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娟
近年來,中職語文試卷命題多以生活實際問題情境與學習探索問題情境作為考查載體,發(fā)揮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功能。不同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所不同,情境活動也不一樣。下面筆者結合近年來中職單招卷的命題特點和價值取向,反思現(xiàn)實閱讀教學,有效采取針對性措施,真正實現(xiàn)考、教、學一致性,進而提升中職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注重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語文規(guī)律,并且有效運用語文知識。筆者結合中職高考語文試卷命題內(nèi)容,發(fā)現(xiàn)其情境注重“語文實踐活動情境”。具體呈現(xiàn)出以下的一些特點。①注重個人體驗情境。試題設置上注重選取貼近考生現(xiàn)實生活的背景材料,挖掘個體生命體驗。比如,2019年浙江省中職單招卷選取了《匠人須知30條》中的規(guī)定,讓學生談一談“規(guī)定”與“自身發(fā)展”之間的關系。試題任務指向考生個體的生命體驗,注重自身對社會、人生的思考。②注重社會生活情境。如2018年四川卷選取崔兆舉獲得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這一時事新聞熱點,讓學生從崔兆舉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寫一寫自己的感悟。這種試題需要學生關照社會生活,關照社會狀態(tài),從而形成自己個性化見解。③注重學科認知情境。各地的中職單招試卷中都設置了一定的應用文寫作,如2020年四川要求學生寫“攜起手來,共創(chuàng)未來”的倡議書。還有的地區(qū)要求學生以“我的青春,我做主”為主題,給高一新生寫一封信。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學生激活已有的寫作知識和寫作經(jīng)驗。
基于以上特點,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需要設置復雜的情境活動,科學有效地開展綜合閱讀實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綜合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現(xiàn)實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關照高考試題的命題特點和價值取向,結合新課標的精神,對閱讀教學內(nèi)容進行重構。
1.設置主題式情境,讓閱讀教學更加有“序”
從單篇語境走向主題式情境。中職教材注重單元主題的設置,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單元主題,做到課本資源的最大化。同時教師還可以以教材為起點,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與社會實踐中檢驗自己所學,形成自己的見解。由此,教師可以有效地將課本資源轉化為實踐活動內(nèi)容,充分發(fā)掘教材的內(nèi)涵,取得閱讀“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的效果。教師需要注重積極引導,有序規(guī)劃不同類型的閱讀活動,設置主題情境,從而讓學生“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項語文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比如,筆者對中職教材必修一主題單元進行了歸類,形成以下主題閱讀:飛揚詩情、自然心跡、格物致知、千古流芳、精神追求、悲喜人生。通過以上整合,學生形成有序的閱讀學習,并且在實踐活動中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比如,中職教材必修一第一單元和第四單元都為詩歌單元,教師可以根據(jù)這兩個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組織詩歌朗誦、詩歌創(chuàng)造、詩歌展示等綜合實踐活動。同時,教師在活動設置上需要注重對學生不同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
2.設置情境式任務,讓閱讀教學更有“趣”
基于中職學生特點,教師需要科學設置情境任務,讓閱讀教學更有“趣”,讓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首先,注重多樣化的情境任務設置。中職學生有著豐富的校園生活,有著不同技能學習課程,教師可以將語文知識的閱讀與不同學科進行融合,創(chuàng)設具有新意的情境任務,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比如,在進行必修一第二單元“自然心跡”主題學習的時候,圍繞“我為家鄉(xiāng)建設獻計策”的訪談活動,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以下學習活動。①“我是小導游”。你是我市的青年導游志愿服務隊的一員,請介紹家鄉(xiāng)的美食文化、名人事跡。②“我是攝影師”。拍攝家鄉(xiāng)的一處名勝古跡,請以導游的身份為其寫一段推薦語。③“我是評論員”。全市提出鄉(xiāng)村振興工作,假如你是一位村官,結合自己的家鄉(xiāng)寫幾條建設性建議。④“我是設計師”。抓住家鄉(xiāng)的美好風景,拍攝相片,制作成明信片。⑤“我是小記者”。假如你是一名記者,請選取家鄉(xiāng)一位名人,設置相應的問題對其進行人物訪談。
這些語文實踐活動聚焦特定文化現(xiàn)象,綜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五個活動實踐任務結合中職學生不同的特長,要求學生以導游、攝影師、評論員、設計師、記者等不同的身份參與家鄉(xiāng)文化建設,提高中職學生對各種文化現(xiàn)象的認識能力和闡釋自己見解的能力。
其次,重視多元情境,構建進階性學習任務。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巧妙地整合語文基礎知識,有序地讓學生從學知識到記知識,最終實現(xiàn)用知識。比如,在講解“理想之光”這一單元的時候,結合教材的“口語交際”,設置以下進階式學習任務。①閱讀本單元四篇作品,說一說論述文、演講稿、訪談三類文體的特點。②假如你是振華中學的學生,以“做有理想的人”為主題,你會如何給你的同學講解,列出提綱。③學習訪談的特色,選取班級的同學就“理想之光”這個主題,進行現(xiàn)場訪談。學習任務以明曉文體特點為引導、“學習列訪談提綱”“現(xiàn)場模擬訪談”活動為主體,始終立足學生,進階式地完成了“學訪談——寫訪談——訪談表達”。
3.注重情境活動開展,讓語文學習更有“境”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個體獨自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一定的閱讀情境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從而入情入境地進行閱讀思考。
首先,注重活動體驗,進行身份替換,讓學習實踐更有情境性。比如,學習古典詩歌《書憤》和《歸園田居》之后,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探究性實踐活動。陸游一生最大的心愿是恢復中原,而陶淵明一心向往隱居田園。一個是入世志士,一個是出世隱士,假設兩人碰面時會對對方說些什么?以書信體和話劇劇本的寫作格式,寫一篇微作文。學生在這種情境下聯(lián)系雙方的身份,展開合理想象,仔細揣摩剖析人物豐富又復雜的心理,從而深刻地解讀出兩位詩人的情感。
其次,注重生活情境,激活思維,將實踐轉化為閱讀見解。比如,在組織“我為家鄉(xiāng)建設獻計策”的訪談活動時,教師可以具體設置以下生活情境:2020年國慶檔熱門電影《一點就到家》講述了三個年輕人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他們從大城市回到家鄉(xiāng)云南古寨,合伙干電商,實現(xiàn)了改變家鄉(xiāng)的夢想;近日,四川甘孜藏族小伙丁真意外在網(wǎng)絡上走紅,卻放棄了娛樂公司的包裝,“留守”家鄉(xiāng);處于高中階段的你也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有著特殊的情感,請以“我為家鄉(xiāng)獻計策”為題,寫一篇發(fā)言稿,談一談對家鄉(xiāng)建設的合理建議??梢?,教師需要以學生語文學習活動為核心,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文生活情境中體驗語文、應用語文,形成特定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語文教師需要關照語文試題命題特點,立足設置有效情境,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真正提升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
作者簡介:遼寧省朝陽工程技術學校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