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宏?!茄?/p>
嗨,我是一名“00后”,UP主賬號叫“拉宏?!?,是個網(wǎng)名,來源簡單粗暴——名字里有個“宏”,日常風格搞笑放松,偶爾也有點“拉胯”。我喜歡空閑時拍點短視頻上傳到B站,現(xiàn)在也算是個快有270萬粉絲團簇擁的小有名氣的UP主。
那天,我用最擅長的vlog記錄了“樓長日記”,一下子引起了“圍觀”,有點受寵若驚。
我當上樓長,基本算是個意外。封控初期,準確的日子應該是3月21日,我所在的社區(qū)屬于浦東洋涇街道。當時通知要選出樓長,最開始被提名的都是一些老成持重的大叔大伯大姨,但大家都在推辭。
貌似大家都很忙,又要照顧小孩,又要工作,我只是一個大三學生,只用上課寫作業(yè),可能沒那么忙。我通常都在群里“潛水”默默觀察,不發(fā)言,但那天沒忍住就問了一句:“請問一下當樓長都需要干啥呀?”聽到這話,群里的叔叔阿姨馬上炸鍋了,“不如就你來當吧,我們馬上推薦你”。
當上樓長第一天,我的工作很快就來了——組織做核酸。因為第一次做,那天,穿著“大白”跑了一天,可累了。我是個急性子的人,叫鄰居下來做核酸會用到門鈴,一個個門牌號地按,門禁系統(tǒng)也不好用,通知事情每回都要扯著嗓子喊三四次,有的鄰居聽到你喊他,就會有些抱怨“什么今天還要做核酸啊,今天還下雨呢”,動作也很磨唧。
意外當上樓長的拉宏桑。
因為醫(yī)生在等,樓長又要講效率,大家不下來壓根沒人排隊。如果大家都不講效率,真就太拖后腿了。而樓長更要守時,比如說,當天是10點鐘做核酸,樓長必須提前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下來做準備,晚一點的話,大家都要等你,那怎么行。
我所在的這棟樓有168人,有身體不好的老人,也有年輕夫妻帶著小孩,擾擾攘攘、需求復雜,小矛小盾不斷。每天盯著群里看,手機都不敢干別的事情,群里居民有的這個意見,那個意見,你還要耐心解釋,抱怨也沒用,必須要解決啊。
其實我是“社恐癥候群”,和同齡人在一起放飛自我,和長輩、陌生人一起就會不知所措。開始,我半玩笑心態(tài)地改了自己的網(wǎng)名和頭像,把無厘頭風格的搞笑動物,換成了“中老年”統(tǒng)一頭像——蓮花一朵。還有了個新網(wǎng)名——“一生平安”。
樓里的叔叔阿姨知道我“露怯”,主動教我怎么溝通顯得更嫻熟;我也想著各種辦法調(diào)動居民積極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要知道,這次當樓長之前,我唯一的管理經(jīng)驗,就是高中時做英語課代表。跟累和煩相比,其實我更怕自己“做不好事”,耽誤大家、讓人失望。
做樓長的日子,好像是被逼著成長起來的,沒辦法,不成長只能被“打扁了”。最大的肉眼可見的成長,大概是不再唯唯諾諾。以前叫別人下來做核酸,我會說:“喂,你好,麻煩下來做核酸哦?!笨倳膭e人不喜歡或者討厭我;現(xiàn)在,我只想著,管你喜不喜歡我,工作做好最重要,你得趕緊給我下來。
我的父母遠在深圳,疫情開始,我就每天給他們匯報工作,講講心里話。有一次,我壓力太大了,和父母吐槽,二老就鼓勵我說,既然接了這個工作,就要把它做好。媽媽很感性,覺得我很辛苦,說了一些話,我就一下子繃不住了,一陣“暴風哭泣”。
在最新一期的“樓長日記”里,大家看到我咧著嘴大哭,毫無(百萬up主)偶像包袱。起因是經(jīng)歷了“雞飛狗跳”組織居民抗原自測的一天,又累又餓,還忘了老媽的生日。 但時間長了,在歷練當中,我也成長為了“老油條”。
疫情圍困的時候,信心比黃金珍貴。我們樓棟一共35層,每5層還有一個志愿者,大家都比我年齡大,經(jīng)驗豐富也出了不少力。前幾天,我們組織消殺電梯。有個叔叔說,我去聯(lián)系居委會和物業(yè),看怎么定價;一個阿姨又說,我學化學的,我們來盤盤工作該怎么進行比較科學;還有人說,我學醫(yī)的……然后,我就默默地說,不好意思了,我……只會拍視頻。后來,這群有著隱藏技能的居民們,齊心協(xié)力,事情就完美解決了。
小區(qū)團購還可以,大家都沒餓著自己,鄰居們對我特別好,還給我送了豬腳、洋蔥雞蛋飯等,我被投喂得很開心。我和我姐姐同住,團購、吃飯都不用我操心。
我的視頻通常比較搞笑,在疫情期間,能給大家?guī)睃c歡樂,也能更真實地展現(xiàn)基層人員的難處,讓大家都能夠互相理解,互相配合。視頻發(fā)出后,后臺有不少人私信我,想要和我一樣當志愿者,我的行為能鼓勵到更多人站出來,這點我非常開心。
居委會也很不容易,他們要負責的事情更多。居委會給我抗原盒子的阿姨,看了我第一期的視頻,一個勁兒地鼓勵說,小姑娘,我覺得你做得很好的,加油啊。他們的鼓勵實際上能讓我堅持得更久一些。有一次我好像沒有領(lǐng)到防疫物資。居委書記就很生氣,“怎么都不給小姑娘手套,人家都站在那等著呢”,我頓時覺得心里挺暖的。
艱難時刻,大家都在抱團取暖。我一個搞笑博主認真起來也能量滿滿的。現(xiàn)在上海的情況并不樂觀,但也真心想對大家說:永遠不要放棄,永遠鼓起勇氣面對,困難也會走到盡頭的。
封控兩個月,拉宏桑有些emo,便在樓組群中組織了一場廚神爭霸賽,參賽者做好菜后,由拉宏桑配送到評委家里,打分后再決出前三名,中餐西餐大家各顯神通,玩得挺開心的,當然也有和拉宏桑一樣廚藝的選手,就這樣,樓長emo情緒一掃而空。
拉宏桑因為學過一天的剪發(fā),自告奮勇當起了理發(fā)師,為小區(qū)一位鄰居理了發(fā),并換來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后來大家慕名而來。5月31日,為慶祝解封,拉宏桑所在的小區(qū)集體拍了照片,保供和團購也變少了。上海慢慢在恢復了,拉宏桑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回廣東,探望下自己的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