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課程來說,閱讀課是十分關鍵的課型之一,學生在閱讀課程的學習之下,能夠獲取到多樣化題材以及體裁的語言材料,不斷提升語感,掌握閱讀的技巧和方式,自如的運用閱讀策略。結合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的教學實際情況,對于課前導入以及詞匯學習和材料學習、任務設計、讀后活動等多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研究分析,重點提出了學困生學習積極性的轉換策略,旨在進一步提升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閱讀課;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
前言
在教學領域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之下,“學困生”逐漸成為了研究的熱門話題。當下,對于“學困生”有著諸多方面的定義,綜合多個定義來看,其主要指的是在學習方面效率水平低下,但是智力正常,不能夠滿足國家相關教學大綱標準的學生。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高中英語學困生”是十分關鍵性的問題。本篇文章對高中英語閱讀課程教學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基于多個層面和角度,積極的研究和探討了英語學困生學習積極性,有效轉化的策略和措施。
一、英語閱讀課程的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分析
通常情況下,英語學困生在學習英語方面都面臨著較大的問題,并在長期的學習之下,產(chǎn)生了對英語的畏懼心理,所以應當對閱讀課的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巧妙地設計,積極的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課程的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首先有充分的借助多媒體教學數(shù)據(jù),有的各項技術優(yōu)勢特征,盡可能的把枯燥的英語教學內(nèi)容轉換為生動形象的圖片以及影視教學資料,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要注重導入形式的多樣化,避免一成不變的導入形式,積極地開展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例如通過小組討論以及辯論、問答等形式開展教學,另外,要注重將導入任務具體化,讓學生帶著目標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去[1]。最后導入的學習內(nèi)容應當和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要充分的結合生活的實際情況,利用好日常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能夠對相關學習話題產(chǎn)生共鳴。
二、閱讀課程的詞匯處理分析
在閱讀課程當中,詞匯的處理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過程當中的語言障礙,增強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由于學困生的詞匯基礎比較薄弱,并且學習能力不夠,所以教師在詞匯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重點讓學生掌握詞匯學習的方法,克服詞匯學習的障礙。
首先,要預留充足的時間進行單元生詞教學,通過單元生詞錄音以及單元生詞展示視頻等形式,讓學生能夠有效地了解生詞的結構和發(fā)音,對字母發(fā)音規(guī)律以及重音符號等進行重點講解,還要帶著詞匯到句式中進行學習,掌握常用句式結構,以及固定搭配和詞性轉換等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做好詞匯筆記,在實際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可通過布置閱讀任務的方式,檢驗學生生詞學習的效果,還要引導學生能夠開口讀單詞,從而加強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2]。其次,要讓學生對已經(jīng)學過的單詞進行復習,對于容易混淆以及一詞多義的單詞要展開針對性的學習。最后,充分的利用好課前5分鐘的教學時間,對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的詞匯展開抽查,定期的開展單詞英譯漢小測驗,讓學生能夠對已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
三、英語閱讀課的材料處理和任務設計環(huán)節(jié)分析
對于詞匯量基礎十分薄弱的學困生來說,阻礙學生提升閱讀能力的關鍵在于英語單詞以及英語短句和固定句型結構等方面的學習。所以必須要有效地開展閱讀課的材料處理和任務設計工作。
(一)材料處理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對于文本材料的具體解讀,影響了教學設計的主要方向,通常情況下教師都會從語言知識層面對閱讀材料展開教學,這也是導致學困生難以融入到閱讀課教學過程中去的主要因素,比如在進行閱讀材料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如果過分的關注詞匯和句型的教學,那么學習基礎較差的學困生,由于難以跟上進度,所以學習自信心逐漸喪失,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課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應當注重分層次以及多角度的教學,主要指的是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在潛意識當中忽略語言知識,從多個角度例如教學題材分析、情感態(tài)度或文化意識等方面展開教學,由淺到深,讓學生在教師的充分引導之下,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習能力。
(二)問題設計
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使用問題法檢驗學生文本閱讀的具體效果,根據(jù)學生問題回答的內(nèi)容,掌握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從而更加科學的進行教學設計。在對閱讀課進行問題設計的過程當中,首先應當要注意問題的具體難度,在掌握文章的具體結構之后,應當在最大程度上把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簡化,讓提出的問題更加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問題要和文章內(nèi)容進行緊密的結合,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要注意問題設計的多樣化形式,避免一成不變,盡量豐富問題的題型,讓學生能夠隨時保持新鮮感,積極的投入到問題的解答過程中去[3]。最后,進行問題設計的關鍵,目的在于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當中逐漸地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所以在進行問題設計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層次感和邏輯感,引導學生從微觀到宏觀進行問題的思考,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英語閱讀課的讀后活動分析
為了進一步促進高中英語學困生學習積極性的轉化,應當充分的利用好英語閱讀課的讀后活動,預留充足的讀后活動時間,讓學生開展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討論,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能夠在有效的語言情境當中進行學習。另外,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對小組當中,每個學生的任務接近有效地劃定,讓學生在任務的指引之下進行深入的學習,通過團體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讓學困生能夠積極的克服英語閱讀學習方面的障礙,達到積極轉化的目的。
五、小結
綜上所述,閱讀課程對于高中英語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學困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主要阻礙存在于閱讀方面,所以必須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本篇文章通過英語閱讀課程的整個過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措施,有效地促進了學困生解決學習問題,掌握英語學習技巧,達到積極轉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莉. 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成因和轉化策略[J]. 2020(05)195-195
[2]馬國莉. 高中英語教學中實現(xiàn)學困生轉化的策略分析[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0(20):144-144.
[3]韓小紅. 情感教學策略在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中的實踐[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3):88-89.
作者簡介:司靜(1991.09—);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青海省貴德縣;職稱:二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