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露露,孫小蘊,楊 坤
(方城縣中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2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指心肌功能改變、容量負荷過重或心室因壓力引起心臟舒縮功能障礙,心臟供血不能滿足全身代謝需要的病理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氣促乏力、食欲不振、外周水腫、肺淤血等,對患者身心造成不良影響[1]?,F(xiàn)階段,臨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多采用利尿劑、強心劑和擴血管藥物,能減輕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具有一定療效,但長期效果并不理想。中醫(yī)將慢性心力衰竭歸于“胸痹”“心悸”“水腫”等范疇,認為本病屬本虛標實之證,心氣陽虛為本,血瘀、痰濁為標,應以益氣固脫、養(yǎng)陰生津、活血通絡為治療原則[2]。本研究選取96例CHF 患者,進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對照觀察,旨在評價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病例均為2019 年6 月—2020年6 月在方城縣中醫(yī)院就診的CHF 患者,共96 例,采用電腦隨機數字表按照1∶1 配對原則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8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及合并癥等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西醫(yī)診斷標準 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中關于CHF 相關診斷標準[3]。臨床癥狀:呼吸困難、咳血、乏力、尿少、雙下肢水腫。輔助檢查:心電圖檢查提示心肌缺血、心室肥大;胸片檢查提示肺淤血、心影增大;同時結合心臟彩超(心室腔大小、瓣膜結構)、實驗室指標(腎功能、血清尿鈉肽濃度、電解質)進行診斷。
1.3 中醫(yī)辨證標準 參考《慢性心力衰竭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中有關CHF 氣虛血瘀型辨證標準[4]:胸悶胸痛、氣短乏力、心悸、自汗、面色少華、舌體胖有齒痕、舌質暗或有瘀斑、脈沉弦。
1.4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西醫(yī)診斷及中醫(yī)辨證標準;對本研究相關藥物無過敏;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5 排除標準 正接受其他臨床試驗研究者;嚴重心絞痛、先天性心臟病者;合并嚴重感染疾病或內分泌疾病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近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藥物患者;隨訪資料丟失者。
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螺內酯片(金陵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藥廠,批準文號:H32024899)口服,每次20 mg,1 次/日,可根據具體病情適當加量;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商品名:托爾西康,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017)口服,每次25 mg,1 次/日;鹽酸貝納普利片(海南先聲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041)口服,每次10 mg,1 次/日;地高辛片[上海玉瑞生物科技(安陽)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41022833]口服,每次0.25 mg,1 次/日。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Z20030139,規(guī)格:每袋 0.5 g)口服治療,每次 0.5 g,2 次/日。
兩組均治療3個月。
3.1 觀察指標 ①心功能指標:采用百勝公司生產的MyLab Alpha eHD 型便攜式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每搏輸出量(SV)、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②氧化應激指標: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治療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生化法檢測治療前后過氧化脂質(LPO),采用化學比色法檢測治療前后丙二醛(MDA)、總抗氧化能力(TAC)。
3.2 療效標準 參考文獻[5]制定療效標準。顯效:癥狀完全消失,心功能分級改善>2級;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較治療前改善,心功能分級改善1~2級;無效:心功能改善<1 級或病情惡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4 結果
3.4.1 兩組療效比較 見表2。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為72.92%,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例)
3.4.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心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組間比較,觀察組LEVF、LVEDD、SV 水平高于對照組,LVESD 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 別觀察組n 48對照組48時 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LVEF(%)36.59±1.21 53.25±1.02①②36.42±1.54 41.76±1.30①LVEDD(㎜)33.25±1.32 46.72±1.13①②33.42±1.31 42.57±1.54①LVESD(㎜)57.25±1.21 46.76±1.03①②57.01±1.54 51.82±1.97①SV(ml)62.18±1.54 75.58±1.65①②62.44±1.72 66.71±1.15①
3.4.3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治療3個月后,兩組氧化應激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組間比較,觀察組SOD、TAC水平高于對照組,MDA、LPO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 別觀察組n 48對照組48時 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SOD(IU/L)70.56±5.73 89.96±5.89①②71.24±6.12 77.53±5.97①MDA(umol/ml)6.67±1.35 3.24±0.76①②6.73±1.19 4.26±0.84①LPO(umol/ml)5.94±0.79 3.37±0.83①②6.12±0.82 4.35±0.79①TAC(IU/L)7.98±1.68 14.96±1.45①②8.16±1.75 11.38±1.37①
CHF 是心臟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其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多與心臟瓣膜病、心肌病、冠心病等密切相關。CHF 發(fā)病伴有一定氧化應激反應,大量氧自由基可損傷心肌細胞,能刺激兒茶酚胺類活性物質分泌,誘導血管收縮,促使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導致心功能惡化。SOD、TAC、LPO、MDA 是心血管疾病常見的氧化應激指標,其中SOD 能抑制氧自由基損傷,TAC 能反映機體總抗氧化能力,LPO、MDA 為氧化代謝產物,能反映氧自由基對正常細胞損傷程度。及時有效的治療,可通過調節(jié)氧化應激指標,緩解氧化應激狀態(tài),對控制病情、改善心功能有重要意義[6]。
中醫(yī)學認為CHF 病因為先天不足、情志不暢、飲食所傷、臟腑虧虛,主要病機為心腎虛衰、痰濁血瘀,病變涉及心、肝、肺、腎等臟腑,治療應以扶正祛邪、溫陽活血、瀉肺平喘、活血利水、補心益氣為原則[7]。芪參益氣滴丸具有益氣通脈、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氣虛血瘀所致胸痹,由黃芪、丹參、三七、降香等組成,其中黃芪具有益氣養(yǎng)血、利水消腫之效;丹參可通經止痛、涼血消癰;三七具有通經止痛、活血化瘀之功;降香為佐藥,可行氣辛散、溫行通滯。諸藥合用,可健脾益氣、可通脈活絡、活血祛瘀[8]。
現(xiàn)代藥理證實,黃芪能改善心功能,促進機體代謝,有抑制氧自由基、調節(jié)免疫的作用;丹參能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環(huán)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腎功能,促進組織修復與再生;三七能擴張血管,增加冠脈流量,抗血栓形成,改善凝血功能,還有抗炎、促進血清蛋白質合成的作用;降香具有降低血漿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血管新生的作用,還有鎮(zhèn)靜、抗氧化、鎮(zhèn)痛功能[9]。本研究結果顯示,常規(guī)西藥聯(lián)合芪參益氣滴丸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能調節(jié)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改善心功能,優(yōu)于單純西藥治療(P<0.05)。
綜上所述,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顯著,能減輕氧化應激狀態(tài),改善心功能,值得進一步臨床觀察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