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重慶一名女生高考失利,未能報考心儀的大學。她在微博上向該大學發(fā)私信,訴說沮喪和迷茫。沒想到,大學官方微博很快以“小作文”回復鼓勵。目前,女生已決定復讀,明年再次沖擊目標。這件事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熱議,很多網(wǎng)友表示有被校方“暖”到。校方面對一位今年無緣該校的考生,沒有選擇忽視,而是及時送上鼓勵,這是對個體的“看見”和尊重。對身處失意節(jié)點的人,多一點理解、體諒、關懷,幫助他們盡快走出沮喪期,重新振作起來,理性做好今后人生道路的規(guī)劃和選擇,是重要的,也是必須的。
觀點一覽
關懷的第一步,正是“看見”。在學霸光環(huán)、名校崇拜、招生訴求之外,包括高校在內的全社會應當有愛心、有耐心地去聆聽失意者的心聲,理解他們的失落與不甘,愿意站在人生和社會的維度鼓勵和引導他們走出低谷期,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去面對一時的失意。這種善意和暖意,不僅能助力一個人走過眼下的困境,也能為他們今后面對生活中的風雨、向他人釋放善意積攢經驗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