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瀾
據(jù)估算,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shù)超過2.7億,高血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越來越常見。按照以上數(shù)據(jù)推測,我國十個成年人中大約有兩個人患有高血壓。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將高血壓定義為: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診室收縮壓(SBP)≥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DBP)≥90毫米汞柱。
可能有的朋友會立刻拿出家里的電子血壓計進行血壓測量,發(fā)現(xiàn)自己血壓已經(jīng)是上面所說的高血壓水平,但不能診斷為高血壓。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三次測量診室血壓,診室收縮壓(SBP)≥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DBP)≥90毫米汞柱。診室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90毫米汞柱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于140/90毫米汞柱,仍應診斷為高血壓。根據(jù)血壓升高水平,又進一步將高血壓分為1級、2級和3級。
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ABPM)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為:平均診室收縮壓/舒張壓24小時≥130/80毫米汞柱;白天≥135/85毫米汞柱;夜間≥120/70毫米汞柱。家庭血壓監(jiān)測(HBPM)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為≥135/85毫米汞柱,與診室血壓的140/90毫米汞柱相對應。
血壓水平與心血管風險呈連續(xù)、獨立、直接的正相關關系。腦卒中仍是目前我國高血壓人群最主要的并發(fā)癥,冠心病事件也有明顯上升,其他并發(fā)癥包括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顫動、終末期腎病。2017年,中國有254萬人死于高收縮壓,其中95.6%~96.4%死于心血管疾病。
如果治療所有高血壓患者,每年將減少80.3萬例心血管病事件(腦卒中減少69.0萬例,心肌梗死減少11.3萬例)。研究發(fā)現(xiàn),血壓正常高值人群總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增加37.0%,缺血性腦卒中風險增加56.0%。血壓正常高值造成我國成人22萬心血管病死亡和12萬因心血管病過早死亡。
所以,面對如此兇險的高血壓,必須要引起大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