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信息技術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無論是我們的生活還是學習過程,都充滿了信息技術手段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科的發(fā)展也離不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當前,教育的不斷改革,要求各個學科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能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為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服務。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如果數學的發(fā)展過程與信息技術相割裂,將會導致數學知識難以在生活實際中進行應用。簡單地說,數學課程的學習與教學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良好的進步。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融合的促進作用
首先,能有效地豐富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感覺到課堂學習過程令人厭倦,難以接受,因此學習的興趣較低[1]。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可以打破教學的枯燥感,豐富教學方式,比如說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對學生進行教學,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地將教材內容進行拆解,選用網絡上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方式有效地豐富了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內容,讓數學教學過程脫離了課本的束縛。
其次,信息技術的多變和簡潔讓數學教學變得簡單。對高中數學來說,其知識體系相對比較豐富,涉及各個方面的知識點,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復雜計算能力,同時還要求學生具備幾何圖形的轉化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
二、影響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融合的基本因素
首先,高中數學教師缺乏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當前,老一輩的數學教師在教師隊伍中占據很大的比例,這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老一輩的數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不足[2]。同時,對一些快退休的數學教師而言,其信息技術學習的能力相對較弱,盡管學校提供了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方法和手段,但是他們很難較快地掌握并運用,這是當前影響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融合的最大障礙。
其次,傳統(tǒng)教學思想、方式以及方法的影響。當前,盡管在國家層面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案,但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很難完全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方式以及方法。當前,應試教育思想并沒有完全被破除,因為很多教師為了讓學生提高考試的成績,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
三、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融合的具體措施
首先,加強年輕化教師隊伍的建設,促進老一輩教師對信息技術能力的重視。學校在招聘過程中可以擴大年輕化教師的隊伍,如從一些應屆畢業(yè)生中挑選一些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這些數學教師不僅受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培養(yǎng),還具備專業(yè)的數學素養(yǎng)。老一輩數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相對較弱,可以重點培養(yǎng)他們對PPT的運用技能。
其次,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學的方式,提高數學課程整體課堂的學習效率。對教師來說,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融合,主要表現(xiàn)在充分地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手段,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授課。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而不僅僅依靠PPT進行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教師還可以通過視頻或者一些專門的教學軟件和App。教師在講完課程之后,可以打開App,從App中抽選相應的知識點和例題。
對于學生來說,利用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的融合,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融合,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學習資源。比如說,一方面,學生可以針對教師在課堂上所采用的教學視頻進行課下的自主學習,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能有效地復習教學課程、課堂教學的重點。另一方面,學生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從網上搜集一些感興趣的數學知識,通過自主學習擴大對數學學習的知識范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圍繞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兩個方向展開了研究和探索,指出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整合,能有效地發(fā)揮兩個學科的優(yōu)勢。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教師能有效地豐富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發(fā)現(xiàn)數學的趣味性。但當前在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學科融合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影響因素。針對這個問題,本文最后提出了能促進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融合的具體措施。
參考文獻:
[1]曾輝瑞.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整合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7.
[2]侯寶花,張華.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整合實踐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19(8):245-246.
作者簡介:趙書平(1982—),男,漢族,甘肅臨洮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