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名家引路
一
須臾,一個頭方耳大、矮胖結(jié)實的中年人夾著一本厚書和一個大圓規(guī)、一個大三角板擠進門,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講臺上。胖人能走這么快?全班同學大吃一驚。
可是,一分鐘過去了,那矮胖老師一句話不說,像一尊笑面佛一樣,只是站在講臺上啞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說,他臉上的每一個器官,每一條皺紋,甚至每一根頭發(fā)都在微笑!
矮胖老師足足又啞笑了兩分鐘。
太神奇了,他該不是聾啞學校的老師吧?全班同學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彎腰,搖頭,擠眉,弄眼,一齊哄堂大笑!矮胖老師依然不說一句話,但卻漸漸收起了笑容,他突然面向課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畫了一個籃球大的圓,緊接著,又反手畫了一個等邊三角形。
——馬及時《王幾何》
●閱讀心得
本文開頭以“頭方耳大、矮胖結(jié)實”概括王老師的外在形象,下文則描述了王老師看起來有些古怪的表情和行動。作者對王老師這一人物進行描述時,運用幽默的筆調(diào),使文章產(chǎn)生了一種動人的諧趣,但這種“諧趣”中包含著作者對王老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與敬佩,以及對當時教育方式的深刻思考。
二
您一定聽說過他。別里科夫與眾不同的是:他只要出門,哪怕天氣很好,也總要穿上套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的傘裝在套子里,懷表裝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時他掏出小折刀削鉛筆,那把刀也裝在一個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臉似乎也裝在套子里,因為他總是把臉藏在豎起的衣領(lǐng)里。他戴墨鏡,穿絨衣,耳朵里塞著棉花,每當他坐上出租馬車,一定吩咐車夫支起車篷。
對他來說,只有那些刊登各種禁令的官方文稿和報紙文章才是明白無誤的。
——契訶夫《裝在套子里的人》
●閱讀心得
在這則小說中,契訶夫通過“毒辣”的諷刺手法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的被裝在套子里的人。作者寓莊于諧,看似客觀地刻畫人物,實則寫出了別里科夫形象和行為的滑稽可笑。小說在展現(xiàn)別里科夫“丑陋”的性格特征的背后,實際上反映了19世紀末俄國的社會生活。
三
我曾經(jīng)努力學過普通話,但我一學,舌頭就發(fā)硬,像大街上模特兒的一字步,有醋溜過的味兒。自己都惡心自己的聲調(diào),也便羞于出口讓別人聽,所以終沒有學成。
我現(xiàn)在常提一個提包,是一家聾啞學校送我的,我每每把有“聾啞學?!钡淖謽恿脸鰜?,出門在外都覺得很自在。
——賈平凹《說話》
●閱讀心得
選段中,作者用“像大街上模特兒的一字步”比喻自己學說普通話時的狼狽,比喻新奇,語言生動俏皮,給人一種幽默之感。文中“自在”一詞莊詞諧用,有自我調(diào)侃的意味,使語言充滿了情趣。本文寓莊于諧,使讀者在輕松愉悅中感受到了作者想表達的深刻內(nèi)涵。
寫作借鑒
莊諧法,即通過幽默詼諧的藝術(shù)表達方式,風趣而含蓄地表達出莊重嚴肅的內(nèi)容。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作文語言既要有趣,又要有讓人可以回味的東西??梢哉f,幽默風趣的語言是一種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能使我們在感受文章趣味性之余還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態(tài)度。如何才能寫出這樣的作文呢?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善用修辭,展“諧”趣
使語言幽默的方法有很多,我們首先可以從修辭手法入手,如:對比、雙關(guān)、比喻、借代、夸張等。其中比喻與夸張相結(jié)合,可以展現(xiàn)較好的幽默效果??鋸埧梢园焉钪械幕尚χ師o限放大,與現(xiàn)實形成極大反差,從而揭示生活中某些不合理的現(xiàn)象,這種寫作手法能給人趣味盎然之感??鋸埮c比喻結(jié)合,可以讓幽默的語言更多一層新奇的諧趣。另外,雙關(guān)這種修辭手法往往能夠造成理解上的歧義,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和想象,從而產(chǎn)生“諧”的效果。不過,雙關(guān)的語言效果更偏向于委婉含蓄,重在帶給人意蘊深長、回味無窮之感。
2.交錯相融,顯“莊”意
所謂“交錯相融”,是指將詞語交錯使用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下。如:褒詞貶用,雅詞俗用,大詞小用,莊詞諧用等,這種錯位的詞語使用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深意。當然,“交錯”也可以指故意調(diào)整句子的語序,使句子中詞語的順序有所變化,以產(chǎn)生不同的表達效果,讓人覺得既有趣又值得思考。
學生習作
潘懟懟
◎楊 湘
從小到大,我對數(shù)學一直敬而遠之。最近,有人推薦了一位數(shù)學名師給我做家教,我不禁有點好奇他是個怎樣的人了。
老師姓潘,是個其貌不揚的男人,不僅如此,他還不修邊幅。第一天上課不梳頭發(fā)就算了,居然穿了雙人字拖就來了,教材隨意的用個白塑料袋裝著。這也太隨便了吧!他哪里像個嚴肅端莊的名師?我不禁大失所望。
然而相處月余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或許對他有些誤解。
那是一道我反復思考都沒能解出來的題,他指尖敲著桌面,挑起一邊的眉對我說:“你怎么不以頭入地爾?這么簡單都不會,你這腦袋怕不是用來顯身高的?”他邊說著,邊拿起筆“刷刷刷”給我勾了幾個要點,三言兩語把題目分析了一遍,神奇的是我居然聽懂了,更神奇的是我居然也覺得題目確實挺簡單,再看向他,他正摳著頭,“輕蔑”地看著我。我不禁想,這次突然開竅難道是因為他的“懟”?
沒錯,他總是突然就開懟了。
“你是湘菜館老板嗎?你叫楊湘,數(shù)學又這么‘菜’,一定是開湘菜館的……”
我無語凝噎,不知如何反駁。
“數(shù)學多簡單、多好玩啊,你居然連玩都不會,真是讓人同情……”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無比“詞窮”,不知是該感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還是該感慨他的“非人哉”??傊恳还?jié)數(shù)學課他都會將“懟人神技”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我也在一次次尷尬的被懟中得以窺見自己數(shù)學“落敗”的原因。漸漸地,我覺得數(shù)學確實沒那么難了,慢慢也對數(shù)學有了一些熱情。
期中考試結(jié)束后,我的數(shù)學竟然史無前例地得了優(yōu)秀,當我驕傲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時,他終于表揚我了,他說:“你七竅終于通了六竅。”聽到這話,我心里一陣感動,心想他的嘴這次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筛袆佑肋h超不過三秒,他馬上接了一句:“剩下的一竅不通”。正當我無語時,他居然特別嚴肅地對我說:“楊湘,你看,你說你學不會數(shù)學,但事實證明你可以,我希望你不要總是用懷疑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數(shù)學對于你來說真的不難,希望你保持對數(shù)學的熱情,相信自己?!?/p>
他雖然說話“毒”,但是他的課總讓我特別期待。他似乎總有辦法幫我解決數(shù)學上的困難,我漸漸愛上了數(shù)學課,尤其是他的數(shù)學課,因為在他的課上我不用在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規(guī)矩和距離,我可以無拘無束,和他像朋友一樣相處。
至今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在心里叫他“潘懟懟”,但我會永遠記得他和他的數(shù)學課,一個愛懟人的數(shù)學老師和他獨一無二的數(shù)學課。
(湖南長沙市怡雅中學)
點評
小作者刻畫了一位很有特點的家教老師:其貌不揚、不修邊幅卻又個性鮮明,很“毒舌”。這些刻畫中,不僅看出小作者對潘老師的喜愛,也能看出小作者對這種師生間沒有距離、像朋友一樣溝通的教學方式的推崇。本文語言幽默,字里行間諧趣叢生,讀來輕松之余,也留有思考的空間。
專項訓練
請以“說說你的同學”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用到莊諧法。