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白雪明
[摘要] 目的 探討針對罹患心肌梗死的患者運用多普勒組織成像技術和二維超聲技術診斷價值。 方法 選取2020年1—5月遵從《國際心臟病學會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命名和診斷標準》內容確診的心肌梗死患者22例,將上述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觀察組患者實施多普勒組織成像檢查,對照組患者實施二維超聲檢查,再選取健康檢查報告進行對比,比較兩種方式的檢查效果和檢查意義。 結果 多普勒成像速度圖對心肌梗死患者壁室運動異常的階段總檢出率與二維超聲相比較明顯較高,并且檢測出的梗死性和缺血心肌的準確性和敏感度均高于二維超聲,特異度低于二維超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多普勒組織成像檢查對于冠心病中心肌梗死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其效果顯著優(yōu)于二維超聲,在臨床應用上值得廣泛關注和推薦。
[關鍵詞] 多普勒組織成像;二維超聲診斷;心肌梗死 ;準確性;敏感度
[中圖分類號] R540.4?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2)13-013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Doppler tissue imaging and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in diagnosing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May 2020,a total of 22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agnos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omenclature and Diagnostic Standards" were selected. The abov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cluding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Doppler tissue imaging examinatio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Then the health examination report was selected for comparison.The examination effect and examination significance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the phas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Doppler imaging velocity in abnormal wall motion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and the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detected infarct and ischemic myocardium were higher,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lower,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Doppler tissue imag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iagnos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ts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It is worthy of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recommenda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 Doppler tissue imaging;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diagnos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ccuracy; Sensitivity
心肌梗死為心血管內科多發(fā)性病癥,由冠狀動脈誘導的急性阻塞所致,心肌因血供缺乏,進而引發(fā)壞死樣改變,可增加心臟功能受損風險,進而引發(fā)危急重癥,在2002年開端,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總體明顯上升,農村地區(qū)顯著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見的病因,導致心臟自身供血渠道受到阻塞,使失去心肌的耗氧量增加,進而使心肌壞死發(fā)生率增加,除此之外,生活中常見的誘因有很多,例如劇烈運動、過度疲勞、暴飲暴食、情緒波動、天氣變化等因素,都會誘發(fā)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患者癥狀有很多,在發(fā)病前數日,患者可能會感到乏力、胸悶、氣短,心前區(qū)疼痛也是患者的早期癥狀,一般多見于清晨,在患者休息和活動時都有發(fā)生的可能性,患者多數會感覺到壓迫感、擠壓感、沉重感,并且患者疼痛時間較長,每次發(fā)病時間多超過30 min以上,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該病需要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才可以幫助患者尋找有效的治療方式,使患者早日恢復身體健康[1-2]。目前為止,臨床上常用二維超聲模式對患者進行治療,二維超聲檢測技術在室壁運動檢測中存在相應局限性,其檢測結果存在主觀性,大部分進可使用半定量檢測,在心肌梗死檢測中超聲技術存在局限[3-4]?,F今多普勒成像技術屬于新型技術,其主要模式為加速度圖、速度圖、能量圖等,就量化、實時、量化的心肌運動信息予以提供,幫助患者對室壁心肌的整體和局部的運動研究功能提供一種新型、無創(chuàng)的定量分析手段,為患者的心肌梗死檢測出良好的效果[5-6]。故對于罹患心肌梗死的22例患者予以抽取,按觀察組和對照組予以劃分,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二維超聲技術進行檢查,觀察組患者采取多普勒技術進行檢查,對比兩組患者的檢查效果和檢查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5月于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yī)院確診的心肌梗死患者22例,將上述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3例患者采取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結果顯示左冠狀動脈1例,右冠狀動脈2例。對照組患者11例,心前壁梗死患者6例,下后壁梗死患者5例,年齡15~65歲,平均(40.00±25.00)歲,實施多普勒組織成像檢查;觀察組患者11例,心前臂梗死患者6例,下后壁梗死患者5例,年齡16~66歲,平均(41.00±25.00)歲,實施二維超聲檢查,再選取健康人檢查報告進行對比,比較兩種方式的檢查效果和檢查意義。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均與國際心臟病學會等制定的診斷標準符合,并將惡性腫瘤排除,同時排除腦血管病,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患者,本次研究經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超聲設備(飛利浦EPIC 7C)超聲儀進行檢查,配備型號為ECHOLPAC計算機超聲圖文工作站,機器內配置QTVI分析軟件,該項儀器探頭頻率1.6~2.6 MHz,并且該項儀器具備二次諧波功能,并具有4 mm取樣容積。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對本次接受檢查患者首先實施超聲診斷,對患者進行不同切面診斷,主要包含心尖四腔圖(ap4cv)指標、心尖二腔圖(ap2cv)指標、心尖左室長軸觀(alax)指標,胸骨旁左室長軸觀(pslax)指標,胸骨旁左室短軸觀(pssax)腱索水平(CT)指標和乳頭肌水平(PM)指標。依據美國超聲心動圖協(xié)會制定的左室壁16節(jié)分段法進行細致診斷,對整體室壁階段心肌運動實施觀察,對運動異常階段進行詳細記錄。應用alax對舒張末期1前間隔指標進行測量,同時,對后壁基底指標、中間階段的室間隔指標、側壁心尖段的厚度指標進行檢測[7-8]。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在檢查不同切面時,分貝使用2D彩色多普勒速度圖,獲取2~3個心動周期動態(tài)影像進行觀察,將其傳送至工作站進行處理,需使用QTVI對影像圖進行分析,對患者2D速度圖予以凍結,顯示舒張末期實際狀況。在不同室壁階段內膜下心肌組織分別固定多普勒采樣框,對心肌運動頻譜曲線獲取,ALAX上使用相同措施獲得不同階段外膜區(qū)域下的心肌運動頻譜曲線獲取,在同一切面上實施超神診斷,并對兩側室壁中相應的內膜下心肌運動頻譜曲線進行設定[9-10]。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評估指標:對于多普勒速度圖運動頻譜曲線來講,在每個心動周期,經觀測,均有S波、A波、E波存在,S波表示收縮期室壁運動,對于A波來講,為舒張晚期階段的室壁,在心房收縮射血的情況下,對外向運動產生影響,E波為舒張早期階段的室壁運動。在出現朝向探頭運動的情況時,波峰表現為朝上方的情況,在與探頭運動背離時,呈波峰朝下顯示,振幅的大小以速度的高低表示。依據下列指標可對室壁階段頻譜曲線進行計算:①收縮期峰值運動速度為2~3個S波峰值平均值[11-12];②舒張早期峰值運動速度為2~3個E波峰值平均值;③收縮期跨壁速度梯度為同階段內膜下SM減外膜下SM差值與室壁節(jié)段厚度的比值;④舒張早期跨壁速度梯度為同階段內膜下區(qū)域下的SM減外膜SM差值與室壁節(jié)段厚度的比值。
對速度值進行分析:①針對階段性室壁運動所呈現出的異常指標展開評估,超聲檢測結果顯示室壁節(jié)段心肌運動明顯消失、減弱或室壁腫瘤。對多普勒速度圖進行分析,表明室壁階段內膜下區(qū)域心肌長、短軸運動上的相關SM和EM指標,在室壁階段中,MVGS、MVGE等指標相關檢測值中具有的健康指標正常底線至少1種[13-14]。②多普勒速度圖和二維超聲圖進行相關比較,心肌梗死患者各室壁運動的異常階段檢出率;③參照CGA診斷和心肌冠狀動脈供血16節(jié)段分區(qū),運用多普勒速度圖技術和二維超聲技術對梗死和缺血心肌準確性、特異度和敏感度進行計算,并進行詳細記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計算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多普勒速度圖對心肌梗死患者室壁運動異常階段總檢出率高于二維超聲階段,多普勒速度圖主要對患者運動異常節(jié)段檢出情況進行分析,將行心尖段室壁外相比于二維超聲結果較大,在梗死室壁上,多普勒、二維超聲異常節(jié)段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大部分非梗死相關室壁,多普勒速度圖相比于二維超聲有更高的檢出率。結合CAG診斷獲取的結果,針對心肌梗死患者予以檢測,其存在缺血和梗死心肌節(jié)段,正常心肌節(jié)段。多普勒、二維超聲速度圖檢測缺血和梗死心肌節(jié)段,兩種檢查方式均檢測正常心肌節(jié)段。據研究結果可知,應用多普勒速度圖進行檢測所獲取的準確性,敏感度與二維超聲居更高水平,多普勒速度圖檢測的特異度低于二維超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3 討論
有關數據資料指出,對于室壁心肌來講,有節(jié)律同步情況,與舒縮運動和心肌室構造存在密切關系。相關功能結構,兩種肌束可對心室肌構成,分別包括內組、外組螺旋形肌束,均自心底至心尖部位以斜行且互相垂直[15-16]。第二種處于內組和外組間形成深組環(huán)形肌束,螺旋形肌束出現收縮,可造成心臟室腔隨長徑表現為縮短的情況,需依照心尖做順時針運動旋轉,即心臟繞長軸作為順時針運動,深組環(huán)形肌束收縮呈減小顯示[17-18]。依照相關結果顯示,相同室壁不同肌層運動間存在明顯差異,室壁間隔肌層見存在運動梯度,其心內膜下方心肌運動速度高于下方運動速度,但在罹患心肌梗死后,部分有局部心肌缺血壞死問題、纖維化情況,使患者發(fā)生病理性病變,隨之發(fā)生節(jié)段性異常運動,缺血性心肌梗死舒張收縮運動將跨壁速度梯度減緩。
本研究顯示,充分測量心肌運動速度,采用多普勒速度圖檢查,對室壁運動異常階段進行檢查時,總檢出率相較二維超聲居更高水平,心尖段室壁刨除在外,除此之外,多普勒速度圖的異常階段數平均值相比于二維超聲檢出率較高,對于梗死室壁來講,多普勒與二維超聲速度圖異常階段檢查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針對多數非梗死室壁而言,多普勒速度圖檢出情況相比于二維超聲較高,根據本次研究可知,多普勒速度圖不僅可以敏感的反映并明確心肌梗死異常的室壁運動,還可以全面顯示其他缺血的患者的心肌情況以及非梗死室壁異常情況,此種方法與二維超聲比較,針對局部室壁的異常目測判斷具有顯著的效果[19-20]。本研究結果顯示,多普勒速度圖對心尖運動頻譜特征無明顯差異,此結果與有關研究人員研究結果顯示。將多普勒速度圖所呈現出的反應室壁心尖段運動信息所呈現出的準確性進行觀測,呈降低顯示,其速度圖異常檢測階段檢出率相較二維超聲呈更小顯示。其負面影響排除可知,多普勒速度圖針對梗死相關室壁基底段、中間段的病變組織檢出率比常規(guī)二維超聲要高。
本研究顯示,運用多普勒速度圖和二維超聲圖可對CAG分別檢測證實的心肌缺血和壞死的個數,由此可知,多普勒速度圖診斷的敏感度和準確度比二維超聲高,其差異和特異度顯著。研究結果顯示,多普勒速度圖可良好的監(jiān)測運動異常室壁階段,且敏感度比二維超聲較高。與他人相關研究得出,負荷超聲心動圖可更好的診斷冠心病,并得出多普勒速度圖對于心肌梗死的診斷結果優(yōu)于常規(guī)二維超聲的結論。心肌梗死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冠狀動脈心肌缺血缺氧而誘導的心肌壞死事件,患者患得此病后,可誘導持久、劇烈的胸骨后疼痛事件,患者在取硝酸酯類藥物服用,和在短暫休息無法達緩解作用,且此病還伴發(fā)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另外,心電圖也有程度不等的變化,并且此類患者也會有心律失常伴發(fā),進而引發(fā)休克、心力衰竭等癥狀,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所以,該病的檢查方式多于后續(xù)的治療極為重要。常規(guī)的心梗檢查為心肌梗死三項檢查,包括肌紅蛋白、肌酸激酶、肌鈣蛋白。通過檢查肌鈣蛋白的濃度,可以判定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對于罹患心肌梗死患者的特征而言,以心電圖改變?yōu)樘卣?,經對心肌壞死標記物進行測定,呈升高顯示,典型的心肌梗死可以通過心電圖和臨床癥狀確診,但特殊的心肌梗死,則需要心肌酶學或心肌壞死標示物來進行檢測,超聲檢查也是重要的檢測方法之一。與傳統(tǒng)的二維超聲模式相比,采用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可獲得二維超聲結構圖像,又可以有效提供患者的血液動力學信息,及時了解患者的心臟結構、動脈硬化程度和血管管腔的狹窄程度和血流速度等,還可以用于其他腎臟的檢查,對于身體病灶部位具有一定的診斷意義,可以對于一些腫瘤的良性惡性鑒別提供一些參考依據。所以,對于心肌梗死的患者來說,彩色多普勒檢查還可以有效觀察患者的心臟室壁活動率、心臟結構、心臟射血分數、心瓣膜狀況、心前區(qū)疼痛、及時心電圖和血液取樣檢查心肌壞死指標,還可以對患者進行心肌梗死的篩查,如果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患者施行冠狀動脈造影,對患者進行進一步治療。
綜上所述,多普勒組織成像檢查對于冠心病中心肌梗死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其效果顯著優(yōu)于二維超聲,在臨床應用上值得廣泛關注和推薦。
[參考文獻]
[1]? ?劉國江,唐亮宇,江澤良.多普勒組織成像速度圖對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探討[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20,17(26):18-22.
[2]? ?褚嬡嬡. 超聲心動圖新技術結合血漿cfDNA評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房室重構及預后的臨床研究[D]. 蘭州:蘭州大學,2020.
[3]?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9年第27卷主題詞索引[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20,28(1):55-80.
[4]?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9年第30卷主題索引[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9,30(12):913-936.
[5]? ?高潤霖,張澍,王增武,等.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國心血管病學的發(fā)展[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9,34(9):833-843.
[6]? ?劉欣娉. 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在評估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中的價值研究[D].合肥:安徽醫(yī)科大學,2019.
[7]? ?Thomas RP,Sharon L,Mulvagh MD,et al.超聲增強劑在超聲心動圖中的臨床應用:2018美國超聲心動圖指南更新[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9(7):553-580.
[8]? ?李英濤. 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臨床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9.
[9]? ?孫娟娟.三維斑點追蹤成像評價血壓控制程度對高血壓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的影響[D]. 青島:青島大學,2019.
[10]? 王琮.自制靶向超聲造影劑診斷頸動脈易損斑塊的實驗研究[D].合肥:安徽理工大學,2019.
[11]? 張彩云.實時三維超聲聯合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成年男性高血壓前期患者左心房結構與功能的變化[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9.
[12]? 楊恒. E/Em聯合Tei指數評價急性心梗患者PCI術后左室功能的臨床研究[D].蕪湖:皖南醫(yī)學院,2019.
[13]? 余蘇.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和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冠狀動脈搭橋術后左心房功能變化[D].大連:大連醫(yī)科大學,2019.
[14]?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8年第26卷主題詞索引[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9,27(1):55-80.
[15]? 唐纓,楊木蕾,于慧敏,等.中國器官移植超聲影像學診療技術規(guī)范(2019版)[J].器官移植,2019,10(1):16-31.
[16]? 李俊芳.應用速度向量成像技術評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右心功能[D]. 青島:青島大學,2017.
[17]? 田海燕.三維超聲斑點追蹤技術定量評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應變特征及其與左室整體收縮功能的相關性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7.
[18]? 高月榮,馬洪山,張萍.四維超聲心動圖評價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術后左心室功能改變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4):443-447.
[19]? 向丹,薛鴻,羅紅.超聲影像應變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西部醫(yī)學,2017,29(1):145-148.
[20]? 張運,尹立雪,鄧又斌,等.中國心血管超聲造影檢查專家共識[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6,25(4):277-293.
(收稿日期: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