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宣,崔洪恩
曹縣人民醫(yī)院,山東菏澤 274400
甲亢主要是由于甲狀腺合成并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導致機體出現(xiàn)代謝亢進的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1]?;颊咭砸暳p退、眼瞼水腫、突眼、體質量降低、排便次數(shù)增加、進食量增加、出汗、心悸、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強等癥狀為臨床主要表現(xiàn), 會對患者多個器官功能造成嚴重影響。 臨床應早期對甲亢進行診斷和治療。臨床以往多通過甲狀腺功能檢查診斷甲亢,但診斷準確性并非100%,往往需要輔助其他檢查手段進行綜合性判斷[2]。 由于正常人體尿液pH 值約為6.5,但若發(fā)生通風、甲亢、代謝性疾病等,往往會出現(xiàn)酸性尿,且尿液密度也會發(fā)生對應的改變。 因此,尿常規(guī)檢驗也能作為甲亢除體格檢查外的另一種重要輔助檢測方法[3-4]。 對此,該文選擇 2019 年 4 月—2021年3 月該院診治的60 例甲亢患者和60 名健康體檢者展開研究,均實施尿液檢查,比較結果差異,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診治的60 例甲亢患者納入甲亢組,同期選擇60 名健康體檢者納入健康組。受檢者均對研究持自愿參加態(tài)度,對研究知情,簽訂相關書面同意材料,該研究經(jīng)過倫理會批準。 納入標準:無伴發(fā)心腦血管疾病、溝通障礙或嚴重精神異常等問題者。甲亢組中男 35 例, 女 25 例; 年齡 38~60 歲, 平均(50.26±2.37)歲。 健康組中男 34 名,女 26 名;年齡39~61 歲,平均(50.32±2.41)歲。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接受尿常規(guī)檢測, 采集研究對象清晨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對研究對象實施甲狀腺功能檢測, 對所收集入組研究對象的中斷尿液使用一次性尿杯收集,使用安泰克公司推出的CLintek100 型尿液分析儀檢測研究對象尿液水平, 同時使用配套的試劑,嚴格根據(jù)相關檢驗規(guī)范完成檢查操作,若采集尿液時間在6:00-8:00 之間,則保證在上午10:30 之前檢驗完畢尿液標本。
對比組間尿密度、pH 值及尿常規(guī)檢測結果。 比較兩組尿蛋白情況、尿酮體、尿膽紅素、尿糖等情況。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甲亢組患者pH 值較健康組明顯更低, 而尿密度值較健康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pH 值及尿密度值對比()
表1 兩組pH 值及尿密度值對比()
組別pH 值 尿密度(g/cm)甲亢組(n=60)健康組(n=60)t 值P 值5.92±0.75 6.55±0.80 4.450<0.001 1.03±0.02 1.01±0.03 4.296<0.001
甲亢組尿常規(guī)檢驗指標中尿蛋白陽性率、 尿酮體陽性率、尿膽紅素陽性率、尿糖陽性率均較健康組明顯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尿常規(guī)檢驗指標結果比較[n(%)]
甲亢是臨床多發(fā)病、常見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高代謝癥群。流行病學顯示,甲亢在普通人群中的整體患病率約為1.3%,通常來講吸煙者及女性甲亢患病率相對更高[5]。根據(jù)病變部位可將甲亢分為繼發(fā)性甲亢和原發(fā)性甲亢,根據(jù)程度又能分為臨床甲亢、亞臨床甲亢。 甲亢疾病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甲狀腺功能過于活躍,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量增加。 現(xiàn)階段,引起甲亢的病因相對較多,發(fā)病機制也存在較大差異,甲狀腺腫瘤、甲狀腺結節(jié)、Graves 病等,以及攝入大量含碘藥物或食物等,均可能引起甲亢[6]。 一般情況下而言, 人體自身產生和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能滿足機體需求,但當甲狀腺本身甲狀腺激素產生過量時,則會出現(xiàn)甲亢。
甲亢是由于甲狀腺腺體產生激素過多引起的甲狀腺毒癥,導致機體代謝活動加快,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加,并出現(xiàn)代謝亢進的綜合征。甲亢可能累及多個臟器系統(tǒng),其中以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最為常見,還可累及腎臟與肝臟[7-8]。近些年來,隨著臨床對甲亢合并肝損害的廣泛重視,其相關報道也相對較多, 但有關甲亢和尿常規(guī)檢查相關的報告卻相對較少。 健康人體尿液往往呈現(xiàn)弱酸性,pH 值為 6.5, 尿液中的 pH 值隨細胞外液 pH 的變化而改變,當尿液為酸性時,提示被檢測者可能患有代謝性酸中毒、尿路結核等疾病[9-10]。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機體新陳代謝水平明顯增加, 導致代謝產物增加,從而引起細胞外液pH 值明顯下降,使尿液中pH 值偏低。 該次研究結果證實, 甲亢組患者pH 值(5.92±0.75)明顯低于健康組(P<0.05),提示甲亢患者尿液呈現(xiàn)酸性,對原因展開分析可知,甲亢患者體內有一定蛋白質分解亢進情況, 肌酸等酸性代謝物質相對較多,且患者的代謝會增加ATP 消耗水平,增加尿酸含量,整體而言,會導致患者尿液酸性程度相對更大。 尿密度值正常區(qū)間范圍在1.015~1.025 之間,而甲亢組患者尿密度值(1.03±0.02)g/cm高于健康組(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11-12],說明甲亢患者尿密度相對更高, 尿蛋白與尿液密度存在密切關聯(lián)。
該組研究結果顯示, 甲亢組尿常規(guī)檢驗指標中尿酮體陽性率為21.67%、 尿膽紅素陽性率為10.00%、尿糖陽性率為11.67 %,均較健康組明顯更高(P<0.05)。 與孫海明等[13]的研究結果相似,其研究顯示甲狀腺功能亢進者尿糖陽性率(10.00%)、尿酮體陽性率(17.50%)、尿膽紅素陽性率(12.50%)、尿蛋白陽性率 (15.00%) 均高于正常體檢人群 (P<0.05)。 健康群體通常情況下尿糖表現(xiàn)為陰性,若精神過度緊張、攝入糖分過多等,則可能造成高血糖,甲亢患者尿糖陽性的原因在于甲狀腺激素過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腸吸收葡萄糖及半乳糖的效率,增強糖原分解能力,導致出現(xiàn)血糖升高情況[14]。在尿酮體方面, 甲亢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增加了脂肪的消耗量,并促進脂肪的分解,體質量過快減輕,導致患者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情況, 生成酮體的概率相對較高,使得尿酮體水平明顯增高。同時由于甲亢患者還存在肝臟損害情況, 會導致機體尿膽紅素水平升高。同時甲亢患者往往有肝臟損害的情況,會導致尿膽紅素升高[15]。 在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甲亢組尿常規(guī)檢驗指標尿蛋白陽性率23.33%,較健康組明顯更高(P<0.05),分析原因可知,甲亢患者存在體內代謝增加情況,排出物相對更多,使腎臟的負擔相對更大,腎小球濾過率增加, 同時甲亢患者本身即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腎功能障礙[16]。 因此,積極在早期為甲亢患者實施尿常規(guī)檢測, 能及時了解患者是否有腎功能損害情況。此外,在實際檢驗過程中,對于尿密度較低,而檢驗結果中尿蛋白呈弱陽性者,需謹慎得出患者腎臟輕微損傷的診斷結論,主要是該現(xiàn)象更可能是由蛋白質發(fā)生稀釋導致[17-18]。
對甲亢實施尿常規(guī)檢測,如檢測尿蛋白、尿酮體、尿膽紅素、尿糖等,能輔助甲亢確診,評估甲亢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了解是否存在甲亢合并癥等,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測定尿pH 值能較好的評估甲亢患者病情嚴重程度, 了解患者有無機體代謝性酸中毒情況, 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及合理補液。對尿酮體和尿糖進行檢驗,能明確患者脂肪代謝及糖代謝情況,指導臨床合理營養(yǎng)[19-20]。 對尿膽紅素進行測定, 能及更好地了解甲亢患者是否發(fā)生合并肝損害情況,有利于指導臨床治療,避免使用他巴唑等肝毒性藥物。 對尿蛋白進行測定, 并與尿密度值進行參考綜合性分析,能監(jiān)測患者有無甲亢相關腎功能損害情況,有較高的敏感度,能較早發(fā)現(xiàn)腎功能損害情況。對于尿蛋白陽性者,臨床用藥治療過程中需要嚴格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 避免患者病情加重[21-22]。
綜上所述, 尿常規(guī)檢測具有取材方便、 檢驗快捷、開展普及等優(yōu)點,對甲亢患者實施該項檢查有著較高的輔助診斷價值,對于甲亢患者病情評估、指導治療等均具有一定意義,值得廣泛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