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CiteSpace軟件,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收錄的2010年至2021年有關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文獻為數據來源,利用信息可視化技術,繪制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相關科學知識圖譜,并對文獻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根據發(fā)文量、高頻關鍵詞、高被引文獻,分析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現(xiàn)狀、熱點,梳理英語寫作多元反饋研究核心主題的發(fā)展趨勢,以期為英語寫作多元反饋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理論參考。
關鍵詞:英語寫作;多元反饋;可視化分析
作者簡介:黃語蝶(2001.05-),女,浙江杭州人,湖北大學外國語學院2019級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一、引言
反饋是英語寫作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二語習得理論與外語教學研究的主要部分。寫作多元反饋模式是多種寫作反饋模式的結合。近年來,我國英語寫作教學的反饋模式呈現(xiàn)出以教師反饋為主,同伴、網絡反饋為輔的多元化發(fā)展趨勢。
目前,國內對英語寫作反饋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定量研究較少,且大都集中于某一特定反饋類型的研究或不同反饋類型之間的比較研究上。郭翩翩、屈瓊等基于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對國內英語寫作反饋模式進行了可視化計量分析,侯麗娟等則基于Web of Science對國外糾正性反饋研究的熱點和趨勢進行了可視化計量分析。除上述研究外,未能搜索到對英語寫作反饋模式的可視化分析文獻,也未能發(fā)現(xiàn)有關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的可視化計量分析。
鑒于此,本文擬利用CiteSpace軟件對2010年至2021年有關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通過繪制相關科學知識圖譜,分析該領域的研究熱點、重要文獻和研究熱點,有助于進一步發(fā)掘其研究熱點和前沿領域,為英語教學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本研究選取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收錄的2010年至2021年有關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文獻,利用CiteSpace軟件對發(fā)文量、高頻關鍵詞、高被引文獻三者進行分析,主要回答以下問題:
(1)國內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整體情況如何?
(2)國內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熱點是什么?
(3)國內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核心主題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
(二)數據來源
本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收錄的2010年至2021年有關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文獻為數據來源,通過高級檢索功能,以“多元反饋”“英語寫作”或“多維反饋”“三種反饋”“英語寫作”為主題詞,剔除會議、報紙、統(tǒng)治、訪談等不符合專業(yè)研究領域的文獻,篩選后得到相關文獻記錄共101條。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軟件,對獲取的文獻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CiteSpace作為一款引文可視化分析軟件,可以繪制發(fā)文量趨勢、關鍵詞共線、熱點主題聚類、關鍵詞突現(xiàn)、文獻共被引等科學知識圖譜,被廣泛應用于文獻計量學研究。下文將對文獻數據生成的發(fā)文量趨勢圖、關鍵詞共線圖譜及關鍵詞突現(xiàn)圖進行綜合分析。
三、數據可視化分析及討論
(一)研究整體發(fā)展情況
1.發(fā)文量及其年度分布。其研究領域的發(fā)文量和年份分布可以比較直接地體現(xiàn)出該領域的研究水平和發(fā)展態(tài)勢。因此,對發(fā)文量進行分析,能夠進一步了解該領域的整體發(fā)展情況。由圖1可得,總體來說,2010年至2021年,國內英語寫作多元反饋研究領域發(fā)文量整體呈動態(tài)上升趨勢。從時間分布來看,2010年至2013年為該領域的探索階段,相關研究發(fā)文量增長不穩(wěn)定,出現(xiàn)短暫回落,共發(fā)文9篇。2014年為穩(wěn)步發(fā)展期,2014年發(fā)文量共8篇,隨后基本呈上升趨勢,并在2019年達到高峰(共19篇)。2020年和2021年發(fā)文量出現(xiàn)小幅度回落,但均高于14篇,基本呈穩(wěn)定發(fā)展趨勢。
國內英語寫作多元反饋研究領域發(fā)文量呈現(xiàn)上述發(fā)展趨勢的原因主要有:
信息技術的進步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推動了寫作多元反饋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后疫情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師反饋模式無法滿足現(xiàn)有的寫作教學需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形式要求教師結合同伴反饋與網絡反饋,從而實現(xiàn)彌補教師反饋模式中批改任務重、反饋不及時的弊端。人機結合的多元反饋模式由于具有高效、準確度高等特點,逐漸成為英語寫作教學的趨勢。
隨著相關領域理論的不斷豐富和研究的深化,學者不再局限于多元反饋模式應用效果這一角度,逐步從不同的研究視角構建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的應用模型,拓展理論、實踐研究。
2.高被引文獻。文獻的被引量能夠體現(xiàn)文獻的學術價值,被引頻次越高,其學術價值和實際研究作用也越高。本研究通過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進行檢索,篩選出有關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文獻中被引量排列前五位的文獻,分析其共同特點,得出以下結論:
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方面的高被引文獻多聚焦于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對學習者英語寫作能力的影響或促學效果的實證研究,以及英語寫作評價模式的優(yōu)化設計。黃靜、張文霞所著的《多元反饋對大學生英語作文修改的影響研究》為該領域被引量最高的文獻,該研究通過數據收集和實驗分析多元反饋對中國大學生英語作文詞匯、語法、意義等方面的具體影響,并對多元反饋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促學效果作出評價。研究方法則多為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并以前中后測實驗方法為主。黃靜等、劉奕等、李廣鳳、張華均通過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具有積極的促學效果,能夠從詞匯、語法、結構、內容等方面提高學生寫作的流暢性、復雜性和準確性。
(二)研究熱點分析
1.關鍵詞共線圖譜分析。關鍵詞是文獻計量學中的重要指標,可以直接體現(xiàn)文章的核心主題和主要內容。高頻關鍵詞能夠反映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fā)展動態(tài),常被用于確定某一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本文運用CiteSpace軟件,從101篇文章中提取出關鍵詞,得到了如圖2所示的關鍵詞共線圖譜。每一個節(jié)點對應不同關鍵詞,節(jié)點和文字的大小則代表關鍵詞的頻次高低。同時,節(jié)點由不同顏色的圓圈構成,不同顏色對應不同的研究時段,藍色為早期,紅色為近期。
對圖2所示的關鍵詞共線圖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點結論:
(1)高頻關鍵詞“教師反饋”“英語寫作”“同伴反饋”“多元反饋”等節(jié)點與文字較大,綜合其對應文獻內容,可歸納得出:傳統(tǒng)教師反饋與“教師+同伴”反饋、人機反饋、“教師+同伴+網絡”反饋的多元反饋模式之間的對比研究;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對各學段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影響和促學效果的實證研究;以教師反饋為主,與同伴反饋、網絡反饋相結合的多元反饋模式的構建為國內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熱點。
(2)有關學段的高頻關鍵詞為“高中英語寫作”“高中英語”“大學英語”“大學英語寫作”,表明該領域研究的學段主要集中于高中、大學。
(3)“英語寫作”“教師反饋”“多元反饋”這三個節(jié)點的紅色范圍相對較大,說明這四個關鍵詞近段時間提及頻次較高,是近期研究的聚焦方向。
(三)研究核心主題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引用突變強度,即某一研究主題在某一時期內體現(xiàn)出顯著變化的值,可以用于衡量該領域研究的前沿性。本文通過CiteSpace的突變檢測功能,測定2010年至2021年國內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領域研究興趣的突增程度,進而推測出該研究領域的前沿發(fā)展動向與趨勢。
如圖3所示,2013至2016年間教師反饋(2013-2015)、同伴反饋(2013-2014)、多維反饋模式(2014-2016)有明顯的引用突變,說明該階段研究者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教師反饋、同伴反饋、教師反饋與同伴反饋相結合的多元反饋模式的對比研究。如楊麗娟等將60 名非英語專業(yè)一年級研究生分為三組,通過實證研究證明教師反饋與同伴反饋相結合的反饋模式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方面最為顯著。2015年后,在線反饋(2015-2018)、寫作自動評價系統(tǒng)(2019-2020)呈現(xiàn)突變狀態(tài),說明隨著寫作反饋模式理論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和自動評分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進一步得到補充,研究關注點從教師反饋、同伴反饋寫作模式轉向“教師+同伴+網絡”的多元反饋模式。多名學者對結合自動評分系統(tǒng)網絡反饋的寫作反饋模式影響效能展開研究,嘗試構建英語寫作混合式多元反饋模式。李奕華通過實證研究比較單一教師反饋、自動網絡評分反饋和“教師干預+網絡評分”反饋三種反饋方式的效果。結果表明,教師反饋和“教師干預+網絡評分”反饋明顯優(yōu)于單一的網絡評分反饋。2019年至2021年,文本質量(2018-2019)、復雜性(2020-2021)、流利性(2020-2021)、準確性(2020-2021)有明顯的引用突變,說明近年來該領域研究主要聚焦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對學生寫作文本質量及復雜、流利、準確程度的影響。
四、結語
本文以中國知網(CMKI)數據庫收錄的2010年至2021年有關我國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文獻為數據來源,通過繪制發(fā)文量趨勢、關鍵詞共線、關鍵詞引用突變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高被引文獻,厘清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現(xiàn)狀、核心主題發(fā)展趨勢。
研究發(fā)現(xiàn),2010年至2021年,國內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領域的發(fā)文量整體呈現(xiàn)動態(tài)上升趨勢。該研究領域主要有以下研究熱點:教師反饋與其他反饋模式相結合的多元反饋模式的構建;多元反饋模式有效性和促學效果的實證研究;不同反饋模式與多元反饋模式的對比研究。隨著教育技術的日趨成熟,近年來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呈現(xiàn)出與網絡反饋相結合的特點,構建結合網絡反饋的多元反饋模式,探究其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影響和促學效果是未來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發(fā)展趨勢。
厘清英語寫作多元反饋模式研究的現(xiàn)狀、熱點和發(fā)展趨勢,對英語寫作教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有助于相關英語教育工作者進一步豐富其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王程程,李鋼.高頻被引文獻視角下中國經濟學70年的演變[J].區(qū)域經濟評論,2019(5):57-64.
[2]黃靜,張文霞.多元反饋對大學生英語作文修改的影響研究[J].中國外語,2014(1):51-56.
[3]張豪鋒,李海龍.我國教育技術學研究前沿探討:基于核心期刊關鍵詞的共詞網絡與聚類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26-29,39.
[4]侯麗娟,江桂英,趙仕君,杜青青.21世紀以來國外糾正性反饋研究的熱點和趨勢:基于Biblioshiny的可視化分析[J].外語界,2022(1):39-47.
[5]馮佳,王克非,劉霞.近二十年國際翻譯學研究動態(tài)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1):11-20.
[6]楊麗娟,楊曼君,張陽.我國英語寫作教學三種反饋方式的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2013(3):63-67.
[7]李奕華.基于動態(tài)評估理論的英語寫作反饋方式比較研究[J].外語界,2015(3):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