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躍良,徐冬梅,宋仿根,潘錦明
(1.浙江省平湖市林場,浙江 平湖 314201,2.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鎮(zhèn)農技水利服務中心,浙江 平湖 314201)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1,2]位于浙江省東北部平湖市乍浦鎮(zhèn)境內,1997年經原國家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424.1 hm2。該森林公園以其森林茂密、林相整齊、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觀奇特而著稱,又是方圓百里內唯一的山體自然森林。經過多年建設,森林公園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變,無論是景點的開發(fā)、基礎設施及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還是風景資源的保護、景觀林的改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當?shù)丶凹闻d、上海等城市居民旅游度假主要目的地。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生態(tài)旅游業(yè)態(tài)迅速掀起,現(xiàn)有景觀及旅游產品已無法滿足人們生態(tài)旅游需求。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需對現(xiàn)有風景旅游資源質量進行科學評價,在此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的提升改造,進一步拓展和提升森林公園的社會服務功能。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1,2]位于平湖市南部港口重鎮(zhèn)——乍浦鎮(zhèn)境內,距嘉興40 km、上海70 km。地處杭州灣北岸,系浙西天目山余脈,呈東北—西南走向的狹長形,山體東南坡面海,屬低丘坡地。森林公園范圍內的地表水水系屬于平湖塘乍浦塘水系,地下水一般埋深為0.7 m。杭州灣為舉世聞名的強潮海灣,最高潮差達8.93 m,平均潮差5.47 m,由于受長江水系影響,近海海水含泥量高,海水水質較差。
公園地理位置東經121°05′30″~121°09′10″,北緯30°34′45″~30°37′30″,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5.7 ℃,極端最高氣溫38.1 ℃,極端最低氣溫-10.6 ℃,無霜期225 d,年平均降雨量為1197.6 mm,相對濕度82%,年日照時數(shù)2052.8 h,日照百分率46%,輻射總量109.4 Cal/cm2。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熱而濕潤,盛行東南風;冬季受極地冷風氣團控制,晴冷干燥,以西北風為主[1,2]。
森林公園現(xiàn)有土地面積中林業(yè)用地366.3 hm2,占86.4%;非林業(yè)用地57.7 hm2,占13.6%。在林業(yè)用地中,有林地面積326.5 hm2,占88.6%,森林覆蓋率84.3%。公園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經初步調查,現(xiàn)有維管束植物104科362種,其中蕨類植物10科17種,裸子植物6科18種,被子植物88科327種;脊椎動物74科348種,其中獸類有10科29種,鳥類有54科291種,兩棲類有4科7種,爬行類有6科21種[1~3]。
按照國家標準《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GB/T18005—1999),對本森林公園風景資源進行翔實調查分析,把風景資源劃分為5個大類、13個基本類型、69個景點(景象),其中地文資源有4個類型23個景點,水文資源有2個類型2個景點,生物資源有3個類型13個景點,人文資源有3個類型23個景點,天象資源有8個景點,詳見表1。
表1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類型一覽
依照《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GB/T18005—1999)的標準,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分值滿分為50分,一級為40~50分、二級為30~39分、三級為20~29分,據(jù)此對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風景資源進行逐項評價、打分,對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進行評定,結果顯示,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分值為23.2分,屬三級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詳見表2。表2中:B=ΣXi·Fi/ΣF,M=B+Z+T。
表2 風景資源質量評價分值計算
在分析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現(xiàn)狀基礎上,參照《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GB/T18005—1999),將九龍山森林公園風景資源歸納為地文資源、水文資源、生物資源、人文資源和天象資源等5大類69個景點(景象),對森林公園的風景資源進行逐項評價、打分。結果表明,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分值為23.2分,屬三級森林公園風景資源,為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中的最低等級,應在加強保護基礎上,制定保全、保存和發(fā)展的具體措施,進一步挖掘其資源價值和旅游價值[4,5]。
近年來,機關、企事業(yè)單位職工療休養(yǎng)大多選擇周邊景區(qū)、景點,特別是自然山水景觀更受青睞,旅游方式也從以往的長途奔赴打卡模式轉變?yōu)榻拘蓍e放松模式[6~10]。因此,作為嘉興唯一國家級森林公園和上海周邊的一片天然次生森林,公園內相對清新的空氣、優(yōu)雅的環(huán)境,對于久居城市的人們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成為廣大居民節(jié)假日休憩、觀光的好去處。李春耀等[1]對九龍山森林公園的發(fā)展歷程、生態(tài)基礎、現(xiàn)實條件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認為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方圓百里內唯一的山體自然綠地,且位于海岸沿線,既有森林景觀,又具海岸風光,集自然景觀之山、峰、林、巖、穴、云、霧、潮、海等景觀于一體,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其有機組合,尤如一幅山水畫。同時有一定的歷史底蘊深厚,其風景資源的整體類型在目前省內森林公園中尚屬罕見,具有小而全、小而精的特點。公園地理位置處于長三角核心城市之一的嘉興市,與上海、杭州、蘇州接壤,經濟發(fā)達,區(qū)域內有多種交通方式可供選擇,具備游覽的通達性,某種程度上具有城市公園的屬性和功能[11,12]。下一步,當?shù)匾訌姴块T協(xié)作,圍繞森林公園制定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公園管理部門應對現(xiàn)有風景資源進行疏理,緊密結合當?shù)亟洕l(fā)達、城市化程度高的優(yōu)勢,充分挖掘歷史傳說和人文故事,找準契合廣大居民短途旅游和節(jié)假日休閑需求的賣點,建設完善必要的旅游設施。當?shù)卣畱哟蠡A設施建設力度,建設與休閑旅游、度假消費相配套的酒店、餐飲、購物場所等,增強景區(qū)吸引力,營造出旅客進得來、留得住、肯消費的良性發(fā)展格局,逐步打造成為具有區(qū)域特色的城市或城郊型森林公園[13~15]。
當前,以休閑養(yǎng)身、心理康復、森林研學為目標的森林康養(yǎng)、自然教育等沉浸體驗式旅游逐漸成為森林旅游的新模式新業(yè)態(tài),在現(xiàn)代社會日益緊張的氛圍中,人們擺脫紛擾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回歸自然、溶入自然的愿望越來越迫切,渴望擁抱森林、呼吸新鮮的空氣、聆聽鳥語蟲鳴來放空心靈、放飛自我,感受生活的真諦。國內對森林康養(yǎng)、自然教育的研究、實踐也較多,很多地方制定了森林康養(yǎng)小鎮(zhèn)、森林康養(yǎng)基地、森林養(yǎng)吧等的技術規(guī)范,深受群眾歡迎,成為森林公園旅游的新業(yè)態(tài)。張少杰、付恒陽、聶曉嘉等[16~18]分別對梁希國家森林公園、黎坪國家森林公園、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人文生態(tài)、社區(qū)參與和游客行為等方面進行了觀察研究,認為豐富的人文資源開發(fā)、有效的社區(qū)參與,以及提供漫游式、沉浸式瀏覽條件是森林公園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何思笑等[19]總結分析了浙江省現(xiàn)有森林康養(yǎng)品牌資源,認為森林康養(yǎng)資源及產業(yè)在開發(fā)與建設中需要與當?shù)亟洕鐣l(fā)展相適應,進行“全域化布局”“一體化推進”“標準化管理”。鄧小輝、歐靜等[20,21]研究認為,森林康養(yǎng)旅游對經濟發(fā)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提出了生態(tài)保護、配套設施、市場定位、教育宣傳等保障措施。平湖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可以依托當?shù)亟洕鐣l(fā)展優(yōu)勢,憑借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發(fā)展以森林康養(yǎng)為主要旅游產品的新業(yè)態(tài)。公園內森林覆蓋率高,植被保存完好,生物多樣性較豐富,有利于對學生及游客開展科普教育,開發(fā)以野生動物觀察保護、植物研學、義務植樹、勞動實踐等針對性強的特定旅游項目,進一步豐富拓展森林公園的社會服務功能[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