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香
◆摘? 要:在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通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對地理的興趣不高,以至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沒有辦法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最終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好。然而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當前的初中地理教育也迎來一場新的變革,如何讓初中地理的教學變得高效,是作為初中地理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初中階段;地理教學;教學方法;學習興趣;高效課堂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的理念被提出,在教育這一領域當然也不例外。作為初中教育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地理教學,也要積極的參與到新時代的洪流當中。作為初中的地理教學者,怎樣將新時代的科技應用到初中教學的課堂當中來,怎樣利用新興的科學技術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怎樣讓學生愿意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地理,了解地理,這些都是地理教育工作者應該面對的重要問題。
二、當前初中地理課堂現(xiàn)狀
當前的初中地理課堂存在著諸多問題,大多數(shù)地區(qū)采用的還是一些原始的教學方式,比如一本書、一張黑板、一根粉筆,就可以講一堂課,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經(jīng)典,非常傳統(tǒng),但與此同時也相對落后。因為現(xiàn)在的我們完完全全可以用更加先進更加科技的方式,使得課堂變得更加的新進化、科技化。另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雖然經(jīng)典,卻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容易變成填鴨式的教育,這樣的教學模式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會太理想,因為學生只是聽了,記住了,但是卻不一定真的能夠將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并不一定能夠真正地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變成自己擁有的知識。
三、構建高效地理課堂的重要性
高效的地理課堂,其核心特點當然是高效。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很容易使教育的效率變得低。教師的教學效率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低,這樣其實是一種對時間的浪費。高效的地理課堂可以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知識、理解更多的知識,并且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及時地運用到實踐當中去,這樣一來學生絕對不會僅僅是死讀書,所學的知識也都是靈活的,可以使用的。另外高校的地理課堂還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增長學生的見識,讓學生除了了解課本內(nèi)容以外,可以獲得更多的課外的地理知識,這些地理知識不僅僅可以讓他們增長見識、鍛煉思維能力,還可以讓他們想象力更加豐富,提高他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這些不僅僅有利于當下對地理這一門學科的學習,還有助于他們今后在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習和發(fā)展。
四、構建高效地理課堂的方式方法
要想要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有許多方式,在此我重點講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督促學生及時學以致用這兩點。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如果有家庭學生對這一門課程有興趣,對于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有足夠的興趣,那么不需要教師耳提面命,學生也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這一門學科的學習當中來。因此想要讓學生學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愛上地理,而讓學生愛上地理這一門學科的方式則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新媒體的教學設備給學生觀看一些與地理相關的紀錄片和一些別的影視材料,或者在教授一些與動態(tài)過程相關的知識點時,給學生播放一些涉及動態(tài)演示過程的動畫視頻。
例如,在教授“海陸的變遷”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如果教師僅僅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給學生講述海陸是怎樣變遷的,讓學生看著課本上的文字和圖畫,再結合教師自己的講解,那么學生可能能夠大致理解理解海陸變遷的過程,但卻很難真正地確切知道海陸變遷的過程當中的細節(jié)以及難以感受到這一動態(tài)的過程,那么這樣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并沒有達到我們理想的效果。而在這時如果教師能夠用一些相關的紀錄片或者一些動畫的演示,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海陸變遷的過程,那學生對于這一部分的知識一定會了解得更加深刻,也會更加感受到這一過程的趣味性。與此同時,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地理這一門課程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在大自然當中的重要作用。
(二)督促學生及時學以致用
我們都知道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要運用知識,因此在講懂知識之余,教師還要重點關注學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知識,是否能夠將知識靈活地運用起來。想要構建高校的地理教學課堂,教師就需要在教學之余,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就獲得能將知識運用起來的機會。因為在課堂上學生剛剛學習了新的知識是記憶最深刻的時候,在這時教師如果可以提供合適的機會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起來,那么學生就能夠及時地將所學的知識反饋出來。
例如,在學習“地球和地球儀”這一部分的時候,這是首先要做的,當然是要給學生講解地球和地球儀的特點,要告訴學生地球和地球儀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要通過地球儀來給學生講述地球上有幾大洲、有幾大洋,地球上不同地區(qū)的氣候大概是怎樣的。另外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線、緯線、赤道、本初子午線這些基礎的知識點,教師也應該要讓學生有一個大致的掌握。那在教師給學生講述了基礎的知識之后,教師需要做的也就是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吸收消化和復盤。在此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剛剛所教學的知識點出一些題目,或者讓學生現(xiàn)場指認,哪里是赤道,哪里是本初子午線,經(jīng)線和緯線的分布特點是怎樣的。
五、結束語
在我國初中開展地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基礎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對自然知識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潛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高校的地理課堂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達到這一目的,讓學生變成符合國家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碩.探究在初中地理課堂中構建教學情境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2):37-38.
[2]公茂蓬.淺析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2):43-44.
[3]陳蕊.快樂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5):167-168.
[4]閆晶.關于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