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福利
山東省日照心臟病醫(yī)院綜合內(nèi)科,山東日照 276800
心臟疾病患者病情發(fā)展至終末階段便會出現(xiàn)心力衰竭癥狀, 臨床參考患者病情以兩個類別進行劃分,即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罹患慢性心衰后患者心功能會出現(xiàn)持久性損傷,對其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均會造成較大影響[1-3]。 所以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常規(guī)療法多通過硝酸酯類、 強心劑、β-受體阻滯劑、 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等藥物加以干預,效果與預期存在一定差距[4-5]。該次為探討更為可行的治療方案, 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間于該院接受治療的78 例慢性心衰患者展開研究分析, 結合患者入院先后順序以及個人意愿,分別以對照組、研究組進行歸納,每組39 例患者, 研究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行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療法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接受治療的78 例慢性心衰患者展開研究分析。 納入標準:①與《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標準相符,且LVEF<45%,心功能介于Ⅱ~Ⅳ者;②本人及(或)家屬了解授權該研究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②治療依從性較差者;③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者;④嚴重感染者;⑤精神疾病者等。該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結合患者入院先后順序以及個人意愿,分為對照組、研究組,每組39 例。 對照組男24 例,女15 例;平均年齡(55.48±4.55)歲。研究組男26 例,女13 例;平均年齡(55.49±4.33)歲。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院內(nèi)接受常規(guī)治療: 取0.25 mg 地高辛片(國藥準字H31020678,規(guī)格:0.25 mg/片)給予患者口服,1 次/d; 取25 mg 氯噻嗪片 (國藥準字H44023235,規(guī)格:25 mg)給予患者口服,2 次/d;取6.25 mg 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 (國藥準字H20073964,規(guī)格:100 mg)給予患者口服,2 次/d,首次用藥后可逐漸增加給藥劑量, 最大不能超過50~100 mg/次。
研究組基于對照組療法另行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治療: 取50 mg 的沙庫巴曲纈沙坦鈉 (批準文號H20170344,規(guī)格:50 mg)給予患者口服,2 次/d,若患者有較好的耐受性, 可將單次給藥劑量上升至100 mg。
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4 周。
①臨床治療有效率: 經(jīng)治療患者的癥狀體征基本趨于正常,心功能改善達到Ⅱ級以上,為顯效;經(jīng)治療癥狀體征明顯好轉(zhuǎn), 心功能改善達到Ⅰ級及以上,為有效;若未達到上述兩個條件,為無效。 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6-7]; ②心功能指標:治療前后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6 min 步行距離; ③治療前后生命質(zhì)量評分: 參考MLHFQ 評分量表,共計4 個維度,滿分105 分,所得分值與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呈反比[8-9];④不良反應情況:包括高鉀血癥、心動過緩、低血壓、心律失常、肝腎功能異常等。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 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率、LVEF以及6 min 步行距離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s)
組別研究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心率(次/min)治療前 治療后LVEF(%)治療前 治療后94.55±11.56 94.47±11.33 0.031 0.976 76.13±10.14 83.88±10.46 3.322 0.001 34.65±5.36 34.49±5.59 0.129 0.898 44.88±6.57 39.37±5.16 4.119<0.001 6 min 步行距離(m)治療前 治療后184.24±25.76 184.12±24.54 0.021 0.983 364.95±31.67 285.27±24.47 12.433<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生命質(zhì)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命質(zhì)量評分對比[(±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命質(zhì)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75.70±6.10 75.50±6.40 0.141 0.888 30.50±3.40 45.30±4.70 15.933<0.001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患者罹患慢性心力衰竭后, 會因心功能損傷而危及其生命安全, 臨床治療慢性心衰的主要原則是通過有效的疾病控制方案糾正患者心功能, 以此降低患者出現(xiàn)死亡的風險性[10-11]??偨Y目前臨床所采取的常規(guī)方案,多通過硝酸酯類、強心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等藥物加以干預,效果與預期存在一定差距。 心衰患者在病程進展期間的主要表現(xiàn)為心肌重構,查閱既有研究資料可知,慢性心衰患者普遍存在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性過高等情況,因此導致其心肌承受較大的負荷,進而誘發(fā)心室重構,損傷心??;心肌受損后會給患者的交感神經(jīng)造成進一步刺激,增加相關激素的分泌量,最終惡性循環(huán)[12-14]。
該研究為了探討慢性心衰患者給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的預后分析,選取該院接受治療的78 例慢性心衰患者展開研究分析, 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行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療法,臨床價值較好。其結果顯示:研究組臨床治療有效率94.87%高于對照組的76.92%(P<0.05);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69%低于對照組28.21%(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率(76.13±10.14)次/min、LVEF(44.88±6.57)%、6 min步行距離 (364.95±31.67)m 均優(yōu)于對照組 (83.88±10.46)次/min、(39.37±5.16)%、(285.27±24.47)m(P<0.05);研究組生命質(zhì)量評分(30.50±3.40)分低于對照組(45.30±4.70)分(P<0.05)。 原因分析,沙庫巴曲纈沙坦鈉以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纈沙坦、 腦啡肽酶抑制劑沙庫巴曲為主要成分, 沙庫巴曲進入患者肝臟后, 通過代謝會轉(zhuǎn)變?yōu)槟X啡肽酶抑制劑LBQ657,可促使相關肽類濃度下降,有利于擴張患者血管,增加尿、鈉的排出有效率,從而緩解患者的心肌負荷[15-18];而纈沙坦對血管緊張素Ⅱ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進而對醛固酮分泌產(chǎn)生有效的阻滯作用,增加尿、鈉的排出量,避免患者心肌承受較大的負荷,以此抑制患者出現(xiàn)心肌重構[19];所以臨床在常規(guī)療法的基礎上輔以沙庫巴曲纈沙坦鈉, 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治療效果。 萬艷波[20]的研究結果中,研究組有效率92.68%高于常規(guī)組有效率72.73%(P<0.05),與該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 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輔以沙庫巴曲纈沙坦鈉,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臨床效果較為可靠,有利于患者獲取更好的生命質(zhì)量,此外還能為患者的治療安全性提供保障,具有臨床普及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