了樂曲表現力。抖風箱是指在左右手手指在琴鍵上保持觸鍵出音的同時,左手始終保持對風箱的控制,通過左手使風箱快速、均勻、穩(wěn)定地抖動和碰撞形成的一種風箱演奏技術。根據抖風箱運用的不同的碰撞節(jié)奏和方式,產生了兩抖風箱、三抖風箱、四抖風箱、五抖風箱等不同的風箱演奏技巧。抖風箱技巧可以幫助演奏者巧妙而精準地控制音色與音量,實現不同風格的樂曲的音樂表現。
兩抖風箱是抖風箱演奏技巧中最基礎的一種,同時也是其他抖風箱技巧形成與發(fā)展的基礎。在使用兩抖風箱技巧時,通過左手嚴格控制演奏力度實現抖動風箱的開合,第一次開風箱發(fā)出第一個樂音聲音,樂音時值與節(jié)奏短促有力,風箱力度緊而密,保持不松垮的狀態(tài)快速展開;在第一個樂音發(fā)聲后,第二個樂音緊跟著第一個樂音的腳步返回,同樣以短促有力的時值行進,風箱保持緊而密的狀態(tài)快速合回,手指力量不要松懈,同時,手腕不能過于緊張而失去聲音活力,后續(xù)樂音依照前例連續(xù)不斷地反復進行下去,這就是兩抖風箱的演奏技巧。
兩抖風箱演奏技巧是各類樂曲中運用最多且最常見的抖風箱技巧,例如,《我為祖國守大橋》這首樂曲中就使用了兩抖風箱技巧,依靠左手手腕和手臂肌肉力量帶動風箱進行來回快速抖動和短時值樂音的展開與合起,使樂句聽起來非常短促而有活力。在《我為祖國守大橋》中,兩抖風箱還模仿了火車轟隆隆駛過的音效,為樂曲增添了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譜例一:《烏克蘭主題變奏曲》
三抖風箱演奏技巧在二抖風箱技巧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相對于兩抖風箱而言,三抖風箱演奏技巧多了一個演奏步驟,首先,左手腕繼續(xù)保持住對風箱的有力控制,左右手保持住相對應的樂音觸鍵位置,同時進行快速有力的開風箱,保證時值的同時使力度短促均勻,然后,以同樣的狀態(tài)快速合回風箱,但不是全部合回,而是風箱上半部分呈現快速合回狀態(tài),而風箱的尾部此時還是保持扇形打開狀態(tài)。
三抖風箱要格外注重力度的掌握,連續(xù)抖動的三個音要均勻,時值平均、力度平均,聽起來的音效才能平均。三抖風箱的演奏技巧除了三連音抖風箱之外,還有前八后十六抖風箱,以及前十六后八抖風箱,它們對風箱的力度掌握要求更為嚴苛。
三抖風箱演奏技巧所要求的力度較難掌握,需慢練慢抖,力求均勻與和諧,避免力道不足?!稙蹩颂m主題變奏曲》這一樂曲中就有大量運用三抖風箱技巧的樂句(譜例一),這些樂句通過三抖風箱表現出烏克蘭絢爛的民族風情,同時將樂曲整體走勢向高峰推進。
四抖風箱演奏技巧在三抖風箱演奏技巧的基礎之上進行又一次發(fā)展與變化。三抖風箱的風箱開合之間多一個樂音,就形成了四抖風箱,與三抖風箱演奏技巧所要求的手指、手腕、手臂力量一樣,四抖風箱演奏技巧依舊需要大的力度、強的緊度、風箱開合的均勻度。
在使用四抖風箱演奏技巧時,首先要保持上半部分風箱打開,樂音時值保持住,緊接著,下半部分風箱緊隨其后,以同樣的速度與力度快速打開,此時,風箱上下保持同開狀態(tài);
合風箱時,左手腕控制好風箱飽滿度合回風箱上半部分,再以同樣的狀態(tài)快速合回風箱下半部分,風箱上半部分在最后合回時會被一部分力量甩開,形成開、開、碰、碰的四個完整步驟,這就是四抖風箱演奏技巧的全部演奏過程。
簡單來說,第一步,風箱上部分開,第二步,風箱下部分開,第三步,風箱上半部分合,第四步,風箱下半部分合。關于四抖風箱演奏技巧的學習,筆者建議學習者在已完全掌握并熟練運用三抖風箱演奏技巧的基礎之上再開始,這樣一來,學習者能更好體會風箱不同頻率的抖動所需的掌控力度,使左右手音符交替變化時更好相互配合,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四抖風箱演奏技巧時,需要保持手風琴抖風箱始終呈扇形打開狀態(tài)。相較于其他兩種抖風箱演奏技巧而言,四抖風箱演奏效果更加激烈,情緒變化強進奮發(fā),在連續(xù)樂句中使用大量的四抖風箱演奏技巧可以表現激昂澎湃的情緒或者興奮活潑的狀態(tài),同時,四抖風箱在演奏時更加快速,均勻而急促的展示能讓樂曲氣氛奔跑涌動至高潮,將情緒變化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一技巧在《奏鳴曲二號》中有極為詳盡的詮釋。在這部作品中,四抖風箱演奏出每個小節(jié)結尾的急促感與失控感,推動了小節(jié)與小節(jié)之間連綿不斷的亢奮的感覺走勢,表現了四抖風箱演奏技巧善于感染聽眾情緒的魅力,也拉近了演奏者與聆聽者的距離。
手風琴是一種需要背在身前演奏的樂器,在運用手風琴各種演奏技巧時,演奏者要養(yǎng)成正確的坐姿和科學的抱琴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出演奏技巧的力量。
抖風箱演奏技巧會運用到身體每個部位的力量,演奏者應坐于椅子前三分之一處,雙眼平視前方,上半身保持直立,手臂自然放松,雙腿自然分開,左腿要保證琴體在腿上不晃動、不虛浮,右腿相較左腿而言要稍靠前,牢牢卡住鍵盤底部,防止琴體左右搖晃,始終保持穩(wěn)定。
練習抖風箱演奏技巧時,背帶要調整到適合演奏者身型的長度,琴體靠近身體一側,距離不能過分寬松或緊張;左手貝斯帶調整至合適手腕粗細的松緊程度,保證能夠帶動風箱抖動,風箱保持飽滿均勻;右手觸鍵放松,落鍵扎實準確,保證跑動速度跟得上風箱抖動的速度。抖風箱時應保持風箱連貫流暢、均勻穩(wěn)定,小節(jié)重音處靠風箱點出,強弱對比要明顯;開合風箱時,身形要穩(wěn)住,隨著風箱走勢和樂曲情感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不刻板、不僵硬地處理抖風箱的樂句;左手始終將風箱開合與手腕力量緊密相連,保持風箱飽滿、不拖不急,為抖風箱演奏技巧的展示做好充分準備。抖風箱技巧在《諾恩吉亞幻想曲》中得到了極為豐富的展示,在樂曲中,抖風箱推動著樂曲變換色彩,使樂曲色彩由弱到強,節(jié)奏由慢到快。
在手風琴樂曲中,抖風箱演奏技巧是特殊的、多彩的、充滿力量的,它不僅在流行樂曲中充當聯(lián)結樂曲前后的橋梁,更在許多手風琴名曲中扮演承上啟下、豐富感情色彩的角色。掌握抖風箱演奏技巧能幫助演奏者傳遞樂思,也能培養(yǎng)演奏者的音樂素養(yǎng)。要想更好地運用抖風箱技巧,演奏者要大量反復地進行科學練習。對多種不同類型、不同風格、不同地域的樂曲中的不同演奏類型的抖風箱技巧的練習,可以提高演奏者的樂曲感情表達能力,因此,樂曲演奏者要積極進行抖風箱技巧訓練,提升運用抖風箱演奏技巧的能力,為大家?guī)砀痈挥斜憩F力的樂曲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