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餐吧是一種獨特的餐飲模式及音樂形式,它不僅具有餐吧的就餐功能同時又有音樂的審美功能。它把“吃的”和“美的”結(jié)合在了一起,不僅讓人吃得高雅,同時又享受了文化。這種音樂餐吧不同于交響樂、獨奏音樂會等單獨設(shè)置的高雅欣賞場合,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快餐店。音樂餐吧將就餐與音樂相結(jié)合,在這樣特定的環(huán)境下,其通俗的音樂風格受到大眾的喜愛。研究音樂餐吧的音樂風格和音樂功能有助于我們了解在這種環(huán)境下音樂的作用。
關(guān)鍵詞:音樂餐吧;音樂風格;音樂功能
一、音樂餐吧的介紹
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就有歌舞佐食或擊鼓進食的習俗,現(xiàn)代社會則有遍布大街小巷的音樂餐吧、酒吧,各種社交舞會也少不了用美食和音樂來烘托氣氛??梢?,音樂與飲食的結(jié)合早已有之[1]。
音樂餐吧就是集餐飲、音樂、娛樂為一體的新型餐飲模式。其屬于主題餐廳模式的一種,就是除了可以在這里就餐之外,音樂在餐吧中起著重要的裝飾作用。音樂餐吧將餐廳與消費者的關(guān)系進行了重構(gòu),用音樂建立起情感連接,不僅時尚、優(yōu)雅,同時又有情調(diào),這些突出特點成了吸引年輕群體的顯著標簽。
音樂餐吧作為西方文化標準模式被引入我國,并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酒吧已經(jīng)不能滿足一般的廣大人群的需求。有一些人需要一個安靜和溫馨的環(huán)境,因此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音樂餐吧,它也在大眾的接受下將其產(chǎn)業(yè)帶上了風頭正濃的時代。
音樂餐吧是一個文藝的混血兒,在這里可以享受到美食與音樂。因為很多店面都圍繞這一性質(zhì)打造自己的經(jīng)營模式。一般來說,音樂餐吧是采用15小時的經(jīng)營模式,囊括午餐、晚餐、夜宵時間。因為現(xiàn)在生活節(jié)奏加快,這也就讓人們更加注重夜晚時間,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很多人都會帶著親朋好友弄點夜宵,而此時,音樂餐吧就會很受歡迎。音樂餐吧這種15小時的經(jīng)營模式,更是吸引了多種時間段的消費者。
二、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qū)音樂餐吧的音樂風格調(diào)研
(一)概述
筆者調(diào)研了幾家在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qū)影響力較大的音樂餐吧,比如弗拉明戈音樂餐吧、雷達音樂餐吧、巴特6+1音樂餐吧。早期音樂餐吧的駐演區(qū)域設(shè)置非常簡單,通常是一把吉他和一副立麥。駐唱歌手演唱的風格也都較為單一,大都是民謠。到2018年前后,各類的選秀節(jié)目開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大眾媒體音樂也在影響著人們的審美,音樂餐吧就恰恰迎合了大眾對音樂的喜愛。近兩年音樂餐吧的生意也是格外火爆,不論是駐唱歌手還是樂器演奏者都同時具有多種風格,有最早就流行的民謠,還有爵士、藍調(diào)、民謠,還有的音樂餐吧將中國古風的歌曲表演得唯美,夢幻又縹緲。在北京時間晚上八點之后,就是音樂餐吧的營業(yè)高峰期,來這里吃飯的人們坐在演出臺周圍,邊吃飯邊欣賞演員的表演,有時還會參與互動,氣氛非常熱鬧,融洽。
(二)音樂餐吧的音樂風格調(diào)研
當筆者以一個研究者的身份深入調(diào)查音樂餐吧的音樂時發(fā)現(xiàn)它不是一種獨立性質(zhì)的音樂,不像古典音樂、浪漫音樂,或某個民族音樂那樣有著某種特定的音樂形態(tài)。它是一個包含著各種各樣風格的“音樂群”,它和歷史音樂文化有著很多直接和間接的關(guān)系。同時,它在音樂餐吧中的作用也不是獨立的,它與餐吧中的環(huán)境、餐飲、人群渾然一體從而贏得年輕人的喜愛[2]。音樂餐吧除了吃飯之外,音樂的功能是最主要的了。比如,臺下吃飯的人年齡偏大(大概40歲以上)駐唱歌手就會唱一些70年代的懷舊歌曲。臺下吃飯的人年齡在20歲左右,駐唱歌手就會唱一些現(xiàn)在抖音等娛樂APP上流行傳唱度廣的歌曲。因為駐唱歌手演唱的曲目符合大眾消費者的審美,能讓臺下聽眾跟著一起哼唱熟悉的旋律,讓更多的消費者產(chǎn)生共鳴,喜歡這個地方。
(三)西方曲風
1.爵士風格
爵士樂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誕生于美國南部的港口城市新奧爾良,音樂根基來自布魯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
代表作品有《Besame Mucho》,這首歌曲的作者墨西哥女作曲家Consuelo Velazquez,1941年在他探視了一位病重的親友后,感觸到生命的短暫,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美好的生活和愛人,于是創(chuàng)作了《Beseme Mucho 》 這首歌曲。有的人將它翻譯為《熱情相吻》或《吻吧,熱烈的吻吧》,也有翻譯成《深深的吻》的,還可以找到一些其它中文名字,但似乎都不確切。當你在音樂餐吧聽這首歌時,哪怕是一句歌詞也聽不懂,也能被這首歌曲的小調(diào)式旋律,那種淡淡的憂傷和凄美所感染,在音樂餐吧中你和朋友在靜謐的燈光環(huán)境下,強烈地感受到旋律中深深地眷戀和無比的惆悵情緒。
2.藍調(diào)風格
藍調(diào)是一種基于五聲音階的聲樂或樂器音樂。藍調(diào)起源于過去美國黑人奴隸的靈魂樂、贊美歌、勞動歌曲、叫喊和圣歌。
代表作品是《Sunny》,它是Bobby Hebb(鮑勃·赫布)創(chuàng)作并演唱的一首歌,并于1966年錄制發(fā)行。這是一首很經(jīng)典的老歌,是很多歐美人的回憶歌曲,也是當時最流行的藍調(diào)歌曲。這種即興式的演奏方法,在后來也慢慢影響著很多曲風的發(fā)展,例如Hiphop、搖滾、民謠、電子樂等,所以現(xiàn)代流行音樂的根源就是藍調(diào)音樂,這種演唱風格都比較輕松、憂郁、即興性較強。
3.POP曲風
POP是popular的簡寫,意思是流行的、通俗的、受歡迎的、大眾的、普及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流行音樂,又被人們稱之為“大眾音樂”。
《Yellow》這首歌的背景很文藝:在一個晚上,Coldplay樂隊成員錄制專輯《Parachutes》疲乏時,就跑出門與樂隊成員聊天,當時天上的星星格外明亮。坐在一旁的主唱克里斯·馬汀抬起頭凝望著夜空,即興哼出了歌曲的旋律,但是馬汀在為歌曲命名的時候遇到了瓶頸,就在此時,他無意間看到當時錄音室里的斯蒂芬妮的黃色皮膚,于是馬汀立即決定歌名就用《Yellow》。這是一首在一波波的迷幻緩飆吉他音色里隱藏著失重的深情情歌。
4.西方曲風總結(jié)
在音樂餐吧中西方曲風的風格是偏通俗、節(jié)奏感偏強一點的抒情歌曲。因為太過嘈雜的歌曲例如搖滾樂、迪斯科、Hiphop等曲風在人們就餐時不宜演唱,會影響人們就餐時的情緒,還會影響人們的聊天。
(四)中國曲風
1.中國古風歌曲
中國古風的流行歌曲在近幾年更是火爆,古裝電視劇的插曲《涼涼》《知否知否》,還有一些小眾音樂人創(chuàng)作的中國風歌曲也是別有一番韻味?!栋雺丶啞贰秾④娏睢返榷际呛芎玫淖髌?,當然周杰倫是中國風歌曲的開創(chuàng)人之一,從早期的《千里之外》《煙花易冷》《紅塵客?!吩俚健肚嗷ù伞?,無論是作曲還是作詞每一首都是經(jīng)典。
《青花瓷》是周杰倫演唱的一首中國風的歌曲,他將中國的主流瓷器青花瓷作為曲名,將離別之情描寫的像江浙姑娘一樣溫婉含蓄。
在音樂餐吧中能聽到這樣唯美的音樂,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享受。如此清新,優(yōu)雅的音樂能讓在音樂餐吧就餐的人在這樣安靜的環(huán)境下吃飯,聊天,靜下心來欣賞古箏、琵琶、笛子、二胡、中阮、揚琴等樂器演奏出的美妙旋律。這種吃飯就不僅僅是吃飽喝足的層次,而是追求更高品質(zhì)的生活水準。
2.中國民謠
中國民謠,其實并不是一個樂理層次的定義,它更傾向于社會學的定義。我們可以粗淺地認為,民謠就是流行音樂,或著是商品音樂。
在2017年的《我是歌手》,民謠歌手趙雷唱的《成都》也在一夜之間上了微博的熱門話題,一下子引起了人們的關(guān)注。80年代后,民謠受到了國外搖滾樂的影響,所以民謠的音樂層次和意境也就變得更加豐富,從懵懂、青春的校園民謠到細膩、悠長的獨立民謠,民謠一直在向前發(fā)展。據(jù)國內(nèi)某知名音樂平臺2016年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入駐的原創(chuàng)音樂人超過2萬,累計上傳40萬首原創(chuàng)音樂,其中最具人氣的還是民謠歌手,并且在半年銷量最高的付費專輯中,除了周杰倫和陳奕迅的流行樂拿了國內(nèi)一、二名,后面緊跟著的全都是民謠音樂人。
民謠之所以在音樂餐吧中這么受歡迎,幾乎每個音樂餐吧的駐唱歌手都有幾首拿手的民謠主要還是因為它是真的好聽,雖然沒有高雅音樂這么有格調(diào),但是就簡簡單單的一把吉他就能讓人產(chǎn)生共鳴。民謠來自民間,歌曲所講述的通常也是人們生活中的家長里短。有些選題非常貼近生活,歌手也不需要有很高的嗓音條件,只要不是音癡,基本上都能來上一兩句。它的創(chuàng)作題材也基本不受約束,愛情,友情,親情,文化,還有日常瑣碎之事都可以寫進歌曲里。走心的演唱還有接地氣的歌詞都會讓聽者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每個人或許都曾有個“同桌的你”和“睡在上鋪的兄弟”,也會有愛上“野馬”卻沒有“草原”的無奈,離開“成都”帶不走“你”的依戀,在城市里為了“填飽肚子”“談什么夢想”的辛酸。雖然有時歌詞寫得沒有那么華麗,但是就是這些樸實和真誠的語句打動你心底最脆弱的那個地方。
3.中國曲風總結(jié)
音樂餐吧中的古風歌曲大致分為以下幾個特點:
(1)中國風的歌曲多采用五聲音調(diào)式。五聲音階是我國特有的民族調(diào)式。五音的名稱分別為:宮、商、角、徵、羽。
(2)在音樂的編曲上大量運用中國樂器。
(3)歌手運用了中國民歌或戲曲的演唱方式。
(4)歌手在選擇題材方面借鑒了中國古典小說、神話故事,古詩等。
音樂餐吧中的民謠大致有以下幾個特點:
(1)風格偏通俗,沒有學過樂理知識的人也能聽懂。
(2)歌曲內(nèi)容是很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讓人一聽就能引起共鳴。歌詞也經(jīng)常用到大白話,聽起來就像日常的對話,很親切。
(3)旋律曲調(diào)舒緩且不復雜,通常聽上幾遍就能跟著一起哼唱。
三、音樂餐吧的音樂功能
音樂在音樂餐吧中的重要性僅次于吃飯,來音樂餐吧消費的人不僅僅是來吃飯的還有欣賞音樂,享受生活的。有音樂的餐廳就有一種錦上添花的感覺。
(一)音樂的文化裝飾功能
音樂的文化裝飾其實就是音樂對其所在某個環(huán)境的文化進行了裝飾,起到增添文化色彩的作用。而音樂的文化裝飾功能在音樂餐吧中的作用就像調(diào)味劑。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良好的氛圍,就像是生活中的調(diào)味劑一樣離不開人們的日常生活。就像你炒了一盤菜沒有放佐料,無味,也很難吃。但是加上調(diào)味劑就覺得非常好吃一樣,餐吧本身就是用來吃飯的地方,加上了音樂之后,這里就變得有趣,生動多了。
(二)音樂的娛樂消閑功能
現(xiàn)在的城市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吉林大學社會科學院馬天俊博士認為,都市里現(xiàn)代人的每一分鐘仿佛都意味著某種價值,每一場合都仿佛是機會戰(zhàn)場。人和社會角色拼命相互纏繞著,大自然的節(jié)律被遠遠拋在腦后[3]。
據(jù)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布的《休閑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fā)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閑時間為2.27小時,而3年前人均每天還有2.55小時。若以年復合增長計算,每年減少約4%,深圳、廣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居民每天休閑時間甚至只有1.94、2.04、2.14和2.25小時,遠低于美國、德國、英國等歐美國家國民每天5小時的平均休閑時間。在一個壓力如此大的社會中,人們對于如何消閑娛樂的問題也越來越重視了。而音樂餐吧就是一個不僅可以吃飯,還可以消閑娛樂放松的好去處。
(三)音樂的聚集交友功能
餐吧加上音樂往往會吸引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來這里消費,有同樣的興趣愛好就會成為朋友。在音樂餐吧這樣時尚的社交場合當然是聚集交友的好去處。在這里你會認識很多同樣喜歡音樂的朋友,音樂也充當著你我之間交友的媒介,用音樂來促進人們之間的感情,是人們共有的精神食糧。音樂餐吧就是把聽歌從“一個人的孤單”變成了“一群人的狂歡”。音樂餐吧透過“音樂的力量”,構(gòu)建了聽眾、音樂與大眾的橋梁,定義了音樂聚集交友的新功能。
四、結(jié)語
創(chuàng)新思維每天都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手機支付覆蓋了我們的付款方式、高鐵,快速公交讓我們的通行更加便捷,外賣、快遞改變了我們的飲食方式。同樣,音樂餐吧也是以一種全新的餐飲模式出現(xiàn)。新型的餐飲模式不僅給老板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還帶給了消費者一種新的飲食文化。讓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還能享受美妙的音樂。將音樂融入到餐飲行業(yè)的這種新型組合模式讓音樂充分地實現(xiàn)了它在社會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唐榕.食物與音樂的完美結(jié)合——評《我的音樂廚房》[J].中國釀造,2021(4):222.
[2]曹林,蒲亨建.廣州酒吧音樂及其文化背景調(diào)查研究(上)[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4):44-52,4.
[3]王潤平.現(xiàn)代人與酒吧[J].現(xiàn)代交際,1998(7):4-7.
作者簡介:李璐,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專業(yè)音樂教育方向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