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
對高考備考而言,首先要搞清楚高考“方向”,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否則,就如高考結束,考生說:“高三一年我刷了十幾本理綜資料,自認為理綜訓練的題型、套路已經掌握的挺多的了。然而全國卷命題人反套路反押題能力極強,這卷子出得特別反套路,市面上的押題卷、猜題卷最后一卷我基本上都做了,結果當然是它押什么,全國卷就不考什么……知識點好像也沒有考到,很多我不會的,深深讓我感覺到了什么叫刷題都是白忙活?!崩蠋熣f:“今年的理綜對能力的考查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不僅僅注重對知識的考查,更把考查重心逐漸轉移到能力上。這是高考做出的改變,也是趨勢??赡芤院髮δ芰Φ目疾闀又?。因此,靠‘囫圇吞棗學知識考高分基本不太可能了。”
一、備考目標
高考備考生物學二輪復習承上啟下,是一輪復習備考的升華,是三輪復習備考的保障。其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要求較高,教師要很好地把握講和練的“度”,若講多練少,無疑變成了一輪的重復,若講少練多,則提前進入三輪復習,顯得很“尷尬”,備考雖然沒有“捷徑”,但是如果復習方法科學、策略優(yōu)化、思路清晰,則效率一定會倍增,同時大幅度增分才有保障。那么,對于高考備考中非常關鍵的生物學二輪復習,我們應該如何備考呢?要達到三個目的:(1)從“緊扣教材,夯實基礎”轉入“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連面成體”的模塊復習,對各重點、難點進行提煉和掌握;(2)將第一輪復習過的基本概念、規(guī)律、原理、核心考點、高頻考點運用到實際做題中,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將已經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解題能力,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3)要把握高考題中選擇題、填空題、圖形題、實驗題、列表題等題型的特點和規(guī)律,總結做題方法,掌握解題技巧、解題規(guī)律,并進行反思、總結,以便于更上層樓。為此,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備考中要遵循“六精”原則,即精講點撥、精打細算、精準定位、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精耕細作。
二、高考備考生物學二輪復習策略
(一)精講點撥——形成模式;強化訓練——形成公式
有教法就有學法,有題就有解法,有解法就有“巧解”,有“巧解”就能事半功倍,事半功倍就能點燃學生興趣,點燃學生興趣就能讓學生把學習放在心里,把學習放在心里,就能全力以赴沖刺高考、決戰(zhàn)高考,不留遺憾?!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毖侯}卷、絕密卷、模擬卷,試卷是做不完的,原創(chuàng)題、絕密題、模擬題,題是刷不完的,試題中存在的問題也是講不完的。解生物學習題時總結出一類題的解題規(guī)律和解題技巧,形成模式,進而形成公式,就等于給了學生一張“捕魚的網”。例如,高考模擬題中有這樣一道題:流入海水網箱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包括______。能量流動是核心考點“生態(tài)”中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內容,更是考試的“焦點”,能量流動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功能之一,生態(tài)系統(tǒng)分為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流入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全部的太陽能,而流入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除了生產者固定的全部的太陽能外,還包括人工輸入的能量。人工輸入的能量包括食物中的能量、飼料中的化學能等。搞清楚這個關系,學生遇到“流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包括_____”時,只需要區(qū)分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還是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判斷清楚直接寫答案就行。
當下都流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那么,針對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備考,好的學習方法就要強化訓練、反復訓練,形成公式。再比如,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不是它自己同化的,而是來自上一個營養(yǎng)級,具體歸屬于上一個營養(yǎng)級流動到分解者中的能量。反過來講,上一個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流動到分解者的能量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其自身的遺體、殘枝落葉等,另一部分是下一個營養(yǎng)級糞便中的能量。學生遇到此類習題只需要找對應的糞便量及分解者的分解量即可。在周考、月考、聯(lián)考、模擬考、沖刺考、壓軸考等考試中,要注重概括、歸納、總結,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方法、規(guī)律。
(二)精打細算——聚焦“選1”;聚焦“選1”——更上層樓
“選修1”教材中的內容是必修部分的拓展和加深,涉及的知識是生物學學科發(fā)展的前沿,在高考中選修部分是學生最容易拿分的試題,從各個方面、各個細節(jié)入手,想各種方法幫助學生在熟記的基礎上督促學生從題干中找“題眼”,掌握做題的要點、技巧和方法。
1.勤跟嚴管,抽查落實
雖然《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強調要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但是減少死記并不等于弱化“記憶”,“選1”中一部分知識點需要熟記才能解答相應的高考題,而教師要做的是勤跟嚴管,抽查落實。
2.構建知識網絡圖,形成體系
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圖,以便使知識點系統(tǒng)化,形成體系,例如,在“傳統(tǒng)的發(fā)酵技術”中,先構建傳統(tǒng)的發(fā)酵技術包括果酒、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在劃分果酒制作中包括利用的菌種、發(fā)酵的原理、果酒制作的裝置、制作者注意的事項等,然后再縱向比較它們的菌種、制作原理、制作裝置、制作過程、注意事項的異同點等。
3.講評試卷,37題排第一
每次講評試卷時,先講理綜試卷第37題,學生先講解,教師補充并且拓展,并且要求學生整理試卷時把37題對應的知識點用紅筆寫在試題旁邊,針對學生不理解內容的反復講。
(三)精準定位——核心考點;異曲同工——從易到難
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備考不但要緊緊抓住高中生物學“四大核心考點”,即代謝、遺傳、調節(jié)、生態(tài),而且要在復習備考中打亂核心考點的順序。從容易理解、掌握、應用到難以理解、掌握、應用,從高考中容易拿分到高考中難以拿分,依次復習“生態(tài)、調節(jié)、代謝、遺傳”。核心考點中,相對于遺傳來說,生態(tài)、調節(jié)、代謝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容易在考試中拿分。在二輪備考復習講解理綜試卷生物學部分考題時,按照生態(tài)、調節(jié)、代謝、遺傳先選擇后簡答的順序講解,即先講解理綜試卷中關于“生態(tài)”部分的選擇題和簡答題,再講解“調節(jié)”部分的選擇題和簡答題,堅持一段時間,學生慢慢地就能自然地體會到四大核心考點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在考試中如何解答才能做得又快又準確。例如,縱觀高考真題全國卷II卷對核心考點“調節(jié)”部分的考查,從2013年到2021年9年時間每年都有一道選擇題加一道簡答題,即主干知識年年考?!罢{節(jié)”部分的考查集中在神經調節(jié)部分、體液調節(jié)部分、免疫調節(jié)部分,其中體液調節(jié)部分相對考查較多,屬于高頻考點,體液調節(jié)部分對于“甲狀腺激素”的考查相對較多。
(四)精益求精——構建知識網絡;穿針引線——形成知識體系
高考題綜合性強,層層設障,處處“陷阱”,一不小心就掉“井”里了,所以做題時需要膽大心細、處處留心,需要一雙“火眼金睛”,使其現出“原形”。那么,在二輪復習中就要引導幫助學生自己構建知識網絡,以便于使知識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連面成體。構建知識網絡有助于把高中生物學教材的主線拉出來,然后再用分支法建立一個點實、線清、面廣的生物學知識網絡體系,形成知識體系在遇到綜合性試題的時候才能站到一定的高度去解答習題。在構建知識網絡時利用希沃白板5中思維導圖功能,效果好。
(五)精雕細琢——構建微專題;勝在細節(jié)——解決大問題
二輪復習中,一定要構建微專題。微專題能使考點更加精準化、精細化,既做到對考點的“并聯(lián)”,又做到對考點的“串聯(lián)”;既能突破重難點,又能解決大問題。例如,構建蛋白質專題、氨基酸知識專題、高中生物學知識體系中的水專題、“同位素示蹤法”專題、實驗中酒精作用專題、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措施專題、假說演繹法專題、測定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專題、遺傳與育種專題、物質具有專一性(特異性)專題、“組織水腫”專題、幾種酶的比較專題、曲線表示知識點歸納專題、“穩(wěn)態(tài)”專題、從圖看生物學專題、基因與基因工程專題等。
(六)精耕細作——選用高考真題;重在效率——避免過度訓練
生物學二輪復習備考精選習題特別重要,習題重在加深鞏固學習效果,要避免過度訓練、重復訓練和“機械刷題”現象的出現。選用近五年全國I、II、III卷和海南卷(全國卷不分家,和海南卷同一個命題組)訓練能事半功倍,提高學習效率。我們知道,一份好的高考試卷要經過命題組專家們的精雕細琢、反復推敲、千錘百煉,是經得起實踐考驗的。歷年高考真題在出題思路、難度和考試熱點等方面均和今年考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高考真題兼?zhèn)淠M題的優(yōu)點,避開了模擬題的不足。將高考真題研究透徹,就意味著考生將高考題的“套路”“陷阱”摸清楚了,在考試中可以有效避免,同時也熟悉了高考命題的思路和方式,能科學、真實地檢測自己對核心考點的掌握程度,提高審題、解題能力。在做歷年真題時,不能簡單化,要細細品味其中滋味,一定要有針對性,對核心考點題進行著重練習及反復練習,同時還應弄清每一道錯題,對做過的真題要及時進行反思與總結,才能真正達到做高考真題的效果,真正達到“余音繞梁,而三日不絕”。
三、結語
生物學二輪復習是高考備考復習的關鍵階段,對教師的業(yè)務能力要求較高。一名優(yōu)秀的高三復習備考指導教師應該是優(yōu)秀的高考“教練員”,而不是題海戰(zhàn)術中的“陪練員”,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讓學生重復地、簡單地、機械地“刷題”。因此,在復習中既要遵循“六精”原則,同時又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為學生精準地把握方向,總結提煉解題方法,歸納、積累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