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所作的軟科幻小說,是一部經(jīng)典的人性關懷之作。作品題目突出小白鼠阿爾吉儂,作品的主角卻是查理·高登,全文以其所寫的進步報告的形式展現(xiàn)?;加邢忍煨闹钦系K的查理智商只有68,通過智力改造實驗變成了智商高達185的天才,但卻因為實驗存在的漏洞又變回了心智障礙患者。本文從查理寫的進步報告中錯別字的變化展開分析查理的變化和心境,旁觀查理的一生,探索其自身存在的意義,探討軟科幻中的人性,并從中獲得啟示。
關鍵詞:實驗;軟科幻;人性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寫的軟科幻小說,這是一部錯別字最多,但卻斬獲了“雨果獎”和“星云獎”兩大科幻文學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的作品,以豐富的四維空間模擬了真實的人生??苹眯≌f的重點不在于炫酷的科技和驚人的幻想,而在于人。作者丹尼爾的寫作手法獨具一格,題目突出小白鼠阿爾吉儂,全文卻是以查理寫的進步報告的形式展現(xiàn)的,像日記一樣,主要講述了患有先天心智障礙的查理·高登被選中參與一場改造的實驗,之后他變成了天才,卻因實驗的漏洞,又變回了原樣,這無疑是場悲劇。本文通過他寫的進步報告中從錯別——錯別字消失——錯別字再現(xiàn)這一變化歷程,旁觀他的一生,進一步對人性展開探索和思考。
一、錯別字出場——想“便匆名”
作品的前幾章是查理寫的“近步抱告”,看到錯別字的讀者會一度以為自己買到了盜版書,正文部分也沒有很多的標點符號。繼續(xù)讀下去才明白,查理此時的智商只有68,相當于六七歲的孩童。查理的“近步抱告”是從3月3日開始寫的,不僅寫得短,而且毫無邏輯可言,滿篇錯別字,他會把“變聰明”寫成“便匆名”,把“繃帶”寫成“崩代”,把“大吃一驚”寫成“大吃一斤”,等等。他就像小朋友不會寫生僻字而用漢語拼音代替一樣,純真可愛。查理在一家面包店工作,他善良溫和,熱愛生活,但是他想變得聰明,以為變聰明了就會有很多喜歡他的朋友。在他三十二歲生日的前一個月,斯特勞斯醫(yī)生和他的實驗團隊給一只叫“阿爾吉儂”的小白鼠做了改造手術并取得了極大的突破,查理成為進一步實驗的目標人選,作為首例人類實驗研究樣本。智商提高了的阿爾吉儂,能進行復雜的迷宮測試,查理沒有一次能贏過它,甚至為此討厭上了這只老鼠。但查理此時還不知道科技給予的饋贈,最后會被無情地收回,也意識不到自己作為人的意義。人為什么是人?除了人擁有超越地球上其他生物的智力這一因素之外,還因為人有思維、有道德、有憐憫,有七情六欲。
這是一本軟科幻小說①,即是情節(jié)和體裁集中于哲學、心理學、歷史學或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分支。作者凱斯借助第一人稱對主人公查理的人物精神和思維進行了精準地刻畫,創(chuàng)設了能夠改造人類智商的實驗技術,通過查理的經(jīng)歷和心境的變化來突出對人性的探索。提高智力除了自然演化之外,還有藥物改變、腦部手術、基因改造等人為改造手段,相較于自然演化,人為手段導致的智力突然改變,往往給人帶來一種強烈的驚詫感,像電影《超體》②中,斯佳麗·約翰遜飾演的露西因被注射了藥物,大腦被百分之百開發(fā)。但凱斯選擇了一條比較保守的道路,從查理的進步報告可以看出,這場實驗過程比較“溫和”,查理沒有在手術后突然成為天才,也沒有從天才突然變回心智障礙患者,更沒有駭人聽聞的超能力,而且實驗效果也是有時限的,由查理的變化可預知故事的最后是帶有悲劇色彩的。實驗團隊的負責人斯特勞斯醫(yī)生和尼姆教授相信靠科技能夠拯救世界,作者以此為引,披露了因某些科技給人們帶來的生活困境,而不是向讀者展現(xiàn)技術改變一切的冰冷理念,這體現(xiàn)了凱斯對于人性的關懷與思考。
二、錯別字消失——變聰明
做完手術,查理并沒有馬上變聰明,但他不斷地學習,進步報告里的錯別字越來越少。4月6日的進步報告里,已經(jīng)完全沒有錯別字了。手術之前,查理不記得父母的樣貌、名字,更不記得父母待自己如何,只記得自己是被叔叔帶到面包店的,在那里他有事做,有朋友,感受到的全都是世界的善意。手術后他經(jīng)常做夢,通過夢境逐漸想起了之前忘記的事情:原來母親非常介意他的心智障礙,并因此感到羞恥,想通過生下正常的孩子來證明自己是正常的。他得到的唯一的一點的溫暖是父親給的,但母親比父親強勢,父母甚至因為他而發(fā)生過很多爭吵,再后來有了妹妹,父母便放棄了他,十幾年再也沒相見。他變聰明之后,又慢慢明白了面包店的同事們并不喜歡他,而是肆無忌憚地捉弄他、欺辱他,拿他作為他們撫慰自己那可憐的自尊心的踏板??赡苁侨诵员緪海總€人都不希望自己在別人面前處于劣勢,尤其對方還是個曾經(jīng)隨便就能戲弄的“傻子”。這群“朋友”發(fā)現(xiàn)查理變聰明之后,并沒有為他高興,而是嫉妒他,甚至還有點害怕他,于是他們一起將查理趕出了面包店。他找到了十五年未見的父親,也不敢相認,只幫他理了頭發(fā)。與那些人不同的是,善良漂亮的老師艾麗斯不會輕視他。查理和艾麗斯是相愛的,但他每次想和艾麗斯親熱時,總會感覺以前那個癡傻的查理在盯著他,這讓他感到恐懼。等查理終于有了足夠的智慧去審視自己的人生的時候,卻再一次體驗到被拋棄的痛苦,只有同樣做了手術的小白鼠阿爾吉儂和他是朋友。
查理智商達到了上限時,能夠寫出相當專業(yè)的學術論文,卻沒有辦法和他的心上人像普通情侶一樣相處,盡管他變聰明了,在感情認知方面還像個孩子;他能夠深入進行某一領域的研究,但擺脫不了原生家庭給他的童年帶來的陰影。他說:“我不知道是哪種狀態(tài)更糟糕,是因為不自知而過得簡單快樂,還是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卻感到孤獨?!盵1]122查理對現(xiàn)在這個變聰明了但是沒有朋友了的查理不滿,但又不想變回以前的傻查理,這種頭腦清醒的喜悅與過往經(jīng)歷的酸澀相互交融,混雜出了另一番滋味。為什么變聰明了反而不快樂?其實是因為你有清晰的思維邏輯時,不得不分析別人行為背后的原因,“理解的越多就越痛苦,知道的越多就越撕裂,但是也有著與痛苦相對稱的清澈,與絕望相均衡的堅韌?!盵2]人性是科技也難以控制的領域,一個人就算變成了天才,也擺脫不了復雜的人性帶來的負面影響,誰也說不清做一個孤獨的智者好還是做個快樂的傻子好。
三、錯別字再現(xiàn)——希望“便聰明”
查理的智商從68飛躍至185,科學家們召開了關于這場實驗的研討會。他和阿爾吉儂作為實驗的“成果”被帶到了現(xiàn)場,并看到了自己參與實驗的全過程,尼姆教授激昂陳詞:“查理·高登在接受手術之前,幾乎不能算作是一個人?!盵1]237他好像和阿爾吉儂一樣,也是這群科學家們的小白鼠,而不是人,于是他帶著阿爾吉儂逃跑了。但在這段過程中,阿爾吉儂出現(xiàn)了明顯的退化現(xiàn)象,這只小白鼠開始變得焦躁不安,無法再像以前一樣走出迷宮了。不久之后,阿爾吉儂死了,查理為阿爾吉儂修了座墓碑,他對阿爾吉儂產(chǎn)生了共情,如同伙伴一般。小說題目里“獻花”這個舉動本身的意義體現(xiàn)了人心理的復雜性——查理之所以會把小白鼠阿爾吉儂埋進土里,并在智力已經(jīng)完全下降到無法勝任復雜工作時還記得叮囑別人給阿爾吉儂獻花,就是因為人類獨有的惺惺相惜、愛與悲憫。查理發(fā)現(xiàn)了這場實驗的漏洞,明白自己也會像阿爾吉儂一樣。他在進步報告里祈求著,不要讓他忘記怎么讀和寫。與命運抗爭的努力總是徒勞的,11月9日,查理的進步報告里重新開始出現(xiàn)錯別字了,他把“難過”寫成了“南過”,把“發(fā)瘋”寫成了“發(fā)風”,他看著所有的東西從指尖溜走,感受著自己的變化,開始看不懂自己寫的東西,慢慢又變回了那個傻傻的查理。他對這場效果有期限的實驗是失望的,他還是想變聰明的。世界依舊光明,他卻跌入了黑暗。最痛苦的不是從未擁有過,而是短暫的擁有之后再失去,這短短八個月,查理仿佛過完了自己漫長的一生。
從癡傻到天才再到癡傻,雖然查理對此感到失望,但這個過程并不是毫無意義,查理完成了別人可能傾其一生也無法完成的自我成長,看到了比大多數(shù)人一生所能看見的多得多的風景。他再次去拜訪父母和妹妹,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和家人和解了,也與自己的過去和解了,他重新接納了這樣的自己,不再被原生家庭的陰影左右,自己從中得到了解脫;他領悟了愛情,克服了對愛的恐懼,擁有了愛與被愛的能力,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不再感到虛無。被面包店新店員欺負時,曾經(jīng)那些“朋友們”義無反顧地站出來保護他,查理獲得了曾經(jīng)夢寐以求的友情,他們又能歡笑如常,這群曾經(jīng)欺負查理的人完成了從弱者思維到強者思維的轉變,這種善舉使故事沒有變成徹底的悲劇,留了一絲對人性的希望,同時也表明人性不是由智商高低來衡量的。在完全癡傻之前,查理努力地證明了自己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不是人工創(chuàng)造的產(chǎn)物,不是實驗的工具,他是人,一個擁有自由靈魂、人格尊嚴的人,并以自己的生命為鑒,不讓同病相憐的人重蹈覆轍。查理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強調了科學態(tài)度,實現(xiàn)了人生價值的飛躍。
四、結語與啟示
什么是人性呢?③人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正常感情和理性。因為人類感情復雜,理性又會被感情誘導,所以人性也復雜。作者丹尼爾通過查理從心智障礙變聰明又變回心智障礙這一過程,披著科幻的外殼,直接展現(xiàn)了人性的復雜,也讓讀者看清了世界和人性的真相:它沒那么壞,也沒那么好。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3]中講道:“那時,我還沒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的矛盾,我不知道真誠中有多少做作,高貴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惡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充分懂得了,小氣與大方,怨懟與仁慈,憎恨與熱愛,是可以并存于一顆心中的?!辈槔淼巧线^生命的高峰,觸碰過太陽,也跌入過谷底,喪失了光明,而這一歷程也是每個人的生命縮影:學習知識去探索世界的本源,體會人的復雜性,與所面對的世界和解。所有讀者都是查理這一生的旁觀者,也是當事者。錯字連篇的進步報告給查理的歷程畫上了句號。故事的最后,查理囑咐說:“如果你有機會請放一些花在后院阿爾吉儂墳上?!盵1]286當我們跳出小說本身,去把小說與小說外部的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考量時,這束花其實也是獻給查理·高登先生自己的,更是獻給那些為了科學進步而獻身的人和動物的。
作者簡介:陳小蝶(1999—),女,漢族,山東臨沂人,研究方向為世界文學。
注釋:
①概念引自百度百科,對“軟科幻”的解釋。
②《超體》:呂克·貝松執(zhí)導的電影,法國歐羅巴電影公司出品,2014年上映。
③概念引自百度漢語,對“人性”的解釋。
參考文獻:
〔1〕丹尼爾·凱斯.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M].陳澄和,譯.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勒內·夏爾.勒內·夏爾詩選[M].樹才,譯.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
〔3〕威廉·薩默賽特·毛姆.月亮與六便士[M].李妍,譯.延吉:延邊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