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春
在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是語言的口頭表達,習作是語言的書面表達,他們之間相似的思維方式,兩者相輔相成,融合促進。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部分學生之所以害怕口語交際,是因為不知道怎樣表達。同時,作文教學也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大難題,難的是學生無從下筆或寫得不具體、不形象生動。因此,我們課題組提出把“口語交際與習作巧妙結合”這一課題,以說促寫,以寫助說,讓學生把習作與口頭表達互相融匯貫通。
一、立足教材,夯實基礎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痹S多課文不僅語言優(yōu)美,而且結構嚴謹,是值得學生學習的典范。作為老師要盡可能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的寫作方法和內容,探究作者選擇素材的意圖,從關注寫作方法到學會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來作文,初步形成讀寫之間的遷移與交融。
如在教學《搭船的鳥》時,我緊扣單元主題“仔細觀察”,通過抓課后第一題進行設計,落實單元語文要素,讓學生明白觀察不僅是用耳朵仔細聽聲音,還要用眼睛認真看,這便是仔細觀察。同時,鼓勵學生在習作練習中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二、說寫結合,活性訓練
口語交際是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關鍵平臺。因此,在教學中,我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一直以來,我都堅持興趣引路、老師引導、學生模仿、自主演譯、扶放結合的原則,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既有樣可學,又能發(fā)揮主人翁的精神,有的放矢。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我還設置了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學生可以向自己的同學介紹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可以向老師或同學提出改正意見或建議,也可以談談自己今天發(fā)現(xiàn)的趣事等,只要內容健康,學生就可以暢所欲言。
同時,我積極嘗試新的教法,通過尋找口語交際和習作巧妙結合的突破口,積極構建讀寫結合的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的習作《這樣想象真有趣》時,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自己思考,按照題目要求編一個故事,在課堂上給學生搭建一個趣味故事會的平臺,并鼓勵學生站上講臺,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講完后讓同學對故事的情節(jié)和語句提出修改意見,再把故事寫下來。這樣做,很大程度提高了學生語言的流暢度和通順度。
三、隨課仿寫,針對訓練
新課標明確指出:“習作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習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我堅持以“大語文觀”為指導思想,積極構建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寫作和口語交際的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與“習作”雙線并進,并嘗試使用隨課仿寫的教學策略。我認真研究課文內容,遵循教材本義,抓住文本特點,確定閱讀和習作教學的課堂整體目標,圍繞單元習作的要求和內容,在閱讀教學中融入本單元習作的一個練寫點,把一篇文章分成幾段話來寫,盡量做到化難為易。在常規(guī)的閱讀教學中,選取與單元習作要求相切合的練寫點,讓學生花幾分鐘的時間進行讀寫結合的即時練習,盡量做到一課一練,一課一得,課課有得。
四、任重道遠,砥礪前行
習作教學既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同時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任務,可謂是任重道遠。教師只有不斷構建新的課堂模式,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融入習作教學;在常規(guī)的閱讀教學中融入習作和口語交際;在習作教學中融入口語交際,形成教學特色,才能教出亮點。因此,我們課題組提出“口語交際與習作巧妙結合的探索”這一課題,在結合現(xiàn)有教學成果和教學實際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索,使口語交際與習作有機結合,高度融合,讓學生兩者兼修,同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竇桂梅.聽竇桂梅老師評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