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鳳
摘 要:本文主要是基于特殊兒童的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來展開的,分析特殊兒童家庭教育的內涵和特點,詳細的分析了當前我國特殊兒童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及問題,提出當前特殊兒童家庭教育主要存在著一些現(xiàn)實問題。最后,本文提出了措施和建議,結合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對特殊兒童的家庭教育的進一步優(yōu)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 特殊兒童;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策略;
特殊兒童是一類特殊的群體,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導致特殊兒童無法像正常兒童那樣正常的學習和成長,是需要社會廣泛關注的對象。正是由于這種特殊性,就要求了學校和家長要更加的關注特殊兒童的成長和教育。在特殊兒童的教育活動中,家長在參與子女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他們能夠幫助特殊兒童克服困難,樹立信心,進一步提升自己在學校的學習能力和活動能力,為孩子自身的成長和發(fā)育大有幫助。當前,我國的特殊兒童的家庭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認真的對待,采取有效的方式去糾正錯誤,使用科學的方法對特殊兒童進行早期教育,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一、特殊兒童家庭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針對特殊兒童的家庭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務是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要求和特殊兒童的教育需要,發(fā)展他們的潛能,使他們增長知識、獲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對于有特殊兒童的家庭來說,一個殘障的孩子是這個家庭的負擔,更給父母帶來了復雜的心情,包括不安、悔恨、不認同等等。
二、我國目前特殊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生活條件差、無力承擔高額費用
家庭中有一個殘障兒童,平時的教育和治療開銷是普通家庭的兩倍甚至數(shù)倍,這對于中國的大部分特殊家庭來說,都是一筆極大的開支,這是一個過程漫長的教育,在國內,真正優(yōu)秀的教育機構還是太少,缺乏相關的有效經(jīng)驗可以借鑒。很多特殊家庭的狀況復雜,單親等情況比比皆是,這類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普遍困難,更有甚者生存都是問題,教育更無從談起。比如我所在班級的特殊兒童的家庭條件就不是很好,父母都外出打工了,日常生活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本身生活就比較拮據(jù),如果要投入更多的錢到孩子的教育上,無疑是雪上加霜。
(二)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收效小
特殊兒童的家庭教育受到父母的文化水平、思想、觀念、方式方法和家庭教育投入的影響,生活環(huán)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孩子的受教育的機會和質量。在相關的調查中,很多特殊兒童是生活在農(nóng)村和山區(qū),監(jiān)護人外出打工,撫養(yǎng)的重擔是由爺爺奶奶承擔,他們很多沒有教育經(jīng)歷,不懂得如何針對孩子的病情展開教育,致使很多孩子從這里就決定了他不可能有機會很好的融入社會,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
(三)情感缺失、人格發(fā)展受限
很多特殊孩子的童年并沒有得到父母家人和周邊人的認可和關注,長期得不到關愛和關注,身體、心理等方面有障礙的孩子沒辦法像同齡的健康孩子一樣交流和溝通,進一步加深了孤僻和痛苦。
(四)獲得的社會支持少
社會關注度低,很多人無意識到對特殊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人不關注這類群體的發(fā)展和成長,無論是在資金的投入上還是在教育模式的探索上都忽略了這一個群體。學校沒有針對特殊兒童的特殊情況開設針對性的課程,也沒有對這類群體給予特殊的關注,只能讓一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去給予關注。如果一旦教師缺乏足夠的耐心或者是欠缺有效的支持措施,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也是很不利的。
三、特殊兒童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建議與策略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
時下,社會只是呼吁人們對特殊家庭有更多的關注,而現(xiàn)實表明呼吁的力度遠不足以達到特殊家庭的需求程度。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排斥特殊孩子,以致其長大后沒有公平工作機會,難以生存。同時也增加社會承擔特殊教育和殘疾費用的負擔。因此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把幫助特殊家庭作為每一個社會公民的責任義務去執(zhí)行。
(二)發(fā)揮政府職能,加強社會關注
社會應加強各個方面關注特殊家庭的力度。大力宣傳一些屬于特殊孩子的節(jié)日,如每年4月2日的世界自閉癥日。組織大型的現(xiàn)場宣傳活動,耐心詳細的向路人宣傳特殊家庭的困難及特殊孩子的需要,讓更多的人真正的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并且去關注和關愛特殊孩子。
(三)要采用合適的教育方式
家長在與特殊兒童學校的老師溝通的時候,需要將孩子具體的信息、思維方式、缺陷等方面的內容盡可能的與老師溝通,在對孩子的觀察中確定和不斷修改針對孩子的教育內容,選擇較為適合的方法與思想對孩子進行輔導,使孩子能夠盡快的與社會相融合。家長在對孩子的某些方面產(chǎn)生不同時,應更早的認識到這類問題,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盡快接受,在孩子早期,盡早的接觸專業(yè)老師,盡早的接受專業(yè)的藥物、教育上的治療和幫助,對于老師的安排給予足夠的信任和支持,以提早進行學習與補救,配合特殊教育方法讓孩子能夠更加快速的融入家庭生活和簡單的社會生活,年齡越小成果越是顯著。
(四)父母要在家庭教育中調整自身心態(tài)
“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我們?yōu)殡y自己孩子就會好起來么?”為了孩子必須要振作,不論家長多么自責,都是無用功,更是對孩子的不負責。只有坦然面對這一切的遭遇,才能夠盡早的面對生活和未來。家長必須調整好心態(tài),將孩子的未來當成希望;積極地與學校等教育機構配合,讓孩子接受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
(五)廣泛宣傳,為特殊兒童家庭營造良好的氛圍
家庭教育的成功離不開周邊環(huán)境的認可,使用現(xiàn)代先進的數(shù)字媒體等方式,向全社會宣傳正確的意識和向上的心態(tài),廣泛的將相關的知識傳播,近年來也有相關的活動逐步展開。此問題必須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才有可能將一個家庭的問題更好的分擔,來自社會的關懷能夠給予他們成長道理上一份溫暖,這微不足道的一句關懷可能將是其人生的一束火光,溫暖他們敏感脆弱的內心。
四、小結
在今后的社會發(fā)展中,這類群體的發(fā)展將很大程度上決定社會后進部分的先進程度,特殊群體還會擴大,更是涉及農(nóng)村、城市相融合的問題,政府的關注更有可能是他們的未來。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未來的孩子。愿他們一樣可以與我們一同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蔡卓倪.國外關于教師期望與特殊兒童發(fā)展的研究綜述[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1):117-121
[2] 馬洋子.社會工作介入特殊兒童家庭服務的實務探索[D].鄭州大學.2013
[3] 秦雪梅.適應性課程下的特殊兒童家庭教育[J].文教資料.2011(8):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