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宇
(遼寧開放大學,遼寧沈陽 110034)
半導體透明導電氧化薄膜(TCO)具有優(yōu)異的光學和電學性能,可見光區(qū)高透射率,紅外區(qū)高反射率和微波強衰減性,同時具有低的電阻率,是功能材料中具有特色的一類薄膜,已廣泛應用于太陽能電池、真空電子器件、防護涂層、電磁屏蔽等領域中。SnO2、InO3及ZnO等多種基體已成功用來制備TCO,經(jīng)過不斷地發(fā)展形成Cd2SnO4薄膜體系、SnO2薄膜及其摻雜體系、In2O3薄膜及其摻雜體系、ZnO薄膜及其摻雜體系,共四大類。其中較為成熟的In2O3體系中Sn摻雜In2O3(ITO) 薄膜應用最為廣泛,ITO薄膜具有高透光率、高硬度、低電阻率、耐磨又耐化學腐蝕(氫氟酸等除外)、襯底附著性強及機械性良好等優(yōu)點[1]。ITO薄膜以其良好的光電特性與成熟的制備工藝被業(yè)界廣泛地研究和應用。但是,ITO薄膜在等離子體中表現(xiàn)不穩(wěn)定,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應用受限。用作有機發(fā)光二管陽極時,In向有機層的擴散會影響發(fā)光效率。ITO的脆性也限制其在柔性光電器材中的應用,很難制備高品質的柔性ITO薄膜[2]。此外ITO薄膜的主要成分銦貯量少且有毒,原料成本高,危害環(huán)境和人類的健康,其應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ZnO膜系中的ZnO:Al(ZAO) 薄膜具有和ITO薄膜相比擬的光電性能。ZnO主要為六角纖鋅礦相,室溫下禁帶寬度為3.37 eV,化學計量比的偏差引發(fā)ZnO薄膜的導電,晶格中之氧缺陷即氧空缺以及晶格間隙中Zn的淺層施體能階促進更多導電電子的產(chǎn)生[3]。摻雜不同元素可以優(yōu)化氧化鋅的性能。通常摻雜Ⅲ族元素Al、Ga、In等這些三價元素取代二價鋅離子,降低禁帶寬度,增加ZnO材料的光吸收能力和電子遷移效率。選擇摻雜元素時考慮選擇離子半徑小于并且接近Zn2+半徑,與Zn2+形成置換同時不與ZnO 反應形成二次相[4],Al3+半徑(0.054 nm)與Zn2+半徑(0.074 nm) 接近且其電負性相近,Al3+進入ZnO晶格中易發(fā)生置換成為替代離子或間隙離子。Al元素摻雜ZnO薄膜除具有優(yōu)異的光電特性外還有對環(huán)境無毒、無污染、易于實現(xiàn)摻雜、對微波具有衰減性等諸多優(yōu)點。且ZAO薄膜原料儲量豐富、成本低、熱穩(wěn)定性高和化學穩(wěn)定性較高、易于加工。ZAO薄膜是制備高電子傳輸效率納米ZnO材料的一個重點研究方向。
目前生成ZAO薄膜的工藝方法有:磁控濺射法、真空蒸發(fā)鍍膜法、溶膠-凝膠法、激光分子束外延法、金屬有機化學沉積法、脈沖激光沉積法和超聲噴霧熱解法等[5]。其中磁控濺射法相較于其他工藝具有薄膜沉積速度快,工藝步驟簡單,儀器設備能耗低,低溫下可大面積連續(xù)均勻鍍膜,適用于大批量生產(chǎn)制造的優(yōu)點[6]。本文采用磁控濺射法在襯底上制備ZAO薄膜,并重點分析了ZAO薄膜結構和光電性能。
實驗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在真空鍍膜室內充入Ar作為放電的載體,將ZAO靶材置于陰極,鍍膜室壁作為陽極,在陰極和陽極之間施加電壓和正交磁場,高電壓使鍍膜室內ZAO產(chǎn)生等離子輝光放電,Ar原子電離成為Ar+和電子,電子加速飛向襯底,持續(xù)發(fā)生粒子碰撞,電離出大量的Ar+,Ar+在電場作用下被陰極ZAO靶材加速,并轟擊ZAO陶瓷靶表面,致使靶內原子獲得Ar+的能量而擺脫原晶格束縛逸出,濺射粒子Zn、Al、O最終沉積在基片上,形成ZAO薄膜。
圖1 磁控濺射工作原理
1.2.1 襯底的清洗
實驗采用載玻片(76.4×25.2×1.2 mm3)作為襯底,濺鍍薄膜之前需對襯底進行清潔處理。襯底的平整度和清潔度對濺鍍材料的有序結晶成膜和膜層穩(wěn)定附著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不潔的表面將產(chǎn)生勢壘,產(chǎn)生鍍膜不均勻、黏附不牢、剝離與裂化、脫落等現(xiàn)象,降低器件的穩(wěn)定性。為獲得潔凈的襯底表面,對載玻片進行一系列清洗,以提高濺鍍膜層與襯底的附著。首先,沖洗以去除載玻片表面的浮塵,再放進洗潔劑中浸泡,進一步去除表面的油污,用紗布反復擦洗載玻片,再次沖洗以去除載玻片上洗滌劑溶液的殘留。然后將載玻片浸泡在濃度15%左右的HCl溶液中,進行酸洗,增加表面活性并除銹,再用自來水沖洗載玻片上殘留的酸溶液。然后堿洗,將載玻片浸泡在堿性溶液中,超聲波振蕩清洗30分鐘,再次去除載玻片表面的油污,然后自來水沖洗以去除載玻片上堿液的殘留,再用無水乙醇清洗載玻片完成脫水。最后用流動的普氮吹干載玻片,去除表面殘留的酒精和水,以備鍍膜使用。襯底的清洗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襯底的清洗流程
1.2.2 實驗過程
本實驗采用常壓固相燒結的方法制備 ZnO+Al2O3(ZAO)靶材。濺射靶材為純度99.99%的ZnO摻雜純度為99.9%的Al2O3,分別選取0、2%、5%、10%、15%、20%的Al摻雜量混合,均勻研磨后,對ZnO+Al2O3顆粒施加96MPa成型壓力干壓成型。經(jīng)過1300℃燒結6 h后制成ZAO陶瓷靶材,除Al以外,也可以摻雜其他物質如Ca、Cu等,此次實驗只采用Al元素摻雜。設計磁控濺射的工藝參數(shù)為:本底真空:8.5×10-4Pa;靶基距:80mm;濺射電壓:100 V;工作壓強:0.4Pa;濺射氣體Ar(純度為99.99%)壓強:0.3Pa;濺射功率:20w;濺射時間為20min。基片分別選取溫度100℃、150℃、200℃和250℃。
實驗利用磁控濺鍍系統(tǒng)在襯底上制備Al摻雜ZnO薄膜,首先,按通電源和冷卻水,關閉放氣閥,機械泵抽真空至5 Pa以下,打開分子泵,抽高真空,待頻率達到50 Hz時,開啟閘板閥。通過插板閥控制鍍膜室的氣體壓強,當真空抽至3.0×10-3Pa襯底開始加熱。將本底真空抽至8.5×10-4Pa。其次,用氣體質量流量計控制充入高純Ar。調節(jié)輸出Ar氣壓為0.3 Pa,當鍍膜室的工作壓強達到0.4 Pa,接通直流電源,靶材產(chǎn)生濺射輝光,調整功率穩(wěn)定至20 w,進行5 min的預濺射,然后開始鍍膜,用秒表計時。最后,濺鍍完畢后,關閉直流濺射電源和氣源,待鍍膜室溫度降到80℃以下,關閉分子泵,切斷機械泵電源,關閉冷卻水,待解除真空狀態(tài)后取樣并置于干燥箱中以減緩樣品的劣化。
利用 X線衍射儀 (XRD,D8,Advance,Bruker)、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日立-SU8000系列)分析薄膜的結晶效果和微觀結構及光電性能。利用UV-80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薄膜的可見光透射率,利用四探針測試儀等測量薄膜的電阻。
對襯底溫度相同Al摻雜量不同的ZAO薄膜進行XRD測試,如圖3。由圖可見,襯底溫度相同的條件下,不同Al摻雜量的ZAO薄膜衍射譜,均只在34°附近出現(xiàn)ZnO的(002)衍射峰,ZAO薄膜都沿著c軸(002)晶面擇優(yōu)取向生長,且無Al和其化合物的特征衍射峰,說明Al的摻雜未改變ZnO的晶體結構,Al是置換Zn的替位摻雜。但隨著Al摻雜量的升高,ZnO的(002)衍射峰強度趨于減弱,這是因為Al3+(0.054 nm)比Zn2+(0.074 nm)的原子尺寸小,在結晶過程中Al3+置換Zn2+產(chǎn)生的殘余應力引發(fā)晶格畸變或位錯增加[7],說明Al摻雜量的增加會削弱了(002)衍射峰的強度,會破壞薄膜的晶體結構。當Al摻雜量達到15%時,(002)衍射峰強度銳減,而Al摻雜量增加到20%時,ZAO薄膜的(002)峰消失,說明Al3+對Zn2+的置換是有限的。
圖3 襯底溫度200 ℃不同Al摻雜量ZAO薄膜的XRD圖譜
圖4為襯底溫度不同,摻雜Al量為2%的ZAO薄膜SEM照片,如圖所示,薄膜表面平整,晶粒大小均勻,呈球狀分布。襯底溫度為100℃時,薄膜致密度比較低,晶粒間存在少量孔隙缺陷,晶粒隨著襯底溫度的升高而持續(xù)長大。但增長不明顯,致密度增加較快,沉積溫度達 200℃時晶粒生長均勻,結晶良好,缺陷較少。襯底溫度升到 250℃時薄膜結構中出現(xiàn)孔洞和裂紋。這是因為襯底溫度會影響襯底表面原子的結晶生長[8]。在較低襯底溫度下,濺射粒子在襯底表面遷移的熱驅動力不足,不能遷移到結晶有序的位置,薄膜的結晶程度降低,隨著襯底溫度的升高,表面能增加使濺射粒子獲得足夠的能量來調整結晶方向,到達襯底后仍然具有較大的動能,有利于晶粒沿垂直基片的c軸擇優(yōu)生長[9],ZAO薄膜的結晶質量得到改善。但襯底溫度繼續(xù)升高到250℃時,濺射粒子獲得的能量過高易脫離襯底,或薄膜晶粒取向性變差引發(fā)晶界勢壘增大,并且襯底溫度與ZAO薄膜的熱膨脹系數(shù)不同,襯底溫度過高會使薄膜產(chǎn)生裂紋,從而影響薄膜的結晶質量[10]。
圖4 不同襯底溫度下Al摻雜量2%的ZAO薄膜 SEM照片(a-100℃、b-150℃、c-200℃、d-250℃)
方塊電阻Rs隨襯底溫度的升高先減小后增大,襯底溫度為200℃時電阻最小。如圖5可知,隨著沉積過程中襯底溫度的升高,薄膜的方塊電阻首先快速減小。方塊電阻在襯底溫度為200℃時達到最小值,襯底溫度逐步上升到250℃的過程中方塊電阻隨之增大。這是因為ZAO薄膜的導電電子來源于氧空位激發(fā)和Al3+置換Zn2+。在較低的襯底溫度下,反應的熱驅動力不足,濺射粒子能量較低,薄膜一般為非晶或晶粒尺寸小,薄膜的結晶質量差,載流子濃度和遷移率較低,所以電阻率偏高,導電性也很差;當襯底溫度升高時,低溫晶界上聚集的吸附氧發(fā)生脫附,氧缺陷增加,同時Al3+置換Zn2+產(chǎn)生大量自由電子,導致載流子濃度增大遷移率升高;而襯底上沉積的靶原子獲得較大能量,晶粒尺寸增大,ZAO的薄膜結晶質量提高,降低晶界散射[11],可增大載流子的遷移率,從而減少載流子的散射,降低電阻。但襯底溫度過高時,薄膜中易生成較大的晶粒,影響晶粒的擇優(yōu)取向生長,薄膜結構有序化程度降低,使晶界散射作用增加,阻礙自由電子在晶界的遷移,降低載流子的遷移率,薄膜導電性能變
圖5 不同襯底溫度下Al摻雜量2% 的ZAO薄膜電阻的變化
差[12]。
圖6是在不同襯底溫度下所制備的Al摻雜量2%的ZAO薄膜的透光率曲線,由圖6可見,ZAO薄膜具有明顯的截止吸收邊,在300~800 nm入射波長范圍內ZAO薄膜的可見光透過率變化不是很大,ZAO薄膜的可見光透射率在不同襯底溫度下均達到80%以上,某些波段透光率甚至可以達到95%,證明ZAO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射率。在本實驗條件下襯底溫度為200℃時的ZAO薄膜透光率可達85%。
圖6 摻Al量2 %的ZAO薄膜不同襯底溫度下透過率
本實驗采用磁控濺射法在玻璃襯底上制備透明導電的ZAO薄膜。實驗結果證明,Al的摻雜量、濺射過程中的襯底溫度都對ZAO薄膜的組織結構和光電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不同Al摻雜量的ZAO薄膜衍射譜,均出現(xiàn)ZnO的(002)衍射峰,ZAO薄膜都沿著c軸(002)晶面擇優(yōu)取向生長,但隨著Al摻雜量的升高,(002)衍射峰強度逐漸減弱。
襯底溫度對濺鍍ZAO薄膜的光電性能有較大影響,薄膜方塊電阻伴隨襯底溫度的升高呈先減小后緩慢增大的趨勢,薄膜的方塊電阻在襯底溫度為 200℃時最小為 3.64×106 Ω/□。ZAO薄膜可見光范圍內平均透過率均可達80%以上。(002)衍射峰的衍射角隨襯底溫度升高有高角度方向移動的趨勢,有短波方向移動吸收邊的趨勢。
本實驗條件下,制備的ZAO薄膜結晶有序,缺陷較低,擇優(yōu)取向生長,襯底溫度200℃時薄膜具有最低的電阻率和良好的可見光透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