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騰騰
◆摘? 要: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得以廣泛使用,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 有趣,語文教師上課的效率也隨之大幅度提高。在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的時代,一方面多媒體技術使得語文課堂效率更高,但是多媒體語文教學的應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思考和解決。本文主要是探究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意義、運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合理正確的使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中學語文教學;教育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模式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深入,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也愈發(fā)的普遍。多媒體技術具有教學直觀性、趣味性、多樣性等特點,如果能夠正確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在語文課程大幅度改革的背景下,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改革中也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將多媒體技術融入語文新課程的教學中提高了教學質量,促進了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有效推動改革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我在此簡單談一談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該關注的一些重難點問題以及多媒體技術應該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多媒體技術和中學語文教學結合的概念
(一)多媒體技術的含義
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對文字、數(shù)據(jù)、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信息交互的技術,又稱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作為網(wǎng)絡技術的產(chǎn)物,在教學中具有極大的作用。
(二)多媒體語文教學的概念
多媒體教學就是將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在教學中依托多媒體等工具,使得課堂更加的生動、有趣。不難推斷,多媒體語文教學就是將多媒體技術巧妙的應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從而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使得語文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語文課堂中應用的價值意義
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準確、生動、形象等優(yōu)勢特點,將其正確運用在中學教學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助力作用。而接下來,本文便主要針對多媒體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意義及其實際作用進行闡釋。
(一)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中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了興趣,他才愿意學、愿意接受、愿意探索。而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大大增節(jié)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渴求,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以及趣味性的特點使得語文課堂活靈活現(xiàn)的不斷生成。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中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集圖形、聲音、視頻、圖像與一體的優(yōu)勢來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更快的進入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參與度。中學的學生雖然不像小學生自我約束力很弱,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很難在語文課堂中全神貫注、集中注意力地聽講,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具有豐富性,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語文教師以此順利實現(xiàn)教學目標。比如教師在教授《秋天的懷念》一文中可以將最后文中妹妹推著哥哥去北??椿ǖ膱鼍罢故窘o學生,讓學生從圖片中領略作者此次此刻對生活的熱愛,對母親的懷念。
(二)拓寬了語文的內(nèi)涵和外延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往往只是教師講、學生聽。而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使得語文課堂成為了一個活的課堂,語文內(nèi)容不再只是課本里的文章或者老師的話語描述,語文可以是一首詩,語文可以是一幅畫,語文也可以是一首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語文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師可以將大量的優(yōu)質網(wǎng)絡資源帶進課堂,教師對資源進行篩選之后選擇合適的信息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很大程度上擴寬了語文的內(nèi)涵和外延,豐富了語文教學內(nèi)容。比如,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挖掘作文的思路,而不是單單給學生一個作文題目、一句話讓學生空想。
(三)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語文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文本是很難理解的,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比如,教《雷雨》一文,教師可以提前繪制好文中復雜的人物關系脈絡圖,在學生正式讀課文前讓學生提前了解下復雜的人物關系。還有在整本書閱讀《紅樓夢》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同樣的方法將賈、史、薛、王四大家族的人際關系圖繪制出來,讓學生對《紅樓夢》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有個簡單了解,這樣學生在讀整本書之前不至于迷失方向,不知書中所云,學生閱讀《紅樓夢》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在教學“沁園春· 雪”這一課的時候,文章重筆描寫了壯麗的雪景,彰顯了北國雪景的大氣磅礴??赡苡行W生沒有見過雪,沒辦法切實體會雪的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引入一些雪的視頻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雪的魅力。
(四)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利用,很多學生逐漸對語文課堂產(chǎn)生了興趣。語文課堂不再是固化的,而是生動有趣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通過利用一些圖片、影像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將教學知識用更加簡單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如此一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變得更加地輕松,也就有了更高的熱情去進一步探索學習,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變的更加活躍,語文課堂參與度也會更高。教師在講到一些晦澀難懂的文章時要學會借助多媒體技術,以此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中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運用中出現(xiàn)的問題
雖然多媒體技術運用已經(jīng)達到了比較成熟的地步,也給語文教學帶來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是問題也隨之增多。多媒體技術的錯用、濫用已經(jīng)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以下我將對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使用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語文課件粗制濫造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利用課件就要將課件制作完善,而不是隨隨便便找制作幾張PPT在課堂上講解。甚至有的教師在網(wǎng)上下載語文課件,而且自己不仔細審查內(nèi)容,上課之前自己不事先熟悉檢查,上課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課件上一堆無關信息和錯誤的內(nèi)容,這不僅不有利于語文教學,反而弄巧成拙耽誤課堂時間,造成語文課堂中出現(xiàn)大翻車事件。此外,還有一些教師為了片面追求課件的美觀,在課件中插入大量的圖片,課件制作得花里胡哨,但是學生看過之后只是記住了PPT上的圖片內(nèi)容,對老師上課所講的內(nèi)容卻一問三不知。
(二)多媒體教學模式化
很多教師誤以為只要是上課就要準備課件作為上課內(nèi)容,全然不管課文文本是不是需要多媒體的輔助,這就會造成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毫無作用,違背了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使用的初心。甚至一些教師打著多媒體教學的幌子,依然走著教學的老路,一堂課對著課件講,不顧及學生的主體感受,沒有做到以學生主體,教師為主導,將語文課上成了自己的表演課。
(三)多媒體資源的過度使用
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而不是教師上課表演的工具,可是很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舍本逐末,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地依賴使用多媒體造成了很多問題。首先,文本中很多的課文是需要學生反復誦讀體會的,很多教師只是播放一些朗誦音頻讓學生體會,而不讓學生親自誦讀。特別是詩歌的教學,最重要的讓學生對詩歌反復誦讀體味,感悟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對語言的品味和感悟,試聽代替朗讀,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受限。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失去了反復揣摩的過程,語文學習成為了一種速成。其次,多媒體技術被很多教師濫用,例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第四、第五段落是整片文章的核心自然段,教師應該帶著學生去朗讀去體味,通過優(yōu)美的語句去感受作者筆下的月色美、荷塘美。但是很多教師直接自己在網(wǎng)上找到荷塘和月色的圖片讓學生直接去描述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對文章的領略和感悟變成了看圖說話,這無疑使得語文教學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四、中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運用建議
在當今信息知識爆炸的時代,語文教學中只有充分結合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堅持問題導向,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才能不斷提升語文教學的水平和效率。
(一)反復修改,優(yōu)化語文課件制作
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中最常見的就是PPT,教師自身要對自己提高教學要求,對自己的語文教學提高標準。教師在上語文課之前須認真磨課,對語文課件的設計反復打磨修改,語文課件中要突出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層次清晰,內(nèi)容簡潔,防止出現(xiàn)大段的文字。課件只是語文教學的輔助,不能過分的依賴,應該在課文講解需要展示的過程中展示,而不是整節(jié)課都帶著學生瀏覽課件,而忽略了文本內(nèi)容。此外,課件制作很考驗教師的綜合水平,不僅要求老師會一定的計算機操作,還要做到課件和教材、教案的完美融合。學??梢蚤_展一些專題課程,組織教師學習語文課件制作,優(yōu)化語文教學設計,切實保障語文教學課件和教學內(nèi)容相符合,能夠為語文教學提供有效的資源。
(二)分析教材內(nèi)容,合理使用多媒體
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應該為語文教學錦上添花,而不是扮演著阻礙語文教學的發(fā)展的角色。教師應該適度使用多媒體技術,中學語文的課程內(nèi)容大幅度增加,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面臨著挑戰(zhàn)和困難。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好多媒體技術,這樣才能有效輔助語文教學,從而將資源利用到最大化。首先,語文教師應該整體把握語文教材,分清語文教材中文本的種類以及把握每篇課文的文本特點,然后再根據(jù)不同的知識點分模塊整理,老師通過整體把握,系統(tǒng)授課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有清晰的認知。例如,《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比較長,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有關文章內(nèi)容的精彩電影片段,幫助學生找到深度閱讀的興趣;在古詩的學習中老師可以根據(jù)表達一類中心思想的進行組合或者結合同一作者的其他文學作品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像表達作者愛國主義情懷的,就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作者生平事跡的介紹,知人論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深刻含義與所抒發(fā)的真切情感。
(三)恰當使用多媒體,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比如,在教王維的《使至塞上》一詩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王維的生平事跡、重難點句式、字詞等。但是這首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要讓學生自己去反復誦讀體味,不能直接找一幅長河落日圖簡單概括詩中所描寫的大漠景色。教師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后,由于所要展示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課外知識都已經(jīng)展現(xiàn)在課件上了,學生可以直接閱讀觀看,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不再進行對知識的深層次思考,僅僅滿足于課件所給的知識內(nèi)容。長此以往,就會讓學生養(yǎng)成惰性思維,不易于思維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因此,教師就要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對學生思維的啟發(fā)和培養(yǎng),要鼓勵學生自行進行知識的探索,培養(yǎng)其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同時對于學生提出的思考和想法也要予以適當鼓勵,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學生共同進行對于問題的分析研究。通過對于知識的探索學習,可以使得學生對知識有更系統(tǒng)的理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內(nèi)化掌握和靈活使用。
五、結語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師要時刻關注時代的變化,合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但是這并不意味要完全摒棄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此外,語文是一門需要學生切身體味的課程,教學的主體是學生,無論是用何種方式進行教學,教師都不能忽略了學生的感受。
參考文獻
[1]陳志銀.多媒體技術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報,2021,(12):55-56.
[2]祁振林.中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運用之拙見[J].科技資訊,2020,(25):25.
[3]程燕.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試題與研究,2021,(11):36-43.
[4]徐福民. 探究初中語文課堂中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化措施[R].2020年中小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研討會,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