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佳云
摘要:教學質量是黨校的生命線,是各級黨校培訓黨員領導干部、培養(yǎng)黨的理論隊伍、學習宣傳黨的重大理論與政策,錘煉干部黨性修養(yǎng)的根本所在。就縣級黨校而言,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自身的聲譽和生存,如果沒有高質量的教學作保障,縣級黨校的邊緣化就在所難免。基于此,對新形勢下提升縣級黨校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對策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縣級黨校;教學質量;評估;對策
引言
作為黨員培訓及政策宣講的重要陣地,黨校在基層發(fā)揮著“指路明燈”的作用,承擔著黨員培育與組織建設的重任。當前很多基層地區(qū)對黨校建設不夠重視,基層黨校與地方學校功能與組織架構層面交叉,不利于發(fā)揮黨校的教育功能。近年來隨著黨員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和豐富,這種教育方式嚴重阻礙了黨校正常工作的開展。因此加強基層黨校教師隊伍建設與教育教學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必須予以重視。
一、制訂銜接緊密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教學內容是評估教學質量的前提,體系的構建離不開內容作支撐,內容往往解決了理論層面的問題,即評什么,但到操作層面,就得解決如何去評估的問題,也就是怎么評。各級黨校特別是層級越高的黨校,通常都制訂了細化的指標,成立專門委員會,利用紙質或網(wǎng)絡平臺,對教師授課水平與效果考評,并及時反饋,這對提升教師的能力作用比較明顯。在縣級黨校,系統(tǒng)且行之有效的評估措施亟須制訂,否則只會成為空談。黨校培訓內容一個很顯著的特點是常講常新,知識的更新必然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理論儲備作鋪墊。黨校課堂不同于一般學校的課堂,其時效性和針對性比較強,受訓學員知識來源渠道廣、更新快,因此,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以及不同崗位的受訓學員,課前必須做到精心準備,否則,就無法滿足受訓學員需求。黨校教師除需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外,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構建教學質量評估體系,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就顯得十分關鍵。首先是評估講稿,要建立新課講稿主管領導審核制度,從源頭把關,確保講稿內容無原則性重大錯誤,編寫高質量的講稿是高質量課堂教學的保證。其次,要建立并完善新課試講制度,上好一堂新課對于每名教師而言都有一定難度,在課前評估環(huán)節(jié)做好新課試講,有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錯誤。
二、通過課題選擇來提升黨建專題課的教學水平
(一)與時事政治相結合,依據(jù)現(xiàn)行政策進行初選,課題的選擇首先要明確學習主題,對于黨建專題課程的選題肯定是要和時事政治相結合,要結合當?shù)厝罕娝P心的熱門話題出發(fā),并結合當下黨的路線以及發(fā)展方針,對熱點和難點進行分析,通過不斷加大對中國共產黨理論的宣傳力度。比如:通過不斷對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的學習、宣傳,明確要求教師要將科學發(fā)展觀作為理論依據(jù),學習黨的群眾路線,以實踐活動為基礎實現(xiàn)提升黨建專題課的教學水平。(二)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對課題進行選擇。對于課題的選擇還是遵循一個接地氣且真實的原則,理論知識會有部分局限性,一定要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進行課題選擇,而且黨校的黨建專題課應該緊密圍繞當?shù)氐狞h委政府的工作重心進行展開的,這樣就完全實現(xiàn)了理論和實際的有效融合。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為后續(xù)的實踐操作打下基礎。而且依據(jù)當?shù)攸h委政府工作重心和當?shù)氐膶嶋H情況,可以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也在不斷強化黨建專題理論知識在教學中的實際指導意義。教師從當?shù)爻霭l(f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課題,和學員工作息息相關的內容更有助于其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真正實現(xiàn)學有所用,有利于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三)以學員為中心,貼合理論教學進行課題確立,課堂上教學的對象是學員,以學員的角度出發(fā)去進行課題選擇,這是教師在課題選擇時的重要依據(jù),每個學員之間都會有差異,不同的性格特點,對知識理解掌握的程度不同,都是教師應該要注意到的問題,因此應當本著立足于學員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課題的作用,使其在黨建專題課程中發(fā)揮最大的優(yōu)勢和價值。
三、豐富教學活動,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黨校教學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理論宣講的弊端,讓學員能夠在課堂上了解更多理論知識與實踐案例,提高黨校學習積極性,切實從課堂教學中獲得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性的知識。比如在學習“提升縣域地區(qū)干部的執(zhí)政能力”專題教學時,教師要從提高戰(zhàn)略思維能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科學民主決策能力、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提高危機管理能力、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增強改革創(chuàng)新本領等多個層面深入展開研究教學。教師可以結合當?shù)乇∪醐h(huán)節(jié)展開教學,也可以結合其他縣域可借鑒的案例進行分析,讓參加學習的縣域干部能夠從自己的工作實際出發(fā),切實提高執(zhí)政能力。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入多種教學方式,比如社會調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及大數(shù)據(jù)平臺篩選等,鍛煉基層黨員干部在復雜表象中分析本質的能力,豐富課堂表現(xiàn)形式,調動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更積極地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切實提高學習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升黨建專題課的教學水平是新時代基層黨建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基層黨員干部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中心。在教學中堅持針對性、創(chuàng)新性、實踐性是三大教學原則,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結合教學措施的改良,積極在黨建專題教學當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并結合實事展開針對性教學,以期不斷提升黨建專題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員的黨建知識素養(yǎng),進而引導企業(yè)獲得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愛軍.大數(shù)據(jù)時代基層黨校教學改革的幾點認識[J].辦公室業(yè)務,2019(17):10.
[2]王楠.淺談基層黨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祖國,2019(16):187-188.
[3]謝麗艷.黨校教學創(chuàng)新的理性透視解讀[J].南國博覽,2019(08):54.A6B2C344-989A-4D63-91CC-FBA79E04F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