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純
[摘 要]在小學趣味田徑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設計具有趣味性的運動內容和活動,能夠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小學生的直觀思維比較敏感,對趣味性活動有濃厚的參與興趣。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為學生設計更多適合的趣味性運動,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訓練體驗,提升體育學科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田徑;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09-0049-03
小學生對體育游戲、比賽等內容比較感興趣,教師在田徑運動訓練中適時融入趣味性的活動內容,能夠獲得更好的助學效果。如整合趣味田徑教學資源、梳理趣味田徑執(zhí)行方法、設計趣味田徑合作活動、延伸趣味田徑訓練等策略,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運動訓練的機會。因此,教師要有學情調查意識,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階段展開創(chuàng)新探索,提升教學的適切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運動,在趣味運動體驗中提高身體素質。
一、整合趣味田徑教學資源
小學田徑運動項目眾多,教師要對田徑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執(zhí)行、教學評價等方面做出科學評估,設計有效的訓練方案,使學生積極參與訓練,在多重訓練體驗中發(fā)展學科的基礎能力。同時,學生對田徑運動訓練有個性追求,教師不僅要做好教學的對接工作,還要積極展開創(chuàng)新設計,將一些趣味性的運動內容融入田徑教學之中,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訓練體驗。
在田徑教學中融入趣味性運動內容,教師要有整合意識,收集生活中適合的趣味性運動資源,以成功對接學生的運動認知,激發(fā)學生運動的興趣。如在短跑教學中,教師可播放一些民族樂曲,讓學生伴隨樂曲進行運動或者身體律動,使學生享受到運動的樂趣。又如,在韻律操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要求學生模仿一些動物的動作。這樣就將韻律操訓練變成運動表演,有效營造了訓練氛圍,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順利地完成運動訓練任務。為調動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教師可先鼓勵學生設計一些體育游戲活動并現(xiàn)場演繹,通過合作互動的形式進行展示;然后組織學生展開互評活動,推選出一些典型的游戲活動作為田徑教學的保留內容,為學科教學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整合趣味田徑教學資源,教師在充分發(fā)揮自身指導作用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的參與。如果能夠組織學生參與趣味田徑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同樣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教學資源。如對傳統(tǒng)田徑運動形式的信息收集,學生大多會積極響應,并通過多種渠道進行信息收集整理。如陀螺、跳繩、踢毽子、跳房子、蛙跳、捉迷藏等傳統(tǒng)的體育游戲,學生對這些體育游戲有特殊情結,故其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高。同時,學生在信息的收集與整理過程中能夠獲得一些活動經驗,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上述教學,教師從不同角度收集與整合趣味田徑的教學資源,豐富了學生的運動體驗,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學生對這些趣味田徑運動有比較高的認同感,教師課上放權給學生,要求學生展開創(chuàng)意設計和探索,能獲得好的助學效果。學生是學習主體,也是運動主體,教師基于學生實際展開教學設計和組織,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運動設計活動,符合學生的運動訴求,提高了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
二、梳理趣味田徑執(zhí)行方法
學生對趣味性的運動內容有特殊的參與興趣,教師要對學生的運動特點和心理訴求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做出科學的教學設計,給不同的學生準備不同的運動項目。將體育游戲和競賽適時融入田徑訓練之中,能調動學生參與田徑訓練的熱情。因此,趣味田徑教學要突出一個“趣”字,基于學生的運動興趣設計教學。在對體育游戲和競賽等活動進行選擇時,教師既要對其制約因素有清楚的了解,也要對趣味性游戲的投放時機做出準確判斷,以提升學科教學的品質。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針對學生的運動情況,適時融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戲或競賽,能夠起到明顯的激發(fā)作用。如在原地跳遠的教學中,教師設計這樣的體育游戲:“男生與女生分別成立小組,女生組與男生組相距10米,形成一一對應的關系。男生組和女生組同時進行蛙跳,如果男生組在終點前追上女生組,則男生組贏;反之,就是女生組贏,輸?shù)男〗M要受到一定的懲罰?!苯M織開展這樣的體育游戲,學生興趣高漲,操場上運動氣氛濃烈。教師指導學生展開分組對抗賽并講解具體規(guī)則,對出現(xiàn)的個別問題及時予以解決,讓學生自然進入比賽狀態(tài)。同時,教師要求輸?shù)舻谝粓霰荣惖男〗M自行組成比賽對子,以增加比賽的對抗性。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展開操作,參與比賽的熱情更加高漲。
教師出示田徑運動任務后,學生會積極參與,如果田徑運動任務帶有趣味性,學生執(zhí)行的力度會更大。如教師可將障礙跑與游戲相結合,讓學生自行制訂比賽規(guī)則,分組進行障礙跑訓練。為激發(fā)學生的訓練熱情,教師出示制訂比賽規(guī)則的任務,鼓勵更多的學生行動起來,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運動素質。學生對單純的跑步沒有興趣,一旦融入游戲因子,其激發(fā)興趣的效果便大不相同,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在學生進行運動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運動情況及時跟進觀察,適時給予評價,激發(fā)與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
上述教學,教師設計趣味性的游戲比賽活動,成功調動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從學生的運動表現(xiàn)可以看出,教師切實把握了學生的運動心理,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形成深刻的運動體驗。同時,小學生大多好勝心強,教師抓住學生的心理展開教學設計和組織,自然能夠使學生產生運動內驅動力,積極地參與運動。
三、匹配趣味田徑運動強度
設計體育訓練時,教師不僅要關注訓練的內容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還要對學生的運動負荷進行科學評估,對運動強度做出準確判斷,給學生提供最適合的運動方案。田徑運動帶有機械性的特點,很容易形成運動枯燥感。教師適時引入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不僅能夠調節(jié)學生的運動心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和運動量。無論什么樣的運動,唯有適度、適量、適時,科學設計運動強度,才能獲得運動訓練的最佳效果,提高學生參與運動訓練的熱情。
如在耐力跑運動中,學生大多沒有主動參與的熱情,因為耐力跑本身比較枯燥,且訓練強度大,很多學生常常打退堂鼓。為此,教師設計輔助運動:“先自行成立運動團隊,然后自由尋找比賽對手,自主商議比賽規(guī)則,并設定輸贏獎懲標準,最后由老師進行裁判?!睂W生對自行成立運動團隊非常感興趣,于是在教師布置任務后,很快就成立了團隊。在選擇比賽對手和制訂比賽規(guī)則時,一些團隊出現(xiàn)分歧,教師適時介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確保運動比賽順利展開。因為是自主商議比賽規(guī)則,學生能夠接受和積極參與,設計的運動強度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運動比賽開始后,教師展開具體調動,使體育訓練順利展開,學生從中獲得的訓練認知是多元的。
學生對趣味田徑有較高的接受度,教師要注意調整教學方案,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田徑訓練。如在跳躍運動中,教師可適時引入一些游戲活動,讓學生比一比誰跳得更遠、更高,或者增加一些花式動作,協(xié)助跳躍。學生對這樣的運動訓練比較感興趣,自然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最后,教師鼓勵學生介紹運動經驗,給其他學生帶來更多的運動啟示。
上述教學,教師放手讓學生自行組建運動團隊,學生對此積極回應,從而將運動訓練推向高潮。學生大多有獨立運動的訴求,教師要求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展開運動比賽,無疑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同時,田徑運動帶有機械性,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厭倦感,教師適時進行教學調整,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自然能獲得好的運動效果。
四、設計趣味田徑合作運動
趣味田徑運動的內容眾多,教師要精心篩選,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積極探索,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將體育游戲融入田徑運動中,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其助學效果也會更突出。因此,教師要對體育游戲的操作程序、客觀條件、制約因素、組織安排等方面進行深度研究,使學生形成深刻的運動感知和體驗。特別是傳統(tǒng)體育游戲的融入,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訓練體驗,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體育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開展的游戲和競賽活動大多帶有合作互動的性質,有利于學生接受和參與。為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教師結合學生的運動興趣展開設計,能夠形成教學亮點。如投擲壘球的運動,教師先為學生示范,并對其技術動作進行詳解,然后讓學生自主訓練。在一番訓練后,學生出現(xiàn)運動懈怠,于是教師進行引導:“壘球訓練的形式比較單一,請大家發(fā)揮想象,設計一個和壘球有關的游戲,然后參與展示,進行集體評選?!睂W生聽說要進行運動訓練創(chuàng)意設計,都表現(xiàn)出極高的參與熱情。有的學生設計了壘球投準游戲,即借助籃球設定目標,以不同距離展開投球比賽。也有的學生設計推壘球跑比賽,即用壘球棒推動壘球賽跑。教師對學生的創(chuàng)意設計進行評價,并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促進學生的運動訓練順利進行。
趣味田徑運動大多帶有合作意味,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訓練需要進行優(yōu)化設計,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運動,全面提升學生的運動訓練效果。如將游戲引入長跑運動中,教師組織學生設計長跑方案,讓學生根據方案展開運動。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運動品質,又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設計的運動方案雖然適合性高,符合他們的心理需求,但教師也要適時調整,以提高訓練效果,讓學生獲得更真切的訓練體驗。
上述教學,教師要求學生自行開展運動游戲和設計運動方案,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訓練體驗。以往學生習慣于接受教師的安排,很少有設計運動方案的機會,教師的信任和支持給予了學生動力,他們特別珍視這個機會,充分發(fā)揮個人所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進行技術指導,對學生的個性設計給予客觀評價,這樣能給學生帶來強烈的心理觸動和新穎的學習體驗。學生的運動思維活躍,教師切準學生的運動脈搏展開設計和組織教學,自然能夠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五、延伸趣味田徑學科訓練
對于田徑運動訓練,教師要有延伸意識,針對學生的訓練實際及田徑運動開展的條件,給學生設計一些生活實踐性的運動任務,激活學生的運動思維,使學生自覺進行運動訓練,在對接生活的體驗中發(fā)展學科認知。如遠程教育、親子運動、生活活動、社會運動等,與學校的田徑教學密切關聯(lián),教師要結合社會資源展開教學設計,給學生帶來實踐性的運動體驗,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
田徑訓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教師結合學生實際設計運動方案,能夠獲得學生的積極響應。如在接力跑訓練中,教師設計不同距離的接力跑項目,有自由組合、抽簽分組等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接力跑的興趣。學生參與比賽的熱情高漲,教師也參與學生的接力訓練和比賽活動,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運動動力。在運動訓練結束后,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外訓練任務:“與家人一起接力跑,把運動情況以照片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然后篩選出有代表性的照片進行展覽?!睂W生與家長及時溝通,順利開展家庭接力跑運動,相關的照片也不斷傳來。
生活中有不少的游樂活動,將這些游樂活動與田徑運動相結合,能夠豐富體育運動形式。如捉迷藏與跑步相結合、跳房子與跳遠相結合等,能夠產生新的運動形式,學生對這些運動形式的認同度較高。學生對新的運動形式有期待,教師進行相應設計,自然能夠順利啟動學生的運動思維,使學生獲得新的訓練體驗。
上述教學,教師設計自主比賽活動,特別是設計運動照片收集的任務,給學生帶來了心理觸動。學生對田徑運動缺少深刻、全面的認識,教師利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活動,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訓練體驗,自然能夠獲得好的運動效果。這樣拓展學生的運動視野,設計生活化的運動項目,符合學生的運動需求。同時,教師從學生的運動基礎出發(fā),積極推出個性化的運動任務,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獲得了好的運動效果。
總之,將趣味性游戲活動、比賽等融入田徑教學中,符合學生運動訓練的需求,具有極為廣泛的實踐價值。因此,教師要有整合與創(chuàng)新意識,對趣味田徑的教學資源展開整合處理,對趣味田徑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推動體育訓練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同時,教師還要對教學條件和學生的訓練意識進行深入調查,將田徑教學與趣味活動有效對接,以提升教學的對接性,激發(fā)學生的訓練熱情,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