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煙 包艷艷
摘要: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其如何與計算機技術實現更好地融合,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诖耍恼略诿鞔_人工智能技術優(yōu)越性的基礎上,討論了如何在人工智能視域下更好地應用計算機技術,以期為今后的相關工作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人工智能;計算機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P18?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12-0056-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目前,計算機和互聯網已經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全面應用,而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發(fā)展,人們對這兩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以往的基本功能已經很難滿足實際需要。由此,人工智能技術應運而生,并且在計算機和互聯網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對于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改進優(yōu)化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當對此做進一步研究分析。
1人工智能技術概述
通過采用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設備將能夠以智能的思維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其不僅涵蓋了常規(guī)的計算機科學和數學兩門學科,為實現模擬人類的不同感覺,往往還需要引入心理學和哲學等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在模擬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對各種系統(tǒng)實施編程加以實現,以幫助人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點問題,以提升人們工作和生活的質量[1]。
當前,計算機網絡仍處于高速發(fā)展時期,其具有瞬息萬變的特點,因此,其對于相關技術的靈活性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由此,具有諸多優(yōu)勢的人工智能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具體來看,人工智能技術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能夠處理多種不確定性問題。由于在一些工作中,人們并不需要對數據模型進行精確描述,因此可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模糊邏輯,處理較為模糊的信息,讓這些模糊信息能為之所用。
二是協作功能較強。目前計算機網絡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層次化格局,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因此可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中的輪循模式,由上層模塊對下層模塊發(fā)送指令進行管理,以此類推,最終完成協作環(huán)節(jié)。在此基礎上,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中的分布型思維,可確保各個層次協同進行工作,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3]。
三是人工智能技術具有自主學習和推理的能力,其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學習低層次數據信息后,即可推理出高層次的數據信息,實現對高層次數據信息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四是具有優(yōu)異的非線性處理功能。通過模擬人類智能的邏輯思維,各種高難度的非線性問題均可迎刃而解。
2人工智能下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現狀
2.1模式識別
模式識別主要是針對視覺和聽覺兩種模式進行識別,其能夠有效增加計算機設備的感知能力,如對文字、語音、手紋等要素進行識別等。同時,其在遙感圖像識別和細胞檢測等方面也得到了較高程度的應用,效果頗為顯著。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有著相似之處,不同點在于,前者在工業(yè)領域的應用較多,后者則更傾向于計算機學科方面的理論,但二者可視為同一個領域的不同發(fā)展方向,且在近幾年都有著較為迅猛的發(fā)展[4]。
2.2人工神經網絡
人工神經網絡又稱為神經網絡或類神經網絡,其在計算機技術中的應用尚處于初始階段,仍有著較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應用過程中,人工神經網絡主要通過各種算法產生的“神經元”進行相互連接。人工智能技術借助于這些算法產生的神經元,即可快速解決非線性問題,且能夠分析各種數據模糊的定性問題,具有大量存儲、處理和分布信息的能力。
2.3專家系統(tǒng)
專家系統(tǒng)目前是計算機中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主要是在人類已經掌握的知識基礎上解決各種問題,由于其以人類知識庫為基礎,因此又被稱為知識基系。目前,專家系統(tǒng)對于解決特殊應用領域的問題非常有效,但其也依賴于相關領域的知識規(guī)則。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專家系統(tǒng)通過對使用規(guī)則進行簡明表述即可實現目標。規(guī)則本身和代碼中的“if”和“then”等存在著明顯的聯系,這有助于解決遇到的各種難題內容。由此,這項技術能夠模擬出相關領域專家對問題的分析解決的全流程,最終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甚至可以達到專家人員無法企及的解決效果。
3人工智能下計算機技術的具體應用方向
3.1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技術
目前,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技術已經在計算機安全保護系統(tǒng)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已經進一步擴展到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設備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仍需要對這項技術的應用做更為深入的分析。以網絡交易環(huán)境為例,其需要通過身份認證檢測個人信息,這就需要對其進行身份識別。目前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是指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在指紋識別技術應用中,其主要通過識別用戶手指部位凸起的指紋紋路,而人臉識別與之類似,只是識別的途徑有所不同。無論是哪種識別模式,其匹配速度都已經非???,一般都在0.1s~0.2s左右。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成熟,預計其可以根據“人的任何生理特征在滿足普遍性、獨特性、唯一性、穩(wěn)定性和可采集性,就可進行信息采集”的原則,來提取用戶的生物特征進行身份鑒定。預計未來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將更加廣泛,且能夠更好地存儲和保護一些較為重要的數據信息[5]。
3.2網絡安全管理技術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與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結合較多,其已經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其中最為常見的則是以下幾方面的技術。
一是入侵檢測技術,在應用這項技術后,其能夠對網絡系統(tǒng)整體進行監(jiān)測和管理,如網絡系統(tǒng)中出現異常情況,會及時發(fā)現和上報處理。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后,這項技術實現了進一步的智能化,在模糊識別系統(tǒng)的加持下,對各種可能的惡意來訪行為進行綜合處理和分析,確保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在遭到破壞之前就解決掉威脅因素。不僅如此,該技術能夠實時篩選異常數據信息,在解決問題方面有著較強的針對性[6]。
二是計算機防病毒技術,這種技術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其主要通過系統(tǒng)自動檢測的方式,確保系統(tǒng)的安全。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實現了自動搜索、快速掃描和自動檢測等諸多功能,不僅能夠及時發(fā)現病毒,還能對病毒的來源和類型等自動進行判斷,并對其進行迅速處理,確保網絡系統(tǒng)的安全。
三是云安全技術。這項技術能夠更快更好地分辨出危險的數據信息,當網絡黑客進行攻擊時,其能夠第一時間對計算機進行安全保護,并及時消除入侵行為帶來的影響。
3.3人工智能在數據庫技術中的運用
如今已經是大數據時代,每天都在產生海量的信息數據,且有些數據信息較為關鍵,因此,研究人員開始嘗試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數據庫技術進行融合應用,取得了較為優(yōu)異的效果。具體來看,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進行。
(1)在傳統(tǒng)的數據庫內引入人工智能專家系統(tǒng),根據數據庫的知識和規(guī)則,創(chuàng)建問題解決系統(tǒng),以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有助于解決多個領域中的實際問題。
(2)提取應用程序內的知識數據創(chuàng)建新的數據庫,新型數據庫與傳統(tǒng)數據庫的模式類似,有助于高效處理各種問題。
(3)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的推理能力,在傳統(tǒng)數據庫中應用智能算法,以便隨機激發(fā)出相應的規(guī)則。而在激發(fā)規(guī)則的過程中,記錄數據庫的各種狀態(tài),這樣在后續(xù)的工作中如需要特殊功能,即可通過查詢搜索加以實現。
(4)訓練人工智能進行深度學習,分析并提取數據庫中的隱性邏輯,創(chuàng)建新的語義網絡,利用語義網絡即可進行類似數據庫的推理工作,確保數據推理更為準確合理。
3.4在計算機輔助管理中的應用
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后,計算機輔助管理能夠實現智能化的管理。人工智能技術起到的重要作用是解決相關知識內容的形式化、訪問和調用。在知識內容形式化后,即可表示管理方法和深度學習內容,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達到相應的效果。以電力系統(tǒng)為例,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能夠對電站鍋爐的工作情況進行有效控制。
3.5在醫(yī)療行業(yè)進行自主判斷
當前,人工智能下的計算機技術在醫(yī)療行業(yè)也有了顯著的應用,通過這些技術,能夠有效彌補以往醫(yī)療行業(yè)中存在的不足,提升診斷水平。如對一些患有疑難雜癥的患者,即可采用醫(yī)療診斷程序中的人工智能技術對其病情進行概率分析,不僅能有效提高醫(yī)療水平,也能提升診斷的準確率。不僅如此,還可通過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在線遠程醫(yī)療診斷系統(tǒng),通過國內外相關的案例資料進行補充,以提高治療的針對性,提升治愈率。通過這種方式,相關的病例數據信息得到了有效共享,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能夠做到有跡可循。
3.6利用人工智能下的計算機技術實現自我控制
隨著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目前其在遠程控制方面已經得到了顯著的增強,應用范圍也進一步擴大。以航空器領域為例,其可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對航空器的運行情況進行有效控制。確保航空器能夠主動測算自身的行動,當遇到意外情況時,能夠主動采取措施抵御風險。同時也有助于讓地面控制中心有效控制航空器的軌跡,如發(fā)現異常情況,則可運用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進行有效調控,必要時采取緊急制動措施,及時修復存在的問題。
4 結束語
總體來看,人工智能下計算機技術有著多方面的運用路徑,對于各行業(yè)的發(fā)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從目前分析,這些技術的應用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為此,相關技術人員應當緊密結合發(fā)展趨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計算機技術的水平,確保這些技術在今后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實現計算機系統(tǒng)的高效運行。
參考文獻:
[1] 段頊.計算機應用的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1(3):183-184.
[2] 常春燕.新形勢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創(chuàng)新實踐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8):191-192.
[3] 張清彬,王大山.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制作,2020(24):75-76.
[4] 唐宇.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9):107-108.
[5] 苗偉娟.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13):260-261,269.
[6] 冉憲宇.關于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7):7.
【通聯編輯:唐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