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仙
當前,很多學校都努力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包括家訪、家長學校、專家講座、家長會等各種方式。但我們發(fā)現(xiàn),家訪只能解決個別問題,而且常常是短期解決,并耗時耗力;家長學校大多也只是一個名號或一塊牌匾,具體操作并不理想;而對于學?;ň拶Y請來的專家指導,精心準備干貨滿滿的家長會,家長們大多是聽的時候會心動,說起來也很激動,但最后卻往往一動不動,回家還是老樣子。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事實上,專家講座再好,教師在家長會上說得再有道理,家長們也都只是停留在認識的層面,回到原來的環(huán)境中,沒有督促,沒有反饋,沒有馬上實踐,很快就會忘記,到最后還形成一個學習沒用的觀念,于是很多家長變得拒絕學習。
基于以上的分析與思考,我們學校開始嘗試打造家庭教育共學圈,幫助家長們長期學習,落地實踐,從知道到做到。家庭教育共學圈是指有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有固定的學習時間、內(nèi)容、人員,大家長期一起學習、實踐、交流和傳播的學習圈子。下面,筆者就具體談談共學圈的相關(guān)問題。
一、共學圈的建立
1. 尋找和確定圈主。
家庭教育共學圈首先要有一位圈主帶領。這位圈主可以是學校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家長,但一定是要主動學習,并學過比較系統(tǒng)專業(yè)的家庭教育課程。因為受益對象是自己的孩子或者學生,圈主的學習與付出都會動力滿滿,而且能夠長期持續(xù)。
這方面資源是比較多的。目前社會上有很多家庭教育服務的機構(gòu),這些機構(gòu)都比較專業(yè),且有大量的培訓經(jīng)驗和成功案例,任何教師和家長都可以去系統(tǒng)學習,通過后拿到家庭教育指導師證。學??梢远ㄏ蚺囵B(yǎng)有這方面興趣的教師去學習,也可以調(diào)查了解家長們參與這類學習的情況。教師或家長學習通過后,經(jīng)過自己實踐就可以教授他人,或者一邊學習、一邊教授他人,都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積累一定經(jīng)驗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學校就可以放心地將其確定為家庭教育共學圈的圈主。
2. 共學圈的成立。
學校支持確定好的家庭教育指導師作為導師在學校開設家庭教育研修班,落實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的指導。
首先,學校要確定好時間、場地和學習方案,然后發(fā)通知,在全校范圍內(nèi),每個班都招募幾名想學習的家長報名參加研修班學習。
其次,研修班成立后,要讓學員成為班級的主人,選出班干部,建立班規(guī)、班級評分制度,分小組合作學習,小組間形成競爭意識,以保持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持續(xù)的學習熱情。
最后,研修班的家長學習與學校教育相互聯(lián)動。學校的班主任與圈主配合,對研修班學員孩子的進步情況予以反饋,讓全體家長看到父母學習給孩子帶來的正向影響,讓越來越多的家長參與到學習中,直至全校家長形成一個大的共學圈。只有全體家長參與學習、改變,學校才能實現(xiàn)“不但訓飭其子弟,亦復化喻其父兄”,真正教化一方,影響一方,并真正對孩子的終身成長負責。
3. 打造共學圈的核心精神。
第一,家庭教育共學圈要成為一個學以致用的學習圈子,每一位家長都帶著現(xiàn)實中遇到的問題而來,因此,在學習之初大家都要想好自己學習的目的和要解決的問題,這樣他們才會在學習中以用導學。
第二,家庭教育共學圈是彼此關(guān)懷的溫暖圈子,大家彼此鼓勵、一起進步,互相關(guān)心、相互幫助解決問題,讓每個人都有好的學習體驗和感受,以利于持續(xù)學習。
第三,家庭教育共學圈也是有情懷、充滿使命感的圈子,大家在學習中不斷擴大自己的格局,愿意幫助更多的人,最終用這樣的狀態(tài)去影響孩子。
二、共學圈的共學方式
1. 重復學習。
指導師要有計劃地帶領大家一起重復學習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我們知道的道理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潛意識對我們的控制。只有當我們重復學習到所學的東西能夠脫口而出,形成信念,才會改變原來的行為模式,產(chǎn)生新的行為模式。
在研修班的共同學習中,要采用多種方法實現(xiàn)學習的重復,減少厭倦感。首先,要保證定期開展形成習慣,比如一周一次學習,每次學習通過回顧、分享等方式進行學習的重復。其次,要建立一個學習群,每天學習打卡,形成常規(guī)。再次,進行相應主題的閱讀、教育音頻推薦,實現(xiàn)另一種形式同樣內(nèi)容的學習重復。
2. 反復實踐。
學習是為了運用,為了改變。家庭教育共學圈中,指導師要特別重視學習的實踐運用,并且要在反復實踐中形成潛意識,建立新的教育行為方式。因此,每次學習后要組織大家回到家中完成相應的實踐,實踐的效果由家人做評價,自己寫實踐心得,反思得失,并分享。一次實踐就可消化75%的學習內(nèi)容,這會給學員極大的信心。
比如,把習慣批評指責說教的教育方式改為找進步點、鼓勵賦能的方式,剛學的當天大家?guī)缀醵寄茏龅剑诙炀陀腥嘶氐皆瓉淼恼f話方式。這時候,就要在分享中引導他們?nèi)ビX察、表揚他所覺察到的人,并鼓勵他立即改變,重新實踐正確的方式。這樣反復多次,最終變成自然而然。
3. 教授他人。
家庭教育共學圈中時刻要重視教授他人的嘗試、分享和評價。大多數(shù)人以前做父母都是憑本能,因此很多人沒有家庭教育的概念,需要學習,這也給我們教授他人提供了用武之地。因此,在研修班不斷鼓勵大家去教授他人,在幫助鄰居、朋友解決教育問題的過程中,自己的所學也就豁然貫通。
要走出教授他人這一步的難點是,很多人認為自己都做得不夠好,自己的孩子還不足夠優(yōu)秀,因此羞于去教授他人自己的所學,生怕別人嘲笑自己。有鑒于此,在學習過程中,指導師要給予學員信心,并建立獎勵機制,在小組評分的過程中,也把教授他人這一項作為評分標準,鼓勵大家在傳授中提高自己。
三、共學圈的相關(guān)問題思考
1. 如果學校比較大,太大的學習圈不利于管理。這時全校教師可以建立一個核心圈,大家都學習家庭教育指導師課程,組成一個強大的導師圈。由他們在每個班建立一個共學圈,讓他們作為導師帶領全班家長共同學習、實踐、教授他人。
2.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原因,不能保證每周一次的線下學習,此時學??梢砸龑б恍熼_辦針對這部分家長的線上研修班,并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分不同的時段,以保證所有人學習的持續(xù)。
3. 學校建立導師團隊后,要建立激勵機制,調(diào)動教師和家長指導家庭教育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相信只要學校重視用心打造一個專業(yè)引領的,好學而溫暖有使命的家庭教育共學圈,引領家長們在重復學習、反復實踐并教授他人中改變,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就能真正落地生根,讓家長們真正從知道到做到,成為合格家長。這是真正對孩子的終身成長負責,同時定會讓學校教育更輕松有效。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岑村小學)76DC8BB2-F14D-4983-BB85-CE712FA452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