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1946年,季羨林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兼任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
開學第一天,學校安排季羨林演講。本來定好九點鐘開始,季羨林卻遲到了。開講前,他鄭重地給全體來聽課的學生鞠了一躬,向大家道歉說,在校門口遇上了點事,耽誤了時間。
講完了課,季大師沒有讓主持人總結,而是說有急事,便離開了講堂。一個學生也立即離開座位跟了出來。
季羨林下了講臺,先是跑到后面的更衣室,提上了一個大包裹,然后向大門口一路小跑。
這時,后面的那個學生追了上來,一直在喊著:“教授,教授。”
季羨林提包停了下來,對那個學生說:“這位同學,你有什么問題改天再問吧,有一個新來的同學,讓我看管他的包裹,我得去門口看看,怕他著急了?!闭f完,季羨林再次疾步頭也不回地往校門口走。
這時,那個學生一把接住了季羨林的包,大聲說:“教授,我就是那個學生??!”
季羨林仔細一看,剛才太著急了沒認出來,果然是那個學生,便高興地將包裹交給了他。
原來,季羨林本來是提前一個小時來上課的??伤麆倓傋叩叫iT口,正好一個新生來報到。
新生背的包裹太重了,正好季羨林站在路邊,他便直接請季羨林幫忙看一下包裹,免得背著到處走,想著報到完,再來拿包裹到宿舍。
季羨林也沒有啥事兒,看離上課還有一段時間,也不著急,便答應幫他看包。
可是,那個學生到教學樓報到時,看見了季羨林要作演講的海報,他早就仰慕這位名師了,便不知不覺走進了學術廳,竟忘了包裹的事。
季羨林左等右等不見那個學生的影子,很是著急。馬上要演講了,他便寫了一張去上課的紙條,壓在了路邊,然后提著包裹去演講了。后來,這名學生發(fā)現(xiàn)演講的大師正是給他看包裹的人,下了課便追了出來。
(選自《生命時報》2021年7月23日)
【素材解讀】
1.大師品格。大師給學生看包裹,學生仰慕大師結果忘記了包裹的事,這些都是大師人品和名望的體現(xiàn)。有些人之所以被后世稱為大師,美譽之所以流傳到今天,這就是最好的詮釋。
2.信守承諾。季羨林之所以演講遲到是因為答應了那個學生看包裹,演講完急匆匆離開也是因為他始終記掛著這件事,可見季羨林信守承諾的品格。
【適用話題】
大師品格 信守承諾 為人低調(diào) 受人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