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而乾
我的家族多教師,江蘇省泰州市人民政府曾授予我家“教師世家”榮譽牌匾?!爸液駛骷揖?,詩書繼世長”,是我家傳承了幾代的家訓。
從我的曾祖父開始,家中五代每一代都有人從事教師職業(yè)。曾祖高錫爵是清末秀才,廢除科舉制度后,從起初開館教學,到參加創(chuàng)辦時敏中學(今江蘇省泰州中學),走上了教育救國的道路。祖父高及先子承父業(yè),創(chuàng)辦了“求己學塾”,辦學宗旨是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知識,傳承愛國思想,自強自立、奮發(fā)向上,做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祖父的學生遠及高郵一帶。父親高作民畢業(yè)于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母親畢業(yè)于常州女子師范學校。父母一輩子熱愛教育事業(yè),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
我們兄弟姐妹7人出生在教師世家,從小就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無疑是我們的幸福。祖父母、父母的諄諄教導自不必說,家中的書箱摞得小山一般,經史子集俱全,足夠我們研讀了。
讀書學習是我家的主旋律、最強音。我們家特別重視學前教育,我們兄弟姐妹從小以《三字經》《百家姓》以及古代名詩等為主要教材,邊讀邊練毛筆字,邊學習儒家思想和古詩詞,為后來進入學校學習以及日后的成長打下了基礎。20世紀50年代物質還比較匱乏,我們家7個孩子的學費對家里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支出,但父母從未動過讓我們輟學的念頭。他們明確說:“家中再困難,哪怕砸鍋賣鐵,哪怕借錢,也要供你們讀書?!?/p>
父母的決心激發(fā)了我們的學習動力,也成為那段艱苦歲月里我們兄弟姐妹最大的底氣。我們白天在學校認真聽講,晚上我、大妹和二弟在父母批改作業(yè)的煤油燈下繼續(xù)認真學習,歲數(shù)較小的幾個弟弟則在祖母的督促下早早完成作業(yè),睡前躺在床上再背一會兒書。
父母不讓我們在物質上攀比,總是告誡我們:“一個人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精力要用在學習上,用在為社會做貢獻上。講究吃穿的人,是沒有出息的人。”因此,我們只在學習上你追我趕,比成績、比評語、比棋藝、比身體素質……而且是只比較,不爭斗。貫穿我們之間的感情始終是友愛。我們從小就知道,母親最厭煩的就是我們兄弟姐妹之間的爭吵聲,父親對我們最常說的道理之一就是:“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父親平時喜歡引導我們討論一些古人讀書學習、自強不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格言和故事,并以此作為勉勵。家中兄弟姐妹雖多,但始終其樂融融。
我家兄弟姐妹中的4個插隊時,父母反復叮囑:“不要停止學習,學習是每個人的終身大事。”恢復高考后,父母立刻要求我們考大學。他們說:“知識就是力量。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家訓家風代代相傳,我們兄弟姐妹中的4個陸續(xù)考上了大學,兄弟姐妹的子女后來也先后考上了名校,取得碩士、博士學位。
我們家族的后三代人幸福地生活在黨的光輝旗幟下,接受黨的教育和培養(yǎng),雖然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但是愛國愛家、努力工作是大家共同的心聲。家族中先后有10多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學校、工廠、機關、醫(yī)院等不同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為社會服務。
雖然現(xiàn)在我老了,退休了,但我的心不老,遇到什么感興趣的新鮮知識都想學一學。這些年,我在社區(qū)學會了吹葫蘆絲、跳交誼舞、朗誦和音樂指揮。我從小愛寫毛筆字,在書畫上也有自己的心得體會。這幾年春節(jié),每年我都和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們?yōu)榫用衩赓M書寫“?!弊?、春聯(lián)。我的兄弟姐妹們也一樣積極參加各種老年學習班,努力提高自己。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在綿延不斷的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中,我們大家族的家訓“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必將引領后代走上更加輝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