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衛(wèi),劉萌萌
洛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門診部,河南 洛陽 471023
宮頸癌是臨床婦科多發(fā)惡性腫瘤疾病,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需及時采取可靠診療措施[1-2]。由于宮頸癌前病變進展至宮頸癌需較長時間,而早期宮頸癌具有可治愈性,因此及早確診、及時治療具有重要意義[3-4]。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R-HPV)檢測是臨床診斷宮頸癌常用的診斷方式,具有良好靈敏性,但單獨應用時極易出現(xiàn)假陽性率高現(xiàn)象,導致特異度相對較低。近年來,薄層液基細胞學(TCT)逐因具有可重復性、非創(chuàng)傷性特點逐漸受到臨床關注,但在宮頸早期病變診斷中漏診可能性較大。為此,研究嘗試探討HR-HPV聯(lián)合TCT對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診斷效能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6 年2 月—2018 年11 月洛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66 例疑似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存在宮頸炎癥狀,均未處于月經(jīng)期,均無子宮頸錐切或子宮切除病史,均無盆腔放療史,既往無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病史,患者均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其他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疾病,處于月經(jīng)期。研究對象年齡28~64 歲,平均年齡(41.05±4.73)歲,孕次0~6 次,平均孕次(3.02±0.54)次,產(chǎn)次0~4 次,平均產(chǎn)次(2.14±0.27)次,其中伴有宮頸糜爛118 例。研究經(jīng)洛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正在月經(jīng)期女性應該在月經(jīng)結束后72 h接受檢查,檢查前24 h 禁止性生活,不在月經(jīng)期的女性均需于檢查前72 h 禁止性生活、陰道內(nèi)用藥、陰道沖洗。均經(jīng)由常規(guī)4點取材活檢,行病理組織學檢查,于陰道鏡下活檢,分別對0、3、6、9 點等病變處取樣后采用中性福爾馬林(10%)將病理組織標本固定后送至病理科進行檢查。(1)HR-HPV 檢查方法:采用窺陰器暴露宮頸,將宮頸與宮頸周圍黏液擦拭干凈,于宮頸外口處采用專用采樣刷(由美國Digene公司提供)采集標本,逆時針旋轉(3周),并停留10 s,于存有1 mL保存液的標本保存管內(nèi)放置分泌物標本,密封,保存于2~8 ℃條件下。采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熒光法、實時定量PCR 儀檢測HR-HPV,共13 種(68、59、58、56、52、51、45、39、35、33、31、18、16)。(2)TCT 檢查方法:于宮頸口、宮頸管內(nèi)采用TCT 專用毛刷(由美國Digene 公司提供)采集脫落細胞,完成后立即將脫落細胞樣本放置于有細胞保存液的TCT 專用取樣瓶中,進行漂洗,并搖晃均勻,確認密封好后,送檢。采用全自動細胞制片機(美國賽迪公司)進行制片,保存完好上皮覆蓋率在10%以上為滿意涂片,之后采取巴氏染色,進行鏡檢。
(1)HR-HPV 診斷標準[5]:RLU/CO 比值≥1.0 判定為陽性。(2)TCT 診斷標準[6]:采用TBS 分級系統(tǒng)對薄層細胞進行分級。①細胞學顯示正常。②細胞學顯示良性改變。③細胞學顯示異常改變,分為非典型性鱗狀細胞、低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輕度不典型增生病變(CINⅠ)及HPV 感染所致的細胞改變]、高度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中度CIN(CINⅡ)、重度CIN(CINⅢ)]、鱗癌(SCC)。非典型性鱗狀細胞及以上判定為陽性。(4)任一結果呈陽性則判定為聯(lián)合診斷陽性。(5)CINⅠ及以上判定為病理活檢陽性。
(1)病理結果。(2)HR-HPV、TCT 檢查結果。(3)HR-HPV、TCT 診斷效能。(4)對比不同CIN 分級與宮頸癌患者HR-HPV、TCT陽性率。
采用SPSS 25.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病理結果證實,在所有166 例疑似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患者中,炎癥74 例,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患者92 例,包括CINⅠ級16 例,CINⅡ級20 例,CINⅢ級24 例以及宮頸癌32例。
HR-HPV 檢查陽性94 例,陰性72 例,其中誤診18例,漏診16 例。TCT 檢查陽性86 例,陰性80 例,其中誤診17 例,漏診23 例。兩者聯(lián)合檢查108 例陽性,58 例陰性,其中誤診18例,漏診2例,見表1。
表1 HR-HPV、TCT檢查結果 例
HR-HPV 聯(lián) 合TCT 診 斷 準 確 率87.95% (95%CI 為0.758~0.903) 高 于 兩 者 單 項 檢 查79.52% (95%CI 為0.681~0.867)、75.90%(95%CI 為0.662~0.831),敏感度97.83%(95%CI 為0.736~0.890)高于兩者單項檢查,診斷敏感度82.61%(95%CI為0.736~0.890)、75.00%(95%CI 為0.653~0.827),差 異 有 統(tǒng) 計 學 意 義(P<0.05)。HR-HPV 聯(lián)合TCT 診斷特異度75.68%(95%CI 為0.648~0.840) 與 兩 者 單 項 檢 查75.68% (95% CI 為0.648~0.840)、77.03%(95%CI 為0.663~0.851)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HR-HPV、TCT診斷效能情況 例(%)
宮頸癌患者HR-HPV、TCT 陽性率100.00%、96.97%高于CINⅢ級(74.07%、66.67%)、CINⅡ級(72.22%、61.11%)、CINⅠ級患者(71.43%、57.14%),不同CIN 分級患者HR-HPV、TCT 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CIN分級與宮頸癌患者HR-HPV、TCT陽性率情況 例(%)
相關資料表明,宮頸癌發(fā)病率位居發(fā)女性婦科腫瘤疾病的第二位,且近年來呈現(xiàn)不斷升高趨勢,發(fā)病人群則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防治形勢較為嚴峻[7-8]。臨床實踐顯示,宮頸病變進展至宮頸癌通常需10年左右,若及時確診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給予科學性治療,患者5 年生存率高達90%,且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經(jīng)醫(yī)學干預可降低發(fā)病與死亡風險的惡性腫瘤疾病[9-10]。因此,及早篩查、確診對實現(xiàn)早預防、早治療具有關鍵性作用。但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無特異性臨床癥狀,臨床表現(xiàn)與月經(jīng)異常、陰道感染相似,極易出現(xiàn)誤漏診現(xiàn)象。故積極探索較為可靠的診斷方式至關重要。
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發(fā)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HPV生殖道持續(xù)感染,因此臨床多采取HR-HPV診斷宮頸癌,主要是通過第二代雜交捕獲法進行檢查,具有較好敏感性[6]。但90%左右HPV 感染者可于2 年內(nèi)自然消退,HR-HPV 檢測結果呈現(xiàn)陽性僅可反映存在HPV感染,而長期持續(xù)感染才可能引發(fā)宮頸癌,從而導致假陽性風險增加,降低診斷特異度,影響診斷效能,不適宜單獨應用[7]。TCT 檢測方法是一種新型宮頸癌病變篩查、診斷方法,主要采用TCT 專用毛刷于宮頸口、宮頸管內(nèi)采集脫落細胞,取出標本后立即裝入細胞保存液的TCT 專用取樣瓶中,可最大限度保留標本,通過程序化處理保存液中細胞,可有效分離炎性細胞、血液與上皮細胞,成功獲取存在診斷意義的上皮細胞[8]。同時,與常規(guī)巴氏染色操作相比,TCT 檢測可顯著減少重復操作頻次,還可明顯提高薄片細胞富集率及清晰度,有助于減少漏診現(xiàn)象[9]。但有文獻指出,TCT 檢測僅可收集宮頸表層細胞,難以采集宮頸深層細胞,可能因取材、制片質量因素導致診斷偏差,還極易導致過度診斷現(xiàn)象發(fā)生,從而影響診斷價值[10]。本研究結果顯示,HR-HPV 聯(lián)合TCT 診斷準確率87.95%、敏感度97.83%高于兩者單項檢查,可見HR-HPV聯(lián)合TCT可顯著提高診斷準確率、敏感度。本研究還顯示,兩者聯(lián)合診斷特異度與單項檢查無差異,提示HR-HPV聯(lián)合TCT不影響診斷特異度。
此外,本研究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宮頸癌患者HR-HPV、TCT 陽性率高于CINⅢ級、CINⅡ級、CINⅠ級患者,說明HR-HPV 與TCT 能有效鑒別宮頸癌與癌前病變,能進一步為臨床診治提供可靠信息。但本研究數(shù)據(jù)還表明,不同CIN 分級患者HR-HPV、TCT 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受本研究樣本量限制干擾,今后需擴大樣本量做進一步分析與探討,以更加明確HR-HPV 與TCT 在不同CIN 分級中的檢測價值。
綜上可知,HR-HPV 聯(lián)合TCT 應用于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患者中診斷價值較高,有助于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jù),且能有效鑒別宮頸癌與癌前病變,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