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依 哈雪梅(通信作者) 趙博雅 張自潔
101500首都醫(yī)科大學燕京醫(yī)學院2016級五年制臨床醫(yī)學1,北京
101500首都醫(yī)科大學燕京醫(yī)學院密云教學醫(yī)院綜合教研室2,北京
101500首都醫(yī)科大學燕京醫(yī)學院2018級五年制臨床醫(yī)學3,北京
皮膚鱗狀細胞癌(cSCC)是一種以角質細胞異常增殖為特征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隨人口老齡化發(fā)展逐年上升。本病臨床表現(xiàn)單一、病程長,反復摩擦感染常影響臨床判斷,不典型的病變,更易過診或漏診。研究cSCC 早期高危特征和發(fā)生的分子機制,可為臨床提供重要信息。多能性相關轉錄因子(SOX2)在哺乳動物胚胎發(fā)生和后來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異常表達卻非常有害,通過調節(jié)干細胞功能、細胞黏附、外基質降解及血管生成等參與腫瘤發(fā)生、轉移與復發(fā)[1-2]。微管不穩(wěn)定蛋白(Stathmin)又稱癌蛋白,具有微管解聚活性,在有絲分裂調控中起關鍵作用,是腫瘤相關因子之一[3]。本研究檢測SOX2和Stathmin在cSCC和皮膚良性增生性病變中的表達情況,以期發(fā)現(xiàn)相關診斷標記和線索,為臨床提供預后信息及新的治療靶點。
選取2017-2020年北京市密云區(qū)醫(yī)院病理科存檔的皮膚鱗狀細胞癌切除標本41 例為觀察組,良性增生性病變25 例為對照組。觀察組男28 例,女13 例;年齡44~94歲,平均(70.54±13.19)歲;有糖尿病者21例,無糖尿病者17 例(失訪3 例);發(fā)生于口腔相關上皮者7 例,其他部位者34 例。對照組男13 例,女12例;年齡33~83歲,平均(56.20±14.18)歲;有糖尿病者10 例,無糖尿病者15 例;發(fā)生于口腔相關上皮者1例,其他部位者24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術前未接受過放化療。②手術切除為初次治療。③原發(fā)性腫物。④經患者及家屬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②診斷不明確者。③復發(fā)病例。④不配合隨訪者。
方法:兩組均采用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連結法(SP)。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的石蠟標本常規(guī)切片(厚度2~3 μm),脫蠟水化,磷酸緩沖鹽溶液(PBS)浸泡。乙二胺四乙酸(EDTA)修復液(PH8.0)高壓修復,冷卻至室溫,PBS緩沖液清洗。一抗(SOX2:中山金橋, 20817571, Stathmin: 中山金橋,21095421),37℃孵育1 h。PBS 清洗后加酶標羊抗鼠二抗(中山金橋:17G87D11)。DAB 顯色。蘇木素復染。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后封片。將已知陽性組織設為陽性對照,PBS 液代一抗作為陰性對照。由2 名經驗豐富的主治醫(yī)師行獨立雙盲復閱判讀。
觀察指標:依據(jù)著色強度、陽性細胞百分比進行評分。著色強度:棕褐色計3 分,棕黃色計4 分,淺黃色計1 分,不著色計0 分;陽性細胞百分比:>75%計4 分,50%~75%計3 分,25%~50%計2 分,≤25%計1 分,無陽性計0 分。以上兩項得分相加計總分,0~1 分為陰性,2~7 分為陽性。高分化鱗狀細胞癌巢近基底層陽性表達時,評為1分(陰性)。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分析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SOX2 和Stathmin 蛋白在兩組患者中的表達。SOX2蛋白在正常皮膚未見表達,在cSCC中表達于腫瘤細胞核,個別胞質陽性。Stathmin 定位于胞質,在正常鱗狀上皮基底及基底旁層表達,高分化鱗狀細胞癌巢近基底陽性表達,分化越差,信號越強。見圖1、圖2。
圖1 SOX2在癌組織中表達(10x)
圖2 Stathmin在癌組織中表達(10x)
兩組患者病變中SOX2 和Stathmin 蛋白表達率比較:觀察組SOX2 和Stathmin 在cSCC 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病變中SOX2和Stathmin蛋白表達率比較
觀察組SOX2 和Stathmin 蛋白表達與臨床因素的關系:觀察組SOX2 陽性表達與發(fā)病部位和糖尿病史相關,發(fā)生于口腔黏膜的鱗狀細胞癌SOX2 蛋白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其他部位,有糖尿病史的cSCC 患者SOX2 蛋白陽性表達率高于無糖尿病史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tathmin 蛋白陽性表達與腫瘤分化呈負相關,中-低分化鱗癌Stathmin 蛋白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高分化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SOX2和Stathmin蛋白表達與臨床因素的關系
鱗狀上皮是表皮增殖單元發(fā)生一系列高度調控事件而逐漸分化成熟的,細胞分裂率、凋亡或傳輸時間等微小改變即可導致病理狀況,其調控異常是最可能誘發(fā)惡性腫瘤的原因。
SOX2 對維持胚胎和干細胞群至關重要,可影響細胞增殖、遷移、侵襲和轉移。SOX2 在食管鱗癌、膀胱癌前病變及小鼠侵襲性膀胱癌中持續(xù)表達,對腫瘤的啟動和生長十分重要,推薦SOX2 作為尿路上皮癌標記及潛在靶點[4-5]。這與本研究結果所示SOX2 蛋白在cSCC 細胞核陽性表達,且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相似。SOX2 蛋白高表達于口腔相關的鱗狀細胞癌,可能與其上皮干細胞性及異質性相關[6]。SOX2還可協(xié)同P63 形成復合體,激活編碼GLUT1 的內含子增強子簇,提高GLUT1 表達,介導糖酵解內流過度激活,鱗狀細胞癌存在其表型,糖代謝異常時高度易感[7]。本研究結果顯示,有糖尿病史的cSCC 患者SOX2 蛋白陽性表達率高于無糖尿病史者,由此推斷,患者糖尿病史及血糖水平可作為cSCC 診斷參考依據(jù)。
幾乎所有宮頸鱗癌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中Stathmin 過表達,其蛋白及mRNA 表達水平在食管鱗癌患者血清中高于健康者[8]。但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Stathmin 高表達與腫瘤分化差、淋巴結轉移、TNM 分期晚和生存期短有關[9-10]。口腔鱗癌過表達Stathmin可通過激活PI3K-AKT-mTOR 信號通路來降低癌細胞對治療的敏感性。本研究結果顯示,Stathmin在cSCC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其陽性表達與腫瘤分化呈負相關,提示其表達與預后不良相關。
綜上所述,Stathmin 和SOX2 可作為cSCC 診斷標記,陽性表達提示惡性,可協(xié)助鑒別病理形態(tài)相似的cSCC 和良性增生性病變,并為臨床提供預后信息?;颊咛悄虿〔∈芳把撬接锌赡茏鳛閏SCC的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