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寸英
“凡建立功業(yè),以立品德為始基?!绷己玫牡赖缕沸惺浅晒Φ囊淮蠡?。對于思想尚未成熟的小學生,正確的道德引導非常重要。德育是教育的一大關鍵任務,它應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更應該滲透在日常中。本篇文章將從小學生的德育入手,談談班主任如何在小學教育中滲透德育。
一、重視課堂,守班規(guī)
德育滲透第一步就是要滲透在日常的教學之中。班主任也是任課老師,可以把德育同時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比如在語文學科中,不少課文就是很好的德育教材,可以指導學生們品讀,引導他們體會文章中人物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如在教授六年級《金色的魚鉤》一課,就可以通過品讀文章情節(jié)內容,引導學生體會老班長的那種舍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在學習文章的同時,引導學生學會感恩為自己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生活條件的人。
除了課堂教學時的滲透,還可以通過制定班規(guī)來規(guī)整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如上課認真聽講、不講悄悄話、不開小差、不遲到、不早退、愛護班級衛(wèi)生等,從而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和睦班級,治風氣
在校園生活中,良好的班風、和睦的班級氛圍也是德育工作開展的關鍵背景環(huán)境。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很多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與目光。因此,有的學生常常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通過一些不太好的行為舉止,展現(xiàn)自己的特立獨行。這個時候班主任的引導作用就極為重要,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整個班集體風氣正了,才能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生,一同養(yǎng)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針對擾亂班級風氣的學生,班主任首先可以進行集體教育,指出其行為的不良之處,避免學生爭相模仿。然后私底下與該學生溝通,加強對問題學生的道德教育,并且詢問其原因,了解其行為的理由。最后,還需時刻關注學生的改正情況,若情況嚴重,可以適當與家長聯(lián)系,家校合力,幫助學生改正不好的行為品質。另外,還可以通過班規(guī)的約束、獎勵機制,強化學生遵守班規(guī)的意識,維護班集體的良好風氣,讓班集體變得和睦。
三、豐富活動,重引導
在班級課程中,每周都有一項班會時間,班主任可以靈活運用這一時間段來加強班集體的德育。比如,利用班會時間,開展“遵紀律,懂禮貌”主題班會,通過播放課件,指出學生在生活中亂扔垃圾,遇到老師不主動問好,課間樓道瘋跑等不良行為,再播放小學生易理解的文明禮儀宣傳片,引導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在教育結束后,還可以通過詢問學生感想及今后的行為承諾等方式,再次加強教育效果。
此外,還可以利用節(jié)日開展相關活動,比如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開展感恩賀卡制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同時,將自己的感恩之心表達出來。這些有趣的活動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與動手能力,還能同時開展德育工作,雙管齊下,加深教育效果。
四、班干協(xié)作,強管理
在班集體管理中,除了班主任的直接參與管理,更應該合理設置班干部團隊,讓他們協(xié)作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一方面,班級干部的設置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責任心與協(xié)同能力,更方便班主任及時了解班集體近況,以及個別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另一方面,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使班級風氣更加端正,班級氛圍更加和睦。
此外,可以設置每日值日、每日班長,讓每一名學生都加入班級的管理工作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班集體意識和責任心。也可以通過品德習慣的加分減分制,選出每周的品德之星,推崇榜樣,利用學生們的好勝心,激發(fā)、督促他們養(yǎng)成更良好的行為習慣。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