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良 劉紀新 吳珺
“你覺得文中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主人公終于有了自己的小貓,你有養(yǎng)過什么寵物?”5月7日晚,新邵縣釀溪鎮(zhèn)第三小學二年級辦公室內,語文老師劉娜娟拿著剛寫完的教學詳案,不停模擬上課場景,思考如何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正確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點。
詳備教案,預演課堂,這一好習慣從劉娜娟踏入講臺的第一天起,已經堅持20多年。1998年從邵陽師范畢業(yè)后,劉娜娟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名普通的鄉(xiāng)村教師。面對一雙雙懵懂渴求的眼睛,她深感責任艱巨,立志要上好每一堂課。
“清楚記得在《鳥的天堂》這一課,孩子們對‘一顆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感覺很茫然。甚至有孩子上課問,天堂是什么樣子?”劉娜娟沒有答上來——教學目標中沒有提到需要教學這個內容。
這次插曲后,劉娜娟在每次寫完教案后,都會預演幾遍課堂,不斷揣摩孩子心理,尋求讓課堂出彩的方法。
與別的教師不同,她的教案也不是將知識進行照本宣科,而是綜合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學生素質、教學時長、難易程度等實際情況,不停修改、反復琢磨,才最終明確課程內容中的教學重點、難點。一個學期下來,劉娜娟起碼要寫上六七本教案。
憑借苦練“內功”、苦修本領,劉娜娟的講課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歡迎。她的公開課多次被評為省、市優(yōu)質課。她也被評為邵陽市小學語文骨干老師、新邵縣培訓團隊學科專家、縣優(yōu)秀國培專家……漸漸地,劉娜娟教育的學生,不僅僅有可愛的孩子,還有很多新進教師。
2019年,劉娜娟加入新邵縣國培計劃,從一名學習者升級為一名培訓者,為全縣的國培學員進行培訓主題、課程設計、成果凝煉及示范效果,讓參培學員在一陣陣“頭腦風暴”中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與舊有經驗。
新邵縣大新鎮(zhèn)中心小學劉夢萍是最好的受益者。2017年,劉夢萍作為免費師范生畢業(yè)后,分配到大新鎮(zhèn)中心小學任教。2019年,全縣國培計劃“送教下鄉(xiāng)”活動中,劉娜娟作為縣級專家,蹲點大新鎮(zhèn)。此后,劉夢萍就成了劉娜娟老師的小跟班。
當時,學校安排劉夢萍上縣級匯報課,在劉娜娟的鼓勵下,她欣然“應戰(zhàn)”。身兼數職的劉娜娟在忙完本職工作后,每晚抽出三四個小時,與劉夢萍進行交流,幫助她突破重難點。經過四輪的磨課,劉夢萍獲得縣一等獎。
“沒有劉老師的熱心幫助,就沒有現(xiàn)在的自己。我會接過劉老師的接力棒,當一名好老師。”如今,劉夢萍已經成為大新鎮(zhèn)的語文骨干教師。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劉娜娟信心滿滿,腳步匆匆,點亮孩子的求學夢想,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同行者?!白尳逃蔀榭吹靡姷娘L景。”這是她的初心和愿望,簡單而純粹。600DD575-5E17-48DA-9724-C061FE1E0D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