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木同
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巴贊所提出的概念,它充分利用了人的左腦、右腦,通過色彩、圖形等方法,幫助人們進行思考和記憶,使得思維方式形象化,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
一、思維導圖和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之間的潛在聯系
思維導圖是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應用設計,而小學生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正是思維能力養(yǎng)成的重要過程,此階段,不僅是學生思維模式的養(yǎng)成階段,也是數學學習效率提升的階段,對學生以后學習數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好比,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時,它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學習,而思維導圖可以對學生關于空間與圖形的知識點進行脈絡梳理,構建思維模式,利用思維導圖的想象性特點,將抽象的知識形象的展現出來,繼而,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利用思維導圖構建學生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學生可以構建圓柱、圓錐的圖形,建立圓柱、圓錐之間的聯系,梳理先前對圓、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聯系,通過思維導圖進行所學知識的建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思維導圖是學生進行知識構建的有效工具。
二、思維導圖和空間與圖形對構建思維模式的重要性
由于思維導圖的結構與人腦的思維方式相適應,因此,是學生對思維方式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小學數學中“空間與圖形”的學習應用,是學生構建思維模式的基礎所在,通過思維導圖和空間與圖形的結合運用,進而構建學生科學合理的思維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改進自身的認知結構,進而穩(wěn)固學生的思維模式,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學習《圖形與幾何》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構建自己所認識、學習過的圖形和幾何,分別想象出它的模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了解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養(yǎng)成,使得學生可以體驗數學到數學獨特的思維解決模式,教師也可以進行課前的預習,分層進行任務設置,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的情感態(tài)度,體會數學好核心思想,從而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中的應用
結合數學知識點的抽象性、復雜性,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其中,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更是學生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當然也包括圖形的認識、圖形的測量、圖形的運動或變化以及圖形的位置等教學內容,而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使得學生建立前后之間的聯系,建立圖形之間的邏輯關系,使得學生在學習新的內容時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會大大提升。例如,在學習《圖形的認知與測量》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它涵蓋了線段、射線和直線,也包括平行四邊形、梯形、扇形,還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多種認知,而思維導圖便是建立此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之間的教學內容的聯系,通過思維導圖,使得學生不僅復習了舊的知識點,也加深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進程,簡化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思維導圖和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契合度較高
思維導圖具有概括性、有序性、形象性等特點,對于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的學習,本質上是學生對于圖形的認識、關系的理解,這與思維導圖的形象性的特點有著完美的契合點,通過抽象化的知識利用思維導圖形象的展示出來,從而學生抓住學習要點,進行更加有效的理解和記憶,學生通過有序性的思維導圖,使得學生的想象力更加規(guī)范,保證學生邏輯思維的科學性,因此,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要結合思維導圖的色彩和圖像,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培養(yǎng)。例如在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課的教學時,學生可以通過之前長方形、正方形的知識學習,對這一內容進行概括、有序、形象的想象,進而構建科學的思維,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簡易學習內容,掌握課本核心要點。
總之,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的數學教學應用中,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也有助于學生對過往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