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仁亮
摘要:目的 探究對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應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對比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心功能指標(NT-proBNP、和LVEF)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心功能恢復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血氣指標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血壓和心率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不良事件發(fā)生概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病患通氣時間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加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對提升患者心功能有顯著幫助,能夠獲得患者認可,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治療效果;心功能;價值
現代臨床醫(yī)學水平逐漸提升,而老年患者各種慢型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提升。老年中心力衰竭屬于常見疾病,患者的心功能異常導致其心排血量明顯降低,進而導致其出現循環(huán)淤血等情況,使患者的臟器供氧量降低,患者也會因此出現不良反應以及臨床癥狀。心力衰竭是心臟因射血功能受到損傷或長時間負荷超重又或心肌功能損傷導致心室充盈,進而出現體、肺循環(huán)發(fā)生淤血,致使機體組織、器官的血液灌注減少引起[1~2]。臨床中的病理情況是發(fā)生持續(xù)性心肌結構以及功能的改變,水鈉潴留循環(huán)容量增加導致胸腹水,心臟擴大等不良后果反應。心力衰竭作為冠心病臨床發(fā)展的末端,急性肺水腫、心源性休克、心搏驟停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如果不能及時加以治療,容易喪失最佳的搶救時機,進而使病情繼續(xù)惡化,增加致死率。此病具備復雜性、急迫性、特殊性,中老年人群易患有心梗、心肌病等各種心臟疾病,導致患者心肌功能受損,心臟結構和心肌供血能力發(fā)生變化,疾病末期會發(fā)展為慢性心力衰竭。
臨床多用藥物治療,但對疾病發(fā)展的總體控制效果略差。近年來,醫(yī)療技術發(fā)展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被用于重癥心衰的治療,且取得較好療效,能使患者心臟功能得到顯著提升,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本研究旨在探究對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對患者心臟功能恢復的臨床價值,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51~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57±2.25)歲。實驗組女性15例,男性15例;年齡51~75歲,平均年齡為(63.00±3.50)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臨床診斷符合心力衰竭的標準;無嚴重的器官障礙;無腫瘤病者;患者知情且自愿進行治療者。
排除標準:具有心臟移植史、冠脈搭橋史等手術者;合并心臟瓣膜、心肌炎者;伴皮膚感染、胸腔外傷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衰竭者;合并心肌梗死、甲亢、房顫者;合并臟器功能不全、惡性腫瘤及全身系統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治療,包括使用強心劑、利尿劑、擴血管藥、糾正電解質平衡藥物等,根據患者病情使用不同藥物對癥治療??诜劳新鍫枺ㄉa廠家: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J20150044),每次25 mg,每天2次,持續(xù)用藥3個月。使用曲美他嗪(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193050),3次/日,口服治療,每次劑量為20 mg,治療時間為3個月。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使用美國偉康公司生產的S/T-D型雙水平氣道正壓(BiPAP)呼吸機,根據病患的臉型選擇合適的鼻罩,用鼻面罩連接S/T模式,呼吸氣壓為12~22cm H2O、呼吸氣壓2~5cm H2O,潮氣量始終保持在每千克體重8~10 ml,每分鐘10~20次的呼吸頻率,并根據血氣的結果進行調整。
1.3 療效觀察和評價
(1)心功能指標評價。治療前后對患者機體NT-proBNP(B型利鈉肽原)和LVEF(左室射血分數)等指標進行記錄,評價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
(2)對兩組病患的臨床指標進行觀察,包括動脈血氣PaCO2、PaO2、PH。
(3)觀察兩組運用不同干預后發(fā)生不良事件的具體情況,例如醫(yī)護糾紛、醫(yī)患糾紛、護患糾紛等事件。
(4)觀察兩組患者血壓和心率。
(5)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進行評價。記錄病患的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治療前后心功能評價
治療前,兩組患者NT-proBNP和LVEF指標無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NT-proBNP均有下降,且實驗組下降幅度更大;兩組患者LVEF指標均有所升高,且實驗組指標升高幅度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
實驗組血氣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顯示PaO2水平較高,實驗組PaCO2水平較低,數據之間對比存在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治療后血壓、心率比較
實驗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治療時間比較
實驗組通氣時間與住院時間數據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3討論
發(fā)病機制復雜的心衰是臨床心腦血管內科常見疾病之一,是各類心臟病發(fā)病末期的最終體現。臨床尚無根治辦法,常用藥物進行治療,能夠起到緩解臨床癥狀的效果,但總體治療效果一般。疾病易反復發(fā)作,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對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提升不利。
急性左心衰是在原有慢性心臟疾病基礎上出現急性癥狀,水鈉潴留是出現癥狀的主要原因。在臨床中,最常見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包括:冠心病患者、高血壓患者、擴張性心肌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目前,我國處于嚴重的老齡化時代,且老齡化在不斷加重,同時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概率也在逐漸提升,所以,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基數也在不斷升高,患者出現急性左心衰會極大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左心衰的原發(fā)因素多種多樣,屬于心臟疾病的終末期。
目前,臨床中對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療已經不再僅僅是解剖學階段、血流動力學階段,而是逐漸改變?yōu)樯窠泝确置陔A段,可以對患者進行長期的具有修復性的治療。不但改善了治療目標的臨床癥狀,還使臨床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從而使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隨著臨床治療水平的逐漸成熟,采用美托洛爾和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展開聯合治療,能夠得到顯著的治療效果。美托洛爾能夠對心臟β1受體產生作用,隨著藥物劑量的逐漸提升,β1受體的選擇性會大大降低,進而降低茶酚胺的作用,從而控制血壓水平和心率,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臨床療效仍然欠缺。
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是近年來被廣泛用于疾病治療的常見辦法之一。有研究認為,該方法治療心衰可起到較好的效果。與常規(guī)藥物治療相比,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可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有助于改善患者機體缺氧狀況,為基礎治療提供基礎,但仍需根據患者疾病情況及時給予對癥治療才能獲得最佳療效。另外,機械通氣治療,合理調整呼吸機參數,能夠有效提升起到暢通程度,改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情況。結果表明,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常規(guī)治療藥物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進行治療可取得更顯著的治療效果;兩組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前心功能指標相近(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均有所提升,但實驗組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心功能提升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時,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療效更高,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京平.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1):12-14.
[2] 陽小進,汪宇.機械通氣在重癥急性左心衰治療中的價值及可行性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21,59(17):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