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小飛
摘要:一名六年級小學生因多次搬家,出現不愛說話,常用肢體語言和表情交流的現象,臨近畢業(yè)又將面臨新環(huán)境的適應問題,在班主任的建議下接受個別心理輔導。通過量表測試、個別談話和行為追蹤調查判斷為言語溝通障礙。輔導教師運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沙盤游戲療法、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幫助來訪學生消除焦慮和恐懼,打開心扉,積極尋找言語溝通的方法和技巧。來訪學生變得開朗和快樂,開始敢于上臺表演,課堂上主動舉手。
關鍵詞:言語溝通障礙;系統(tǒng)脫敏療法;六年級學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2)17-0054-05
注:本文獲第八屆“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秀成果評選一等獎。
一、來訪學生的生活背景
(一)生活環(huán)境的幾易變化
小雨(化名),女,13歲,是一名六年級小學生,獨生子女。三歲以前,父母在外地做生意,住在浙江溫州鄉(xiāng)下,與奶奶生活在一起;四歲至六歲時,隨做生意的父母到湖北武漢生活,就讀幼兒園,老師反映小雨不愛說話。媽媽問小雨,她說其他孩子都講本地話,聽不懂。六歲時,回到溫州就讀小學,除了二年級時,在班主任一再引導下,小雨輕輕講過幾句話外,一年級到六年級的第一學期她在學校都不說話。平時和同學一起用肢體語言和表情交流,有些調皮的同學叫她“啞巴”?,F在13歲的小雨臨近畢業(yè),將面臨新環(huán)境的適應,在班主任的建議下接受個別心理輔導。
(二)多變環(huán)境影響言語表達
幾次居住、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對小雨的溝通帶來很大影響。(見表1)
二、問題評估與分析
(一)環(huán)境變遷,來訪學生“選擇”了用“無聲”封閉內心
環(huán)境變遷和語言變遷,改變著小雨的表達方式。從小和奶奶待在一起,缺乏同伴交流,也養(yǎng)成了小雨不善于表達的習慣。在她微笑的外表下,掩藏著內心的不安與恐懼。
1.缺乏安全感
小雨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幾年一變,特別是哺乳期后就離開父母,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讓她感覺很孤單和無助,缺乏安全感。
2.內心充滿恐懼
小雨四歲那年,父母臨時決定帶小雨到武漢上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父母、陌生的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陌生的環(huán)境,小雨的內心充滿了恐懼。
3.“拒絕”與人交流
一到三歲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開始階段和躍進階段,小雨和奶奶住一起,交流不多,言語發(fā)展相對滯后,同時形成了小雨比較內向的性格。到了武漢幼兒園,小朋友講方言比較多,小雨不知道怎么交流,慢慢養(yǎng)成不主動交流的習慣。小學階段,小雨再次回到了溫州,又面臨新的環(huán)境,她把“不用言語與同學交流”當成自我封閉、自我保護的工具。
4.只在學校不講話
小雨在家里和父母有交流,在一個熟悉的興趣班,她曾在上臺表演時說過三句半,她只在學校不講話,上課也從不發(fā)言,英語不參加口試。原因是,首先,一年級進學校不久,她不講話,同學說她是“啞巴”,她覺得做“啞巴”的感覺并沒有想象得那么糟糕,她也心安理得當“啞巴”;其次,小雨膽子比較小,上課怕回答錯了,怕同學嘲笑;最后,小雨認為在學校用微笑和肢體語言交流,并不太妨礙學習,她的成績雖處于中下游,但不是班級墊底的。
(二)“無聲”外表下隱藏的是不安和痛苦
在小雨的“無聲”外表下到底隱藏了什么?在輔導前,邀請溫州市心理醫(yī)生對小雨進行了Achenlach兒童行為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分析、個別談話和行為追蹤調查,判斷小雨為言語溝通障礙,是一種后天退縮性行為。
三、輔導策略
(一)輔導目標
建立良好的輔導關系后,和小雨探討確定了她的輔導目標:培養(yǎng)主動語言溝通的意識,敢于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運用合適的溝通方法和技巧,改善師生和同伴關系。確定目標后,她含笑不語,表示默認。
(二)輔導技術
根據小雨的年齡特征和問題特性,運用以下三種心理技術進行心理輔導。
1.系統(tǒng)脫敏療法
系統(tǒng)脫敏療法是美國學者沃爾帕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的。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來訪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癥焦慮、恐懼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tài)來對抗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1]。小雨的言語障礙是一種焦慮表現,適合該方法。
2.沙盤游戲療法
由于小雨是言語溝通障礙,還造成心理恐懼和交流障礙,從而引起退縮性行為,屬于綜合心理問題,可以利用沙盤游戲打開小雨的心扉。
3.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
在小雨與父母溝通的輔導中,應用尋找例外情境的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技術來幫助小雨尋找言語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三)預設步驟
第一步,由于小雨不愿意用言語溝通,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陌生的輔導老師有抵觸心理,所以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輔導關系,讓她有安全感。
第二步,利用沙盤游戲創(chuàng)建的情境,讓小雨盡情“表達”,在表達中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并產生言語表達的愿望。
第三步,尋找例外的成功情境,建立溝通意識,訓練語言溝通技巧,學會主動、有效地溝通,提高溝通能力,為適應初中新環(huán)境做好準備。
第四步,克服言語溝通障礙,在人際交往中改變“無聲”狀態(tài),努力成為“有說有笑能表演”的自己,充分感受到言語溝通帶來的便利和暢快。完善學校支持系統(tǒng)和同伴支持系統(tǒng),感受同伴交往帶來的愉悅感。
四、輔導過程及分析
(一)借助沙盤游戲情境,開始以微笑代替語言
在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的一系列變遷中,小雨的變化是,從哭鬧到沉默,從顯性阻抗到被動接受,她的變化是“逆來順受”的過程,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敢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小雨第一次來到輔導室,不抗拒也不積極主動,照常不開口講話。輔導老師改變信息搜集的言語輔導方式,請她玩沙盤游戲,“可不可以擺一擺沙盤,你想擺什么樣都可以?”她點頭同意。擺好后,問她,“能告訴我你擺的是什么嗎?”小雨微微一笑,表情比剛進來輕松了,但沒有回答。“你喜歡擺沙盤嗎?”小雨點點頭?!跋麓芜€來嗎?”她沒有回答,看了看我。B6F7B9F2-67DC-406B-B422-45868C92D1B5
這一階段輔導的關鍵點是,建立安全的輔導關系,讓小雨產生表達的欲望。第一次個別輔導比預期的困難,小雨除了點頭和微笑,并沒有其他交流的方式,也沒有表現出對言語交流的期待。但是她的態(tài)度開始轉變。
(二)同伴陪同,建立間接溝通方式
輔導老師碰到輔導的困境,開始從師生那里了解小雨的情況,期望找到突破點以建立溝通。了解小雨和班級同學關系比較和諧,雖然不說話,但微笑對人,同學不排斥也不特別走近。其中一位同班女生小蔣和她關系很好,下課時幾乎形影不離。
第二次個別輔導時,請小蔣陪小雨到心理輔導室。小雨和小蔣做二人沙盤,一人放一件沙具,兩個人擺放的沙具從開始的不和諧,到兩個人一起專注完成一個美人魚在海邊玩耍的情景。除了遠處街道上的人以外,海邊的動物只有美人魚。沙盤擺好后,讓小雨先表達“自己擺了什么沙具,最喜歡哪一件沙具,美人魚在這里做什么,為什么調整了美人魚的方向”。輔導老師耐心地詢問、探尋,期待小雨用不一樣的表達方式,但小雨都沒有回答,照樣微笑面對輔導老師。小蔣迫不及待地幫助回答每一個問題,小雨不住地點頭,好像小蔣是她的代言人。
小雨在小蔣的陪同下過來做沙盤,雖然后期沒有表達和探索,但盤面一次比一次清晰,主題一次比一次靠近生活,小雨的表情也越來越輕松。每周二下午來心理輔導室,成了小雨的自覺行為。這一階段輔導的關鍵點是通過同伴的支持,尋求突破,在她們的沙盤中找到沖突或意外,成為語言交流點,但總沒有找到突破點。輔導老師繼續(xù)改變輔導策略,和小雨的班主任、家長約定,如果小雨有生活中的“特殊事件”發(fā)生,及時聯(lián)系,協(xié)助找到突破點。
(三)借助特殊事件,從“無聲”變?yōu)椤坝新暋?/p>
第五次沙盤后的第三天中午,班主任告知:“小雨新買不久的手機,昨天放學回家時發(fā)現丟了。”這對小雨來講是非常大的一件事,小雨很想有個智能手機,家長一直沒同意,她攢了一年多的壓歲錢和零花錢,五天前才如愿以償,得到這個手機。輔導老師抓住這個契機,讓小雨帶著同伴小蔣一起來輔導室。小蔣準備代替小雨說,被輔導老師阻止。輔導老師向小雨和小蔣分別了解情況,小雨第一次自然而渴望地和輔導老師溝通。
輔導老師:小雨,你很想找回你的手機,對嗎?
小雨點點頭。
輔導老師:那你盡可能詳實地告訴我,讓我方便幫助你。
小雨猶豫了一下。
輔導老師:昨天放學時,手機還在嗎?你當時放哪里了?
小雨:昨天放學時,手機已經不見了。(聲音比較輕)
輔導老師:小雨,大聲說,你最后一次看到手機是什么時候?
小雨:昨天中午吃了飯,我拿出手機看了一會兒。(聲音提高了一些)
輔導老師:后來呢?
小雨:后來我就放進書包里了。
輔導老師:對你當時的舉動,旁邊有誰看見了?請你好好回憶一下昨天的情景。
小雨:(閉上眼睛)沒有,和小蔣一起看了幾分鐘視頻,我就放起來了。小蔣也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去整理作業(yè)本了。
輔導老師:這是你最后一次看到手機嗎?
小雨點頭。
輔導老師:你什么時候發(fā)現手機不見了?
小雨:回到家,我想拿出手機給媽媽打電話,發(fā)現找不到了。老師,可以幫我找回來嗎?(語氣迫切)
輔導老師:雖然不知道結果,但我很愿意幫助你。你發(fā)現不見了,找了沒有?
小雨:找了。
輔導老師:怎么找的?
小雨:我一路找回來,路邊經過的草叢都找遍了,媽媽也幫我找了一次,教室里也找遍了,書包里翻了好幾次,都沒有。(很失望)
輔導老師:那天晚上一直沒找到,你很著急?
小雨:是的,老師,我真的很想找回來。(聲音不高,但從中感受到渴望)
輔導老師:謝謝你這么信任我,我愿意盡力幫你。
小雨:謝謝老師!
第二天,班主任告訴輔導老師,手機在教室的一個角落找到了。輔導老師讓班主任對手機找到的事先保密,再次約了小雨,強化小雨開口說話的行為。
這一階段,利用小雨生活中的“特殊事件”引導她“開口”說話,用語言表達,感受到語言表達的便利與靈活,并適時延續(xù)“特殊事件”的情境,進行強化語言表達的行為。這兩次心理輔導與平常的心理輔導不同,輔導老師根據來訪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在輔導遇到困境的情況下,通過生活中的“特殊事件”激發(fā)來訪學生自我改變的意愿,這成了解決輔導困境的突破點。輔導后,班主任將找到的手機還給了小雨。
(四)強化行為,來訪學生的聲音傳遍全校
這是輔導老師從事學生個案心理輔導十年來最大膽的嘗試,運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修復小雨的言語交流障礙,并進行行為訓練。
1.掌握放松技巧
小雨在多次沙盤游戲和手機事件后,對來心理輔導室充滿了期待,她的狀態(tài)很放松,之前需要同伴陪伴,現在自己每周主動來心理輔導室做輔導。輔導老師和小雨約定,元旦放假回來第一天,小雨和輔導老師一起在晨會上朗誦《致新年》。
2.構建焦慮等級
在不同事件和交流場合下,來訪學生的焦慮程度是不同的,輔導老師引導學生填寫表2。
3.進行系統(tǒng)脫敏
小雨的系統(tǒng)脫敏訓練進行得比較順利,因為她的自我改變和自我成長的意愿比較強烈,在第三周就達成了前面四級焦慮等級,又在輔導老師的三次行為訓練中順利達成第五級。當全校同學雷鳴般的掌聲響起的時候,小雨主動說“謝謝大家!”如果表演是行為訓練的結果,那么這一聲道謝就是發(fā)自小雨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她能在學校公眾場合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了。
前一階段,小雨的語言交流是有特定情境的,帶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偶然性。而這一階段是輔導的深入和強化,利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改變小雨原有的溝通模式,形成她的新認知、新行為、新習慣。這是一個關鍵的改變,標準性的改變,是這段時間心理輔導的一個結束,也是小雨言語溝通的“新生”。B6F7B9F2-67DC-406B-B422-45868C92D1B5
五、效果評估與反思
(一)心理評估
1.表情輕松
經過心理輔導和危機干預后,小雨從開始時面部表情的單一、固定到結束時的輕松、快樂,從開始同學認為她是“啞巴”到發(fā)現“她是舞臺的主角”,這些都向我們傳達了正向的信息,小雨放下了心里的包袱,狀態(tài)變得輕快,整個人也變得開朗和快樂了。
2.主動溝通
小雨從第一次來時的“無聲”溝通到主動表達,從害怕表達到上臺表演,從課堂回答問題時自動跳過到主動舉手,這些都是溝通方式的質的改變和人格健全的飛躍?,F在的小雨克服了言語溝通障礙,她的改變也從行為訓練到主動溝通,從需要輔導老師協(xié)助和同伴支持到具有自我改變的主動意愿,輔導效果比預期更理想。
(二)輔導反思
1.利用“特殊事件”,輔導模式更靈活
本文的特殊事件指的是來訪者遇到的關鍵事件、突發(fā)事件、重大事件,影響來訪者情緒和感受的,來訪者期待解決或處理的事件。輔導中出現的關鍵點,形成個案成功改變的突破點,看似偶然,但也是必然。不是“手機事件”,也會有其他特殊事件發(fā)生,輔導老師要學會尋找“特殊事件”,把握“特殊事件”。打破做心理輔導的常規(guī),根據來訪者的需求,讓心理輔導更多元,更靈活。這點特別適應小學生的個案輔導,模擬生活情境,結合空椅子技術、沙盤游戲、行為訓練等療法,讓這些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來訪者容易進入輔導角色,輔導效果更明顯。
2.關鍵期的心理關注成為常態(tài)
在心理關注對象上,輔導老師往往會重視那些情緒起伏明顯的人,給予他們干預和幫助,而往往容易忽略表面反應平靜的人。但后者看似平靜,實則內心壓抑,他們的表現不容易被看出來。如小雨,她經歷了幾次環(huán)境改變,周圍的人沒有關注她內心的忐忑與不安,在二年級小雨開口說話時,沒有接收到強化行為,結果在學校當了四年多的“啞巴”。關鍵期的心理關注和干預具有現實意義。
3.輔導老師的材料搜集應圍繞輔導全過程
心理輔導前三次,輔導老師普遍對來訪者的材料搜集比較重視,到了輔導中后期階段,還應該借助來訪者身邊的人搜集來訪者資料,這一步容易被忽視。判斷每一次輔導的效果,來訪者的感受是最直接的,身邊人的觀察會比較客觀,特別是小學生對自己的覺察和認識不像成年人那樣到位,必要的時候需要借助身邊的人全程搜集資料,對心理輔導會更有效。
這次輔導從結果看,與開始設定的輔導框架和步驟有些不一致,運用“特殊事件”進行個別輔導,找到輔導的切入點,容易進入角色,輔導效果相對明顯。但是運用“特殊事件”進行個案輔導,需要構建理論體系,明確運用的原則、方法、途徑,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李心天,岳文浩.醫(yī)學心理學[M]. 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
編輯/張國憲 終校/石 雪B6F7B9F2-67DC-406B-B422-45868C92D1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