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憂心忡忡地向他的老師求教。
他神色憂郁地說:“我聽說,目前大學生就業(yè)形勢較嚴峻,我真的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么走……”“同學,你完全不必這樣憂慮?!崩蠋煹恍Γo他耐心分析,“其實,你這好比在大霧天趕路。如果你猶疑不前,只作遠觀,見到的自然是一片蒼茫大霧,看不見道路,心里也會產生迷茫感。但如果你將目光往回縮,只看你的腳下,路就會漸漸清晰,霧便幾乎可以忽略了。所以,你只管看準腳下的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腳步所至,清明相隨,又怎會到達不了遠方呢?”
聽著老師的開導,望著老師鼓勵的目光,年輕大學生臉上的陰云漸漸消散。
與其將注意力過多地放在對未來的觀望上,陷入悲觀的境地,倒不如把握住近在咫尺的目標,做好當下的準備。畢竟,一個人的前途,不是“望”出來的,而是“走”出來的。
婉轉行事
客車不緊不慢地向前行駛著,因天氣較冷,所以車窗都關閉著。不一會兒,我聞到一股濃濃的煙味。對煙味最厭惡的我條件反射般回頭,只見后排有一位壯漢正在“吞云吐霧”,嗆鼻的煙味在車內彌漫開來。
車內有乘客咳嗽起來,也有人在咕噥著。許多乘客的臉上都浮現(xiàn)出怨惱之色,只是因為怕生事端,所以大家都選擇了沉默。售票員也不負責任,不予制止。我琢磨了一下,突然靈機一動,推開車窗,霎時,凜冽的風直撲而入。我目測了一下,這股冷風應正好吹到我后座那位“吸煙哥”所在的位置。
此招奏效,很快,“吸煙哥”開腔了:“冷死了,能把窗戶關上嗎?”我做無奈狀搖搖頭:“唉,我也覺得冷,只是等你吸完煙再關吧,我真受不了這煙味啊?!薄拔鼰煾纭苯K于知趣,滅掉了尚未吸完的煙,車內恢復了先前溫馨寧靜的氛圍。
如果擔心直言不諱會讓人生氣,那不妨學會婉轉行事,或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命的舞蹈
一張布滿了草稿的紙片,被兒子隨手丟棄在客廳外的陽臺邊上。紙片靜靜地躺在陽臺欄桿間,成了刺眼的垃圾。突然,一陣風急急猛猛地刮過來,紙片一下子被卷離了陽臺,飄在了空中。
紙片在風里重獲新生,它不再是剛才靜止時令人厭惡的垃圾,它因為“動”而“活”了起來——它在風中自由地翻飛著,像一只飛舞的蝴蝶,看上去頗有趣味。
一陣風,賦予一張原本死寂的紙片以生命的鮮活,使其擁有了令人稱奇的新面貌。
當我們沉陷于慵懶而無所事事或因挫折而一蹶不振時,也需要“一陣風”,讓我們“活”起來,跳起華麗的舞蹈,實現(xiàn)“化腐朽為神奇”的人生逆轉!
山的定義
朋友擅長寫文,我經常去他家拜訪,品讀他的文章。
這天午后,我又去他家,翻閱他的一本小品文集。其中,《山的定義》一文,讀起來很有深意。
“要成為名副其實的一座山,得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特征。其一,一定的高度。要有一種值得世人仰望或者激發(fā)世人攀登的高度。沒有高度,就沒有山。其二,一定的寬度。有了寬度,才足以顯示一座山的襟懷與氣量。其三,一定的硬度。硬度,是一座山的脊梁。雷打電劈,風蝕雨侵,山仍舊經年不潰。其四,一定的厚度。厚度,是一座山的靈魂。因為有了厚度,山才有了它內在的魅力。山的才華與韻味,都藏在它的厚度里……”
“哈哈,你這寫的何止是山,更像是在寫人呢。”讀到這里,我似有所悟?!皩?,你還沒翻頁哦——”朋友輕輕一笑。我聞言,再翻開,一行文字映入眼簾:“一座山,一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