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波 喬夢甜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基于BIM的建筑全壽命周期EPC項目運作模式,以全新的視角研究EPC項目的整個實施過程,建立了一個非靜態(tài)的、綜合的系統模型,分析了EPC項目在BIM技術協同下的建筑各個階段的任務構成,全方面的探討了EPC項目的動態(tài)管控,并在此基礎上從全壽命周期的角度分析BIM技術在EPC項目中所承擔的協同作用,為后續(xù)工程項目信息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BIM技術;EPC項目;協同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10.054
引言:
隨著工程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建筑行業(yè)也即將走進信息化時代,“十四五規(guī)劃”就明確指出我國建筑企業(yè)信息化發(fā)展應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信息網絡的協同工作等新技術、新標準在工程中的應用,推動信息化標準建設,為企業(yè)EPC的進程提供強大的信息資源庫,并加強對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技能型BIM技術人才培養(yǎng)。而高等職業(yè)教育學校就是培養(yǎng)技術性技能人才的搖籃、是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重大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學校與建筑企業(yè)的合作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技能,培養(yǎng)既精通理論又精于實踐的高技能人才。為了推進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和BIM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與浙江利恩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fā)嘉興富民路商業(yè)項目,重點研究BIM技術在EPC項目中的協同作用[1]。
1、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BIM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近年來建筑行業(yè)領域的新興技術,是國內外工程項目研究和實踐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焦點,被稱為建筑業(yè)的信息化革命。
1.1國外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
BIM技術在美國工程中的應用已非常廣泛,成為了工程設計方和工程施工方取得項目建設的基本要求,占工程總量的80%以上,這與美國總務署(GSA)在2003年推出的全3D-4D-BIM計劃有關,該計劃規(guī)定自2007年起所有大型項目都要應用BIM技術,可見美國在BIM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BIM技術目前在全球推廣力度最大、增長速度最快、標準體系最全面的國家是英國,其應用率已從2011年的13%提高至2020年的72%;丹麥、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普遍于2010年前出臺官方BIM標準或指南,成為全球最早使用BIM模型的地區(qū)之一,基本實現了項目規(guī)劃、工程設計、裝配式制造、工程施工、運維管理等過程中的信息共享和傳遞。
BIM技術在近幾年的研究與應用已呈現出更為明顯的增長趨勢,2017年Dodge Data & Analytics公司發(fā)布的《基礎設施BIM應用的商業(yè)價值》報告顯示,BIM技術在項目中應用的比例已從2015年的20%快速提升到2017年的52%。同年由美國聯合市場研究(Allied Market Research)發(fā)布的《全球BIM市場》報告中指出,全球BIM市場收益復合年增長率(CAGR)在2016年至2022年間將達到21.6%,并將在2022年達到117億美元,由此可見BIM技術在建筑領域各行業(yè)中的應用越來越深。雖然目前從分析數據來看市場份額的主要地區(qū)是在北美,但根據全球大數據統計,由于城市建設急速發(fā)展產生更多的建筑工程項目,以及這些國家的大力推廣,在2021年亞太地區(qū)將成為市場的主導地區(qū)。
1.2國內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
在2011年我國住建部首次在信息化標準建設中發(fā)布了相應的BIM應用政策,明確了建筑工程行業(yè)要全面啟動BIM技術,并在“十三五”期間推出的《2016~2020年建筑業(yè)信息化發(fā)展綱要》中也確定要將BIM技術重點推廣,到2020年在有綠色評級要求和國有投資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中型建筑中,基于BIM技術實施的項目比例要占到90%,建筑業(yè)已步入信息化時代。自2016年以來,各省也相繼推出了BIM應用指南與標準,到2020年底,已建立完善的 BIM 技術政策法規(guī)和標準體系,使BIM應用得到了政策性的普及推廣。
隨著基于BIM技術越來越多的研究與應用案例,根據近十年的BIM相關文獻統計,在BIM領域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項目管理、技術應用、信息化集成等方面。BIM技術開始應用較多的內容比如可視化、錯漏碰缺、4D施工模擬,5D場布應用等,將傳統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關注的集成管理、項目管理、精細化管理轉化到了BIM技術的協同管理,將信息化集成側重于與物聯網、云計算與RFID等信息技術結合BIM的功能集成與應用[2]。
在工程管理方面,BIM技術可以對EPC項目管理模式、項目全壽命過程管理等方面起到提升作用,利用其信息集成化改變EPC承包方的傳統管理模式,解決EPC工程項目過程中的信息傳遞、設計采購施工一體化障礙等問題,實現集約化管理,使項目各參與方能有效快速的溝通,更好地共享工程信息。在市政工程方面,EPC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勘察設計信息實效、施工環(huán)境改變、地下管線標注不清、地形地貌勘察不準等問題,加之工期一般較長,設計方與施工方異地辦公,難以有效快速準確的傳遞變更信息,造成解決問題周期長、處理問題效率低的情況,而BIM憑借其精細化建造與信息化管理,能夠很好的幫助開展EPC市政工程,可以較好地實現協同辦公,提高項目的綜合效益[3-4]。
在此背景下,我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頒布的“項目質量和安全改進行動計劃”中就有明確規(guī)定,必須整合建筑多方資源,以加快BIM與工程建設行業(yè)的結合應用,提高工程建設質量信息化水平,提高智能管控項目的建設質量。在國家多項建筑信息化政策的推動下,大中型建筑企業(yè)已逐漸意識到在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中使用BIM技術的重要性并一直致力于為員工開展BIM技術學習和培訓,并建立了自己的BIM技術精英團隊,以下兩圖分別顯示了企業(yè)開展BIM應用情況和應用BIM技術的項目情況。
通過企業(yè)對BIM的應用情況和BIM 技術在項目中的應用情況可知,BIM技術可以收集整個項目的信息為一體,來支持項目管理者對項目方案篩選、人員結構、各方協作和整體把控進行管理,使項目管理更加高效率、高質量、標準更加規(guī)范。主要應用于可視化建筑模型、模擬化施工、出圖性完整、參數式設計等,可以整理項目全壽命周期所有階段的信息包括前期準備、設計、生產、運輸、安裝、運營維護和拆解回收等,使得項目之間的信息更能公開、透明,各方人員的合作更加協調?;贐IM本身強大的功能和國內外對于BIM技術的普遍應用,BIM技術的發(fā)展前景將更加廣闊[5]。
2、研究開發(fā)的主要內容
本項目研究依托嘉興富民路商業(yè)項目(2018南-013號地塊),研究的主要內容如下:
(1)研究BIM技術的相關基礎理論,掌握BIM技術的核心內容、發(fā)展趨勢和現狀。并在對BIM軟件的分析和應用的基礎上,探索BIM的技術特點和優(yōu)勢。
(2)以大量參考文獻和案例作為研究基礎,對BIM技術在EPC項目模式中的協同作用進行探索,從宏觀角度闡述BIM技術在實際項目中與傳統設計方法的對比,總結如何解決問題。
(3)以嘉興富民路商業(yè)項目案例為研究對象,使用Revit系列產品軟件創(chuàng)建BIM實體模型。首先闡明基于Revit 軟件的協同管理的協同工作方法,并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在具體案例的實踐中對EPC項目的各個階段應用進行嘗試和驗證。
3、項目研究的主要思路
本項目研究的主要脈絡是理清BIM技術在EPC項目中具體實施過程,通過相關文獻閱讀和其他案例工程經驗的總結,研究的具體過程如下:
3.1 BIM技術在EPC各階段的協同工作內容和功能
首先是在設計階段通過確定的BIM模型策劃和分析進行完整的建模工作,并對模型進行碰撞檢測、各專業(yè)模型調整等優(yōu)化過程,生成IFC模型后上傳至BIM服務器,對于招標文件和施工階段出現的設計變更只需修改相應部分的BIM模型,然后與原模型進行整合處理后即可完整展示工程詳細信息;其次是在采購與施工階段利用BIM平臺的集成信息實現設計方、施工方、監(jiān)理方、建設方等各方面的信息共建共享,各方可獨立將信息錄入BIM模型,并通過文檔數據庫和關系數據庫進行儲存,實現信息的全面覆蓋;最后是在試運營階段通過BIM模型進行數字化工程交付,通過對檔數據庫和關系數據庫中信息的歸納與整理,形成數據索引更新至BIM模型之中,完成竣工模型,為后期的運行維護建立數字化空間模型。
3.2 BIM技術在EPC項目中的協同管理
BIM技術平臺中包含了建筑設計、結構設計以及機電設備設計等方面的幾何信息,還涵蓋了工程資源、工程造價、施工工序、設備性能等非幾何信息,覆蓋了建設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是數字化、可視化技術與項目管理、建設、運維相結合的數字化平臺。在項目的不同階段,不同利益相關方可通過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職責的協同作業(yè)。它主要有以下應用價值:首先可以進行集中和可視化的溝通,提升管理效率;其次可以更早的進行方案比較、可持續(xù)分析、高效設計,并進行輔助設計分析和展示;再次可準確測算工程量和施工現場過程優(yōu)化與控制;最后可集成竣工資料,實現數字化運營等功能。
由此可見BIM技術在EPC項目中具有很強的協同管理作用,根據BIM技術在EPC項目中各個階段的執(zhí)行過程,構建了實施流程,如圖3所示。
3.3項目研究關鍵技術
本項目采用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通過PDCA循環(huán)的過程管理,并結合EPC項目特點和BIM技術優(yōu)點,將事后檢驗把關為主的質量管理模式轉變?yōu)轭A防為主、改進為主質量的管理模式,將過去分散籠統的管理模式轉變?yōu)槿嫦到y的綜合治理模式,將過去以管結果為導向轉變?yōu)橐怨芤蛩貫閷虻墓芾砟J?,從而形成了基于BIM的EPC項目信息集成,用于分析實際工程案例。關鍵技術路線如圖4所示。
結語:
BIM技術在建設項目中的應用前景將會越來越廣泛并將更加專業(yè)化,從項目決策、方案規(guī)劃、投資控制,工程管理、施工控制、運營維護等方面提升項目建設質量,對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中所有工程參與方提供數據往來、信息共享,實現了工程數據的互聯互通,為智能制造和建筑工業(yè)化的協同發(fā)展提供了技術平臺,展現了智慧建造的廣闊前景,為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孫金暉,孫興昌.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6):61-65.
[2]崔慶宏,王廣斌等.2008-2017年國內BIM技術研究熱點與演進趨勢[J].科技管理研究,2019(04):197-205.
[3]鄭小云.BIM技術在設計優(yōu)化及智慧工地建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8.
[4]王鐵鋼.EPC總承包模式實施效果評價與對策[J].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8(02):169-174.
[5]徐嬌.基于BIM的施工企業(yè)EPC項目效益評價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李松波(1986.10—),男,漢族,黑龍江大興安嶺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工程造價。
基金項目:
本文系浙江省2021年度高等學校國內訪問工程師“校企合作項目”“基于BIM技術的EPC項目協同過程研究”(FG2021289)、2019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信息化教學下《安裝工程預算》在 BIM 平臺中的應用”(jg2019095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