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
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而高中生物學教學內(nèi)容在以往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加了實驗內(nèi)容,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對此,在新課標背景下對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進行論述。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生物學;生物學實驗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具備極強的實驗性的綜合性學科,實驗教學是生物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國針對高中生物學教學也明確指出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并對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育標準,不僅需要教師教授給學生初步的生物學實驗操作能力,還需要學校為學生的生物學實驗教學提供更加先進的實驗設備,以此讓學生通過自己對生物學實驗的操作深入了解生物學理論知識,也讓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有效提升。對此,本文針對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對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發(fā)表一些見解。
一、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意義
托爾曼的認知行為主義理論認為,教師需要對教學環(huán)境進行一定的整改,并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將教學環(huán)境中的器械、聲音、顏色、氣味等因素作為中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說,生物學教學不應該只局限于教學課本的理論知識,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并結(jié)合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通過觀察生物學實驗,對生物學知識產(chǎn)生求知欲,以此來有效提升教學質(zhì)量,由此可見,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不僅為學生開辟了全新的學習方式,還能有效提高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質(zhì)量。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學生對生物學實驗的操作知識只停留在文字表達上,并沒有太多的實際操作經(jīng)驗,所以教師應該在學生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時刻監(jiān)督學生的操作,在保證學校的實驗設備以及儀器等財產(chǎn)不被破壞的前提下,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二、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問題
(一)實驗教學課時不足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學校在面對如此繁重的教學任務時,大多數(shù)還是采用應試教育模式,讓學生不斷地進行習題練習,達到強化知識記憶的效果,但是這也導致學生的生物學實踐操作能力有所欠缺。雖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盡量提升實驗課程的占比,但是在實際的生物學教學中由于課程時間緊張,這一教學要求很難實現(xiàn),換句話說,就是由于部分學校對高中生物學教學的課時安排并沒有做出合理調(diào)整,生物學實驗課程與生物學理論課程的課時發(fā)生沖突,導致學生根本沒有機會進行生物學實驗的參觀以及操作,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從而對高中生物學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產(chǎn)生不利影響,不利于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
(二)教師實驗經(jīng)驗不足
高中學生即將步入成年,對知識的渴求程度較高,這也就意味著高中教師需要具備較為專業(yè)的教學方法以及豐富的知識,對生物學實驗教學也是如此,教師需要擁有一定的生物學實驗研究的經(jīng)驗才能發(fā)揮出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但就目前來看,大部分高中生物學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對生物學理論知識有熟練的掌握,但由于自身也并沒有豐富的生物學實驗操作經(jīng)驗,導致教師在實驗教學時因為自身操作能力的限制而使教學水平不盡如人意,不僅如此,教師還無法滿足學生對生物學實驗的求知欲,導致學生對生物學教學實驗產(chǎn)生輕視的心理,從而使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下降,不利于掌握生物學知識。
(三)學生基礎能力欠缺
由于生物學知識都是前人在進行生物學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所以學生如果想進行生物學實驗的操作,不僅需要了解生物學實驗的相關規(guī)則以及實驗設備的操作手法,還需要具備相應的生物學理論知識的支撐才能進行,而高中生物學知識對于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難免會有一部分學生的生物學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在生物學實驗課程中由于對相關知識不熟悉而使實驗無法進行,這明顯與新課程標準中對于掌握生物學實驗知識的要求相悖。不僅如此,由于生物學實驗本身也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教師不得不在學生實驗操作之前進行相關指導,這在無形中就花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導致學生的實驗操作草草了事,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生物學實驗的學習,學生很難通過生物學實驗操作進一步了解生物學知識,導致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并沒有徹底落實。
三、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策略
(一)優(yōu)化實驗教育模式
興趣作為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并思考的動力,是教師應該合理利用的重要因素。而如何在保證生物學實驗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有效提升實驗課堂的趣味性,就是每一位生物學教師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比如,對于“顯微鏡的使用”的生物學實驗內(nèi)容,大部分生物學教師會在學生操作顯微鏡設備之前先對顯微鏡的結(jié)構(gòu)以及作用進行詳細講解,然后再親自示范,結(jié)合自己的操作步驟進行顯微鏡設備的操作流程講解。雖說這一教學流程并沒有錯,但是由于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無法保證學生能夠全神貫注地投入生物學實驗課堂中,對此,教師可以圍繞顯微鏡設備的學習內(nèi)容制訂開放性課題實驗教學,讓學生自主決定顯微鏡設備的觀察對象,并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課題,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優(yōu)化實驗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合理安排實驗課時
高中生物學課程的理論知識較多,導致生物學實驗課程的課時被大幅壓縮。所以,在進行生物學實驗課程教學時需要根據(jù)教學要求,與生物學理論課程進行合理配比,不斷增強生物學教師的實驗教學意識,以此構(gòu)建科學合理的生物學教學體系,不僅如此,生物學教師還需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變化以及國家教育政策的要求及時改進實驗教學方式,以此不斷完善學校的生物學教學體系??偠灾處熞诒WC生物學理論知識教學任務高質(zhì)量完成的前提下,提升生物學實驗的教學質(zhì)量,并將理論與實驗有機結(jié)合,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利用實驗的方式直觀地展示出來,保證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生物學實驗操作中,以此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
(三)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
首先,部分教師深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認為自己在課堂中有絕對的地位,使學生在課堂中只能對教師言聽計從,導致師生之間的對話不平等。其次,我國教育規(guī)模較大,很難保證所有教師都具備符合標準的教學水平,部分教師反思意識較為薄弱,很難發(fā)現(xiàn)自身教學中的不足,導致課堂教學質(zhì)量難以提升。所以高中生物學教師應該及時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意識到“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用于現(xiàn)如今的高中生物學課堂,逐漸彌補自身教育方式的不足,提升教學質(zhì)量。不僅如此,在學生進行生物學實驗操作時,應該重視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在教師合理的監(jiān)督下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成為生物學實驗操作課堂的主要參與者,以此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升教師能力
在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身作則,熟悉生物學實驗操作,為學生樹立榜樣,以此將生物學實驗的相關操作知識傳授給學生。所以,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實驗操作能力,并關注國內(nèi)外的生物學最新理論以及研究成果,以此來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深入研究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意義以及含義,明確課堂教學原則,設計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學學科的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驗課堂中應該適當縮減理論知識的講述時間,在保證有效傳達關鍵知識點的前提下,盡可能言簡意賅地講述生物學實驗的關鍵點,讓學生能夠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實驗操作。
(五)提供實驗課程設備
生物學實驗課程需要相關的實驗設備才能開展,所以在保證實驗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學校也應該給予一定的支持,為生物學實驗課程提供有效的實驗儀器以及相關設備,并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變化及時更新設備,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適量地增加全新的實驗儀器,以此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zhì)的設備保障。比如,生物學實驗課程中最為常用的顯微鏡設備,學校應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中對顯微鏡內(nèi)容的講解選擇最合適的顯微鏡設備,并將原本老舊的顯微鏡放置在標本柜中進行展示,保障學生有更好的實驗學習環(huán)境,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生物學實驗教學作為高中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對學生生物學基礎知識的鞏固,還是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極為有益的。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以及學校過于重視生物學理論知識,使學生沒有機會進行生物學實驗的參觀以及操作,這對于學生生物學知識的學習極為不利。對此,本文對新課標要求下的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進行思考,分析了目前我國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不足之處,并從教育模式、實驗課時、教學觀念、教學能力以及實驗設備這五個方面提出生物學實驗教學質(zhì)量的建議,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劉永.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5):64.
[2]楊志六.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策略的思考[J].考試周刊,2021(22):135-136.
[3]梁小桃.新課程標準下對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思考[J].文理導航(中旬),2021(1):2.
[4]席東鋒.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思考[J].好家長,2020(9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