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之
每一個故事,都對應一段真實的人生;每一個故事,都蘊含力量。名人與精英的“記憶”有人寫,但平凡人的真實故事,對自己和家人也是珍貴的回憶,需要有人幫助他們“收集”起來。
“野性收集”成為年輕人關注的焦點。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收集物品,現(xiàn)代年輕人的收集品類十分奇特、多樣:球星的衣服、奶茶的袋子、圖案各異的筆芯等都是年輕人感興趣的“收藏品”。有的收集物甚至不是一個具體的物品,比如落日、大自然的聲音等,其中,收集故事是很多年輕人的“新寵”。
與蒲松齡收集故事用于出書不同,新一代年輕人是將收集來的故事用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并轉化為當事人的獨家記憶。有的人把故事變成饒舌歌曲、有的人把故事變成漫畫、表情包,還有的人是以泥娃娃的形式將它們固化……多樣的玩法,展現(xiàn)了年輕人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每一個人的故事里,都藏著濃濃的煙火氣和人情味,它們都訴說著平凡人的“不平凡”。
說唱音樂:用歌聲表達情感
“陳學長哦”是一位95后年輕人,平時喜歡寫歌,癡迷說唱。
由于說唱音樂本身需要故事靈感激發(fā)創(chuàng)作,2019年末,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在網(wǎng)上開了一家小店,根據(jù)客戶提供的真實故事創(chuàng)作專屬于講述者的說唱歌曲,沒想到慢慢竟成了一門收益不錯的小生意。
他的第一位客戶是一名來自單親家庭的16歲女孩。由于父母很早就分開了,媽媽帶著她獨自生活。這些年,媽媽努力賺錢養(yǎng)家,并盡可能給予女孩雙倍的愛意,為她創(chuàng)造快樂、幸福的成長環(huán)境。媽媽的艱辛與不易,被女孩看在眼里,藏在心頭,16歲的她覺得自己是“大孩子”了,所以想給媽媽定制一首歌,表達自己的愛和感恩。
女孩對陳學長講述了與媽媽之間的過往:在女孩心中,媽媽就像一位魔法師。有時候,她們會分享讓彼此感到快樂的見聞,說到有趣好玩的地方,媽媽比女兒笑得還歡樂,似乎媽媽才是小女孩;女兒遇到了煩心事,媽媽會認真聆聽,為女兒排憂解難,秒變知心姐姐;有時候,媽媽又“變身”老師,通過比喻形象地讓女兒學到人生道理。她經(jīng)常告訴女兒:“生活就像天上的月亮,陰晴圓缺常有,有得有失則是常態(tài)”……
媽媽在女兒的生活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唯一不變的是每個角色都愛著她。
陳學長的共情能力很強,他意識到,女孩的母親以她的方式,給予了孩子力量和支持,這一次,輪到女孩成為母親的“力量源泉”了。
在歌曲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你用從未缺席的愛填滿了我的世界
就算有時情緒會被難以壓抑的悲傷肆虐
也抵不過有你陪伴過的
那些日夜
你有時像我的朋友聽著我分享快樂的事
有時又像老師告訴我生命有得有失
你在我成長的軌跡中扮演過不同的角色
教會了我為人處世
……”
女孩聽到這首歌后很開心,原本深埋在她心中的情感,現(xiàn)在配上音樂成了動人的歌,終于可以表達出來。而更開心的是聽到歌曲的媽媽。女孩激動地給媽媽播放這首為她定制的歌曲,伴隨著歡快的旋律,歌曲漸入高潮,媽媽聽著聽著忽然鼻尖一酸,眼淚落了下來:兩人相依為命的點點滴滴,孩子都記得。
媽媽說,女孩的這份特殊心意,是她收到過的最棒的禮物。
“沒想到媽媽這么開心、這么激動!”女孩十分感激陳學長。
她們的快樂感染了陳學長,讓他有了更多的思考:故事是有力量的,它能打動人心。
從此以后,他對真實的故事越來越感興趣,兩三年時間里,陸續(xù)收集了500多個故事。
在此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有故事的平凡人,他們希望將藏在心中的情感與難忘的事情表達出來,并且保存下來,留作紀念。
溫暖的故事配上歡快的旋律,能夠將講述者的快樂“放大”,為他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印記;有的人將難過的、不得志的、迷茫的事情“倒出來”,給予苦悶情緒一個發(fā)泄口,讓內心得到自愈。
每一個故事,都對應一段真實的人生;每一個故事,都蘊含力量。
陳學長不想當一個“機械式的故事記錄人”。他認為,別人信任他,才會把故事講給他聽,他希望自己能為他人做一點事。因此,當遇到比較悲傷的故事時,他會在歌曲中努力鼓勵和幫助他們,“如果客戶講述的內容很喪,我會在字里行間穿插一些代表希望的詞,給予他人的生活一點‘光,讓故事的主角聽到歌后能走出迷茫和困境?!?/p>
定制圖案:繪出個性化人生
“迷你是mini”是一位居住在上海的90后自由設計師,學生時期開始對二次元相關領域感興趣。畢業(yè)之后有段時間她待在家,于是便再次拿起畫筆,在線接手繪動漫表情包和漫畫頭像方面的工作。她對二次元的喜愛,讓她的作品更具個性,受到很多客戶的歡迎,“對方給我發(fā)照片和需求后,我對圖片進行Q版化和表情可愛化的重新創(chuàng)作,為他們量身定制符合個性的畫作。”
起初,她把繪畫當成愛好,順帶賺點零花錢,后來,接觸的客戶越來越多,她逐漸意識到自己闖入了一個新世界:一場始于“斗圖”的表情包定制與收集之旅拉開帷幕,她也成為一名收集故事的人。
有一天,mini在接單平臺上收到一位女士的留言:“我要開一家烘焙店,你可以幫我把兩個孩子的模樣設計成店鋪的動漫商標圖案嗎?”
原來,自從這位女士當了媽媽,就希望兩姐弟吃上更健康的食品,于是自己動手給他們做點心,“讓我高興的是兩個孩子都很喜歡吃,他們的喜愛,支持著我一直學習和制作點心?!?/p>
商標設計期間,弟弟是與mini溝通的主要“負責人”,“他給我提了很多修改建議,比如‘姐姐個頭高,要站在他的身后,‘姐姐喜歡草莓蛋糕,要在她的個人圖像上加入一個草莓蛋糕的圖案,‘圖片上要有棒棒糖和雪糕,‘公仔的眼睛還要大一點,顯得可愛一些……弟弟聲音中,帶著小孩子的稚嫩,但語氣就像一個小大人,成熟又認真?!?/p>
小孩子的想法很多,有時候覺得這個主意好,可過一會兒又“反悔”了。媽媽覺得讓mini反復修改有點兒不好意思,但mini并不在意:“設計師修改畫作是應該的,和弟弟聊天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兒。他很開朗,也有想法,我常常覺得,這位媽媽好幸福,有這么好的兩個孩子?!?/p>
讓mini非常感動的是這一家人親情的“雙向奔赴”:孩子們很好,媽媽也很棒,她用勤勞的雙手打造一間甜品店,為孩子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更好的物質條件,還常常告訴他們做人要勤懇。
從此,mini和他們成了朋友。在交往中,mini得知,除了參與商標設計,在店鋪裝修和布置時,兩個孩子也為媽媽出謀劃策,小到瓷磚的圖案,大到店鋪的主要色調,一家人都有商有量。當?shù)赇佂瓿苫居惭b后,兩姐弟和媽媽一起,組裝桌椅、鋪上桌布、掛好照片、擺放飾品……將店鋪布置成一家人喜歡的樣子。
店鋪開張以后,兩姐弟成為“得力小助手”,幫助媽媽做點心、招呼客人,還會拍攝小視頻和照片,上傳到微信朋友圈或者小紅書上。有時候,看到弟弟在鏡頭前津津有味地吃著媽媽做的點心,mini會忍不住點上一個贊。
mini接觸了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她深知創(chuàng)業(yè)不容易??吹剿麄円患胰伺Φ亟?jīng)營烘焙店,她覺得自己的作品也更有溫度了:“我設計的圖案被他們用在店鋪里、產(chǎn)品包裝上,它與他們‘一起奮斗?!?/p>
這個設計記錄的不僅僅是一個關于創(chuàng)業(yè)的人生故事,更是一位媽媽敢于追夢、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溫情故事。
mini越來越覺得給客人們定制手繪動漫圖案這件事有意思了。
以前,人們使用的表情包、頭像、動漫圖案都是現(xiàn)成的,現(xiàn)在,她設計的每一個圖案都融入了客戶鮮明的個性,成為客戶人生中別樣的注腳:“當我用自己的畫作幫助別人凸顯個性、展現(xiàn)自我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幫助別人挖掘個性的人?!蓖瑫r,她希望客戶在使用畫作時,能夠越來越喜歡那個獨特的、真實的自己。
泥娃娃:見證重要的人生階段
楊輔宣的爸爸會捏面人,年輕時,他白天在外打零工,晚上在街上支一個小攤,捏動物、卡通人物一類的面人賣。楊輔宣小時候經(jīng)常在攤位前拿著面人玩,有時候還會向小伙伴們炫耀:“這是我爸爸捏的娃娃!”
回想起童年往事,楊輔宣笑著說:“爸爸是我的藝術啟蒙老師?!?/p>
在爸爸的影響下,楊輔宣選擇了美術專業(yè)??墒钱厴I(yè)后,他打過工、開過店,卻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有一天,他無意中在網(wǎng)上看到色彩繽紛的泥娃娃,腦海里浮現(xiàn)出父親捏娃娃的場景:“揉、搓、捏、拍、拉,一連串的動作下來,一個小娃娃出現(xiàn)在手心上?!蹦且豢蹋瑮钶o宣的心被喚醒,原來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像父親一樣,做一個捏娃娃的手藝人。
于是,楊輔宣前往北京拜師,學習真人化的捏泥技術。
最終,他憑借天賦和熱愛,自行摸索出卡通泥娃娃的捏法,回到家鄉(xiāng)開了一間制作泥娃娃的店鋪。
經(jīng)過不斷學習和實踐,他可以根據(jù)客戶提供的照片,捏出栩栩如生的泥娃娃。他的技藝得到大家的好評,逐漸成了小有名氣的90后民間泥塑藝人。
對此,楊爸爸感到十分欣慰,兜兜轉轉,兒子回到家里,接過他手中的泥娃娃,并開拓了屬于年輕人的新天地。
楊輔宣的小店日漸紅火,為了給兒子幫忙,楊爸爸也學起真人化捏泥技術,楊爸爸驕傲地說:“以前,我是他的老師,現(xiàn)在,他成為我的老師?!?/p>
經(jīng)過燒制的泥娃娃很堅固,好好保存,能放幾十年。楊輔宣的客戶里面,大部分是戀愛中的人:“一般是感情熱烈的時候,會來找我制作泥娃娃?!庇械娜税阉鳛槎Y物,在重要的節(jié)日或紀念日送出去;有的人將它作為家庭重大事件的記錄載體。
在楊輔宣的眾多客戶里,有一對客人讓他最難忘。
開始找楊輔宣的是一位男士,他拿了一張和女朋友的合照,要定制一對泥娃娃作為禮物。過了一段時間,他又來了,重新定制了一對結婚造型的泥娃娃。楊輔宣笑著說:“我覺得挺浪漫的,自己成了他們愛情的見證人?!?/p>
之后有一天,一位女士突然聯(lián)系楊輔宣,給他發(fā)了一張照片。楊輔宣一看,照片中的夫妻,正是以前找過他的那對愛侶,不同的是,這次照片里多了一個小孩。女士還提出了一個小要求:要把寶寶捏得可愛一點,讓他長大后看看自己小時候的模樣。
又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女士給他發(fā)了一張新的全家福:這一回,照片里有兩個孩子,最為明顯的是,之前的孩子長高了,模樣愈發(fā)機靈可愛。
楊輔宣謹遵客戶要求,把兩個孩子都捏得可可愛愛的:“希望我捏的娃娃,能夠陪伴兩個孩子快樂成長?!?/p>
或許,兩個孩子會和楊輔宣小時候一樣,把泥娃娃當成玩具,但不同的是,他們可以指著娃娃對小伙伴們說:“你看,這個小寶寶是小時候的我!”
與這家人的交往,讓楊輔宣有一種奇妙的感覺:“我們是‘商家和客人的關系,在生活中,彼此沒有交集,我甚至不知道他們的真實姓名,在微信朋友圈里,也只是‘點贊之交,但因為泥娃娃,我見證了一個人找到對象、成立家庭、當上父母的人生階段。他們愿意把人生大事告訴我,我也以自己的方式,幫助他們保存了一段人生記憶。”
從業(yè)7年來,楊輔宣捏了上千個泥娃娃,隨著作品數(shù)量的增加,楊輔宣越來越感受到來自這份工作的幸福感和意義感:“記得作家張小嫻說過:‘沒有回憶的人生,未免蒼白了一點。我想,等我的客戶變老了、他們的孩子長大了,在家里看到這個小小的娃娃,回憶起過往的點滴,也是一份美好吧?!?/p>
楊輔宣很高興,自己的作品變成了一把開啟回憶之門的鑰匙,為他人儲存珍貴的人生經(jīng)歷。
有力量的故事
對于普羅大眾而言,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但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值得他們回憶的人生過往。
在時代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當代年輕人平凡生命中的動人點滴,能夠被說唱歌曲、圖畫、泥娃娃等多元化的方式記錄和呈現(xiàn)出來。對于故事親歷者來說,這些載體里,裝載了一段專屬于平凡個體的獨家記憶;對于故事收集者而言,聆聽他人的故事,不僅為自己的生命拓展了寬度和厚度,更在收集的過程中,找到了人生的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