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陽
“打一巴掌給一個棗”,就是講父母與孩子打交道要恩威并施,批評之后要給予情感安慰。但科學(xué)研究顯示,更好的做法是——
“我媽不真誠,好聽話都是糊弄人的,為后面的難聽話做鋪墊而已。我還得假裝不知道,真煩!”
現(xiàn)在,我和女兒諾諾親密無間。接她放學(xué),她一見我就眉飛色舞地說東道西,分享在學(xué)校的見聞,有時也透露一些不能對別人說的小秘密。我很享受這種氣氛,尤其是聽朋友們說到代溝的時候,我心中就會泛起得意的漣漪。
但是,天使都是魔鬼變的,諾諾小時候是一個叛逆性很強的女孩,總是故意跟我作對。我們經(jīng)常冷戰(zhàn),賭氣不跟對方說話,最后總是我繃不住,主動向她示好。我事后反省,冷戰(zhàn)的原因主要是我說話不講策略,顯得不真誠,惹得她厭煩。
比如,為了幫助她進步,我經(jīng)常挑刺兒:“你畫的這是什么呀,樹枝怎么會長在樹根上?重畫!”諾諾聽了很失望,噘著小嘴生半天悶氣。
我改變策略,打一巴掌給一個棗:“今天的聽寫你錯了兩個字,各抄寫5遍,加深一下記憶。但是別的詞語都寫對了,而且字寫得很工整?!敝Z諾還是有被打擊的感覺,只是心理平衡了些。
我受成語“朝三暮四”典故的啟發(fā),決定照方抓藥,先給棗再打巴掌:“老師說這次考試你發(fā)揮得非常好,是班里成績最穩(wěn)定的學(xué)生。不過,作文字數(shù)你沒有寫夠,下回要注意啊?!敝Z諾很開心??墒菐状沃笏妥R破了我的把戲,聽我說到“不過”,就不耐煩地打斷我:“知道了媽媽,我要聽英語對話了?!碧统龆鷻C塞進耳朵。這是吃了棗不想挨巴掌!看來對付猴子的妙招兒,對人類幼崽不管用。
更令我擔(dān)憂的是,諾諾好像越來越不喜歡我這個差評師,能不交流就不交流,能少交流就少交流,甚至連競選班干部這樣的重要信息也對我隱瞞。我有一種被屏蔽的感覺,對諾諾有嚴重的失控感。
諾諾上小學(xué)四年級的一天,我去學(xué)校參加家長會,獲得一個重要信息——諾諾曾和幾名同學(xué)私下議論家長,各倒苦水。諾諾說:“我媽不真誠,好聽話都是糊弄人的,為后面的難聽話做鋪墊而已。我還得假裝不知道,真煩!”
我吃驚不?。盒⊙绢^眼光好毒?。】磥?,以后不能拿她當小孩子看了。
用五個棗來烘托氣氛,接下來的那一巴掌,在諾諾看來就沒有了惡意,她當然會欣然接受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一篇關(guān)于人際溝通的文章,大受啟發(fā)。文章說,美國心理學(xué)家約翰·古德曼做過一項心理學(xué)試驗,他跟蹤調(diào)查多對夫婦多年,觀察他們的相處模式,看哪一種溝通方式能夠讓這些夫婦持續(xù)地感受到幸福,而且這些溝通方式還是預(yù)測夫婦未來生活滿意度的指標。最終,他總結(jié)出人際溝通的“5∶1黃金比例”:如果在溝通中,讓積極贊美與消極批評的比例保持為5∶1,夫婦倆關(guān)系最融洽,幸福感最強。約翰·古德曼強調(diào),“5∶1黃金比例”適用于親子、同事、朋友等親密關(guān)系。
我把“5∶1黃金比例”形象地理解為“打一巴掌給五個棗”。結(jié)合以往的經(jīng)驗教訓(xùn),我預(yù)感,如果先給棗,效果可能更好。
當天晚飯時,聊到半年后的小升初,以及諾諾住校不住校問題,我嘗試使用剛學(xué)到的新技法:“以諾諾的學(xué)習(xí)成績,考上重點中學(xué)沒問題(第一個棗)。諾諾生活自理能力強(第二個棗)、學(xué)習(xí)自覺(第三個棗)、人緣好(第四個棗),加上對住校有美好的憧憬(第五個棗),我支持諾諾住校。我只擔(dān)心一點:諾諾吃飯有點挑食,不喜歡吃青菜(一個巴掌),住校后能吃慣學(xué)校食堂的飯菜嗎?”
“哎呀!我有這么完美嗎?都是媽媽培養(yǎng)得好??!”諾諾大喜過望,熱烈響應(yīng),還不忘禮尚往來地還我一個贊,“放心吧媽媽,挑食的毛病我會改的,比如這樣——”說著夾起一筷子空心菜塞進嘴里,把腮幫子撐得鼓鼓的。
其實,大喜過望的是我:總算找到了對付小丫頭的辦法!
仔細琢磨,“5∶1黃金比例”符合人的普遍心理。誰都希望在交流中獲得贊賞、鼓勵等正面評價,而不是責(zé)備、譏諷等負面評價。當正面評價營造出了融洽的交流氛圍,人就會對別人提出的批評、建議持更開放的態(tài)度。而負面評價會讓人下意識地自保,聽不進別人的批評和建議。諾諾剛剛進入青春期,對負面評價非常敏感,與她交流時,“5∶1黃金比例”非常有效。
形象地說,用五個棗來烘托氣氛,接下來的那一巴掌,在諾諾看來已經(jīng)沒有了惡意,她當然會欣然接受。
夸獎孩子不能走過場,要夸出細節(jié),最好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獨特性
晚上休息前,老公夸我:“今天你的糖衣炮彈打得好啊,一下子就瓦解了諾諾的自我防御體系?!?/p>
我說:“以后你跟諾諾說話,也可以先喂幾個棗?!?/p>
老公連連擺手:“可我手里沒有那么多棗啊!我最不會夸人了,以后這種事你來做?!?/p>
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豈是我一個人的事?我告訴他,夸孩子什么、怎么夸,不是一個技巧問題,而是心態(tài)問題,只要出于真心,深入了解孩子,就能夸到點兒上。
第一,端正觀念,別吝嗇夸獎。
上學(xué)時被老師表揚,上班后被領(lǐng)導(dǎo)肯定,都能讓我們感覺自己是有潛能的、有用的??洫労⒆訉ε囵B(yǎng)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有重要作用,作為家長,我們?yōu)槭裁匆邌菽兀?/p>
第二,學(xué)會含蓄地夸獎孩子。
只會用“你很棒”“你很好”來夸獎孩子,未免顯得單調(diào),不妨嘗試含蓄的方法。比如,晚上睡覺前,諾諾把房間收拾得整整齊齊。我不動聲色地說:“這個辦法好,晚上收拾房間,明天早上起床時心情好。”這就不是簡單地稱贊了,而是深深地認同。
第三,夸獎孩子的獨特性。
夸獎孩子不能走過場,要夸出細節(jié),最好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獨特性。比如,我經(jīng)??渲Z諾:“這個謎語只有你猜得出,別的孩子都不行。”“你畫的畫很特別?!薄霸谖也婚_心的時候,只有你的笑容能治愈我?!彪m然夸張了點,但效果十分明顯,沒有人不喜歡獨一無二的感覺,對青春期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第四,夸獎孩子要講究團隊化。
所謂“團隊化”,就是要強調(diào)孩子在家里的價值。我經(jīng)常對諾諾說:“咱是一伙兒的。我和爸爸是你的堅強后盾!”“包餃子絕對離不開你啊,你搟的面皮最圓。”這些話會讓孩子對家庭產(chǎn)生歸屬感,也是一種含蓄的認同與贊美。
掌握以上四點,還愁夸孩子時沒詞兒嗎?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