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彥,杭州市臨平區(qū)社區(qū)學院專職心理教師,心理學碩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論文、優(yōu)質(zhì)課多次獲市、區(qū)一二等獎。
在學校心理咨詢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非主動求助型”來訪者——學生是由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帶至心理輔導室,且來訪者阻抗嚴重,通常不愿意主動訴說。面臨這樣的情況,為了打開學生心靈,更有效地幫助到學生,沙盤輔導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為了更好地助力一位喪親學生的危機干預,以便讓他更快回到校園生活,我用沙盤輔導進行了個案咨詢。咨詢歷時4個月,分為以下4個階段:建立良好咨詢關系,探討咨詢目標;學生表達內(nèi)心情緒,探尋積極行為;學生接納悲傷事件,探索自我療愈;學生整合內(nèi)心沖突,探求療愈鞏固。
小k是一名高一學生,父親在2019年末去武漢的時候,因感染新冠肺炎突然離世,母親原本是全職家庭主婦,父親去世后便開始外出工作。
第一次,小k走進沙盤室,看到面前琳瑯滿目的沙具,驚訝地睜大了眼睛。我告訴他,這里會有一個沙箱,可以用任何沙具制作一幅作品。他對此毫無準備,一直在觀察架子上的每一個沙具。過程中他偷偷瞥了我一眼,我站在他的附近,朝他微笑點頭——第一次沙盤咨詢時我沒有靠得太近,我不想在第一次來訪時因我的存在打擾到他。
他小心翼翼地依次取下了龍、鐵塔、道士、士兵、仙女。他拿起那條龍,眼睛亮了起來,仔細檢查了它的細節(jié)后又看了我一眼,給了我一個燦爛的笑容。我朝他點點頭,我覺得這是與來訪者建立關系的開始。我向他展示兩個沙箱,告訴他可以用手先摸一摸,一個干沙子,一個濕沙子,他可以使用任何他想要的沙箱。
在小k的第一張沙畫作品中(圖1),他把龍放在左上角,山上有一座鐵塔,附近有一個道士,左下角有一個公主。當我在沙畫中尋找困擾小k的線索時候,我首先注意到了龍。我詢問小k對龍的看法時,他立即將其與他的母親聯(lián)系起來,說:“媽媽有時會像龍一樣咆哮。”所有的孩子都會經(jīng)歷爭取自主權的斗爭,對于像小k這樣成長史的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士兵正面對巨龍,準備戰(zhàn)斗。鐵塔是這張沙畫中的另一個重要元素,象征一種面臨四面楚歌時的精神力量,永遠處于守望狀態(tài)。對于小k來說,這可能描繪了他尋找自己內(nèi)在力量的掙扎。對他來說,問題不僅僅是找到自己的內(nèi)在力量,而是幫助他內(nèi)化這個力量,以便他能夠用這個力量來應對他短暫一生中經(jīng)歷的許多創(chuàng)傷。這座山頂上的鐵塔可能揭示著他期待自己內(nèi)部避難所的開啟。
小k在鐵塔旁邊放置了一個道士——他覺得他以某種方式導致了父親的死亡,并且道士可以將其消除。小k放置了一位仙女公主(左下角),這與龍(作為消極的母親形象)形成了一種平衡,在他心里,女性更積極的方面有所展現(xiàn)。也可能代表了他無意識的希望——這個形象可以把父親帶回他的身邊,可以幫助他擺脫痛苦的感覺。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小k已經(jīng)概述了他的任務(與龍的戰(zhàn)斗)、安全港(鐵塔)、敏感度(公主)、以及完成這場斗爭的手段(士兵)。
小k第二周完成了第二次沙盤(圖2),進一步解釋了他的處境。這一次他的局促感降低,交流比較順暢。小k依次取下轎車、軌道、醫(yī)院、士兵、加油站。我們看到了一個顛倒的世界:汽車和卡車翻倒了,一名受傷的士兵準備上救護車。
我詢問這輛黃色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k回答說:“它發(fā)生了嚴重的事故,還沒有修復?!薄展示了他的世界是如何顛倒的,這向我表明了小k的擔憂,即他沒有完全解決問題。醫(yī)院通常是治療的象征,因為它與緊急治療和治愈的地方聯(lián)系在一起。醫(yī)院的存在表明了小k潛意識期望被療愈。通過這幅沙畫,我相信小k向我展示了他內(nèi)心的痛苦,并尋求幫助,這樣的信息是非言語信息。當我向小k表達出來的時候,他表示贊同。沙畫左上方有一個加油站,雖然整體的現(xiàn)場看起來很絕望,但是加油站也代表他有能量可以使用。
父親離世和失去母親陪伴、照顧的感覺對小k來說非常痛苦,而接受治療就意味著他面對心靈痛苦困境的開始,由此,他試圖整合所有被激起的矛盾情緒。在后來的三次沙盤中,小k不斷掩埋和挖出許多物體,有恐龍、外太空人物、受傷的士兵。小k的掩埋行為至少可以表明兩件事:一是被掩埋的憤怒,二是試圖隱藏和保護脆弱的自我。對小k來說,掩埋似乎表明了他的憤怒和他在自我保護方面的努力,以及他對父親去世的一些感受;掩埋活動可能也解決了他母親重返工作崗位相關的失落感。他選擇的埋葬物品很重要,恐龍可能代表了他開始浮出水面并需要遏制的情緒;汽車和卡車代表了他的嘗試;外太空人物代表他感覺有一點兒瘋狂;每次受傷的士兵似乎都在表達小k自己受傷的感覺。
第六次沙盤中(圖3),小k依次取下恐龍、蜘蛛、瓢蟲、蛇、金字塔。他制作了最有條理的一幅沙畫,以一種非常有序、有組織的方式,展示了一定的內(nèi)心深度變化。在第七次沙盤中(圖4),小k仍然使用了龍、鐵塔和金字塔——這些沙具似乎對小k有著特殊意義,金字塔被一群外太空人包圍著。
圖3中,中央的金字塔有一種崇敬的感覺,仿佛他找到了自己內(nèi)心的光芒,這些金字塔中的原始能量以一種全新的、有凝聚力的方式供他使用。這個金字塔似乎與早期小k沙畫作品中的鐵塔具有相同的功能,即一個安全的、受到保護的空間。這次我和小k的交流互動更加自然了,我透過這幅沙畫表達對他的鼓勵與支持,他也大方地肯定了自己。為他營造足夠安全的環(huán)境,可以揭示他最深的內(nèi)心沖突。他的母親跟我說,他在家里直言不諱,并且容易“發(fā)脾氣”。這對小k來說是積極的成長,因為他開始堅持自己的想法。
圖4中,小k在金字塔下埋葬了一個人,他在這里舉行了一場葬禮,表達了對父親去世的一些感受。他說他帶著迷茫無措和孤獨感參加了父親的葬禮。他一直試圖通過不表達害怕來抑制他的害怕,但結果好像適得其反。葬禮儀式感讓小K在內(nèi)心開啟了勇敢面對之旅。對小k來說,龍和太空人可能有助于將遙遠的未來和過去聯(lián)系起來,給他力量。
第八次沙盤(圖5)時,小k想同時使用兩個沙箱,似乎他非常需要用兩個箱子來表達內(nèi)心所有的問題。小k使用了沙盤中所有可以用的工具,來說明和整合他內(nèi)心的眾多沖突。他在使用兩個沙箱的時候全神貫注,沒有說話,完成后深深嘆了口氣。小k使用兩個沙箱的部分動力,可能是無意識地想在暑假前完成盡可能多的任務。這和他對生活更強的適應可能是相關的:班主任反饋說小k更專注于學業(yè)了,他的同伴關系也有所改善了;小k的母親反饋說和小k的互動有所好轉了。
小k用橋將兩個沙箱連接起來,這本身就很有意義。用橋連接似乎表明他有辦法在兩個世界中來回,從內(nèi)到外,從意識到無意識。小k將每架飛機都放在山頂上,在周圍放了蛇、蜥蜴、龍蝦、蜘蛛和魚,在中心附近放了一輛金色的汽車。這輛汽車是小k的另一個重要的標志,是自我的象征;金色與太陽有關,象征自我的內(nèi)在寶藏;這輛車靠近中心,這也證實了小k自己處在中心的位置上。小k放置了兩條軌道作為兩個沙箱之間的橋梁,并讓恐龍游行穿過這座橋。
小k在相反方向的橋上安排了第二個隊伍,由印度勇士、黑人戰(zhàn)士、印第安酋長組成的,這支印度游行隊伍和恐龍面對面。小k清楚地說明了他與恐龍和平相處的關鍵,他自豪地說:印第安人什么都不怕!這支游行隊伍是他潛意識里的所有強大力量,他一直在強調(diào)這些人物面對恐龍時的勇敢行徑。小k離開沙盤室的時候聳了聳肩,咧嘴笑了一下。他用非言語的方式在告訴我,他內(nèi)心的戰(zhàn)斗仍在繼續(xù),但也許是以一種更開放的方式,更能讓人接受的方式。他通過選擇的沙具和使用他們的方式為他的傷口找到了合適的療愈方式。
通過沙盤咨詢,小k的傷口得到了整合,他從喪親傷痛中慢慢走出來,從自我世界中鏈接到周圍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改善了家庭和同伴關系,增加了自尊心,增強了自我界限感,勇敢面對學業(yè)和未來。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